黄金的保值属性经不起推敲
- 发布时间:2016-03-02 02:31:31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毕晓娟
足足有20年的时间,黄金没有大涨过。考虑到通胀因素,再考虑到上世纪90年代美国股市的繁荣,在很长一段时间,黄金实际上在贬值。
去年下半年迄今,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价格纷纷下跌,唯独黄金“一枝独秀”——在熊市中“死猫反弹”,好些分析师也预计短期内金价还会大涨。在专家和舆论的烘托下,黄金顿时又变成了投资热点。
与此相反,据IMF公布的最新统计报告,在去年底,加拿大政府出售了近一半的黄金储备,从3吨下降到1.7吨。根据加拿大财政部公开最新数据显示,加拿大国库仅剩约0.62吨黄金。
在当下加元汇率和油价下跌的关键时刻,加拿大政府为何大举抛售黄金呢?
几年前,美国众议员罗恩·保罗(Ron Paul)询问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如果连你都不认为黄金是货币形式,那为什么美国要持有黄金呢?
伯南克回答:这只是一种“传统”而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的确是事实。因为人类对黄金产生了一种宗教般的信仰——黄金情结,各国政府储备一定数量黄金,是让货币持有人吃一颗“定心丸”,相信政府不是凭空印钞票,而是以黄金这“压箱底”的资产作为信用担保。
但,40多年来,脱离了金本位之后的黄金,并不符合外汇储备的“流动性”,全球官方总黄金储量正逐渐削减。而即使目前美国对外宣称的8133吨的黄金储备,也都受到好些专家的质疑。
其实,现在各国央行发行货币,依赖的只是政府授予的信用制度。因此各国央行除了坚持“传统”以外,没有任何理由来维持黄金储备。
回顾2013年4月,中国大妈与“国际金融大鳄”角力,疯狂哄抢黄金一战成名,导致国际金价创下2013年内最大单日涨幅,好些媒体以“中国大妈战胜华尔街”为题大肆报道。但好景不长,随即金价跌势无法阻挡,黄金在2013年4月12日和4月15日经历震撼暴跌,媒体则以“中国大妈不敌华尔街”为题画上了阶段性的句号。
而近来由于几乎所有市场都下跌,唯独黄金反弹。于是人们又把黄金的长期走势、至少把两年前“中国大妈”抢黄金被套,都一并忘在了脑后,将之前早就批滥的那些陈词滥调又搬了出来,忽悠大众买入黄金来“保值”。
从历史数据来看,黄金的“保值”属性是经不起推敲的,差不多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00年,足足有20年的时间,黄金没有大涨过。考虑到通胀因素,再考虑到上世纪90年代美国股市的繁荣,在很长一段时间,黄金实际上在贬值。
根据沃顿商学院教授杰里米·西格尔的分析,从1801年至今的200多年中,投资黄金的1美元仅仅变成1.4美元。也就是说,随着金价的上下波动,投资黄金200年的实际年收益率近乎为零。
再来算一笔账:假如投资者不幸在1980年以每盎司850美元的高点接手黄金,持有20年后,他会发现金价反而跌到了每盎司250美元,非但无法抗通胀,反而亏损了超过七成本金。就算他的耐心和寿命都足够长,坚持持有到2011年的历史高点--每盎司1920美元准确出手,虽然账面上能获得125%的回报,但如果算上这32年来的复合CPI,则依然无法跑赢通胀。
另外,国际金价是以美元定价的,与人民币没有直接关联。人民币相对于美元之前一直在缓慢升值,今后将会保持稳定。因此,只要美元相对于黄金的价格保持稳定,那么现在用多少人民币换黄金,将来也只能用黄金换回等额的人民币而已。
有鉴于此,也就难怪凯恩斯形容“黄金是野蛮的遗迹”了。
□陈思进(资深投资风险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