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

财经 > 理财 > 理财要闻 > 正文

字号:  

大大集团总裁被带走 员工称曾被迫买产品

  • 发布时间:2015-12-19 08:04: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汪青  责任编辑:王斌

  继e租宝事件之后,又有一家理财公司或存“大雷”。据爆料称,上海大大集团近日遇到资金兑付困难,甚至不能按时发放员工工资。同时,公司通过强迫全体员工购买旗下理财产品来度过危机,拒绝购买者将被“清退”。目前,已有部分工作人员在未投资的情况下被辞退。

  随后,《中国经营报》记者深入探访其上海市分公司,公司员工仍在正常办公。对于兑付的问题,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公司正在积极处理,相信很快就会全部兑付。而当记者询问理财项目资金去向、资金托管和风控等问题时,对方却以“集团层级分明,不能越级”拒绝回答。

  多位投资者对记者表示,大大集团快速扩展、大量招人的杀手锏主要是高薪和高回报,并且工作自由轻松。尽管很多人明明知道公司并没有任何的实体盈利点,但都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自己不会是最后的“接盘侠”。

  有消息称,在12月17日总部的投资者说明会上,大大集团总裁马申科的父亲证实16日下午已与马申科失联,随后,大大集团发言人确认马申科已被经侦带走。当日晚间,大大集团发布声明,承认大大集团及其母集团申彤集团正在配合经侦检查,并且账号、账户已被暂时封停。

  维权者感慨:你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

  12月16日,本报记者来到大大集团位于银城中路8号的中融碧玉蓝天大厦28楼的上海市分公司。随后,记者以“大大宝”CTC项目投资者身份得到一位工作人员的接待。

  当记者问及集团是否遇到兑付难题时,该工作人员表示,“今天已经有6位客户过来要求公司进行兑付,目前公司也正在积极处理兑付问题,刚刚已将要求兑付的投资者合同编码记录下来,后续我们将上报给相关部门,相信很快就会得到兑付。一般情况下,兑付向后延几天是很正常的,并没有什么兑付危机。”

  而当记者询问,投资项目进展如何,为何没有第三方资金托管,以及风控是否达标等问题时,该工作人员以“我只是行政人员,只负责接待处理要求兑付的客户,这些专业的问题需要业务人员才能解答。”而当记者提出是否可以介绍一位业务人员进行讲解,该工作人员却表示,“整个集团层级分明,不能越级,我们这边是上海市的市公司,相当于一般的省公司,下面还有区公司、分公司和支公司。所以,你在哪里买的理财产品就要去找卖给你产品的业务人员,不可以越级处理。”

  此外,当问及公司是否出现拖欠员工工资的问题时,对方表示,11月份的工资本来就是在12月15日~22日之间发放的,因此,这几天都有可能发放。最近之所以有太多负面消息,都是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在散播谣言。“平日里,公司也一直十分注重党建、慈善等,集团以及旗下的子公司发展都很稳定,肯定是不会有问题的。”

  快速扩张,大量高薪招聘而来的员工,其金融素养究竟如何呢?一位内部员工表示,其实大大集团根本没多少懂金融的业务人员,应聘门槛很低,主要还是看有没有钱投资。“很多人应聘进去后,自己投资再拉上亲朋好友,投资几万块后就变成业务人员,然后投得越多职级就越高。很多人对自己投资的资金流向哪里都不知道,更别提什么风控了。”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上海维权者对记者表示,自己是在帮家中的母亲维权,由于母亲同事的孩子在大大集团工作,在他的鼓动下,母亲也买了50多万元的理财产品,其实母亲对投资理财根本不懂。“实际上,加入大大集团QQ群后,可以看出来很多人心里都清楚公司根本没什么实体盈利作支撑,但都觉得自己不会是最后的接棒人,还在继续硬撑着找接盘侠。真的是应了那句,你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

  15日晚间,申彤集团官方公告称,“最近,申彤集团根据市场的需要,对内部机构机制进行了一些调整,项目有增有减,人员有进有出。个别对所在公司整体规划不够了解或者对个人利益不满意的员工散布了一些对公司不利、不实的言论。”此外,公告中还表示,“目前,申彤集团资金充足、经营规范、运转正常有序。我们正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关注民生、关注老区建设,在企业的投资方向上做了一些实质性的调整。”

  资料显示,大大集团是上海申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申彤集团成立于2013年7月,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法人代表马申科。据申彤集团官网显示,申彤集团旗下有大大集团、迎智集团、茂坚集团、静静集团、菲阳集团等多家子公司,分别负责财富管理、教育科技、建筑装饰、文化传媒、影视传播等业务。

  截至2015年11月,申彤集团已在全国282个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分公司总数达500家,在职员工6万余人。截至10月末,大大集团已在全国开设23家省公司,4家直辖市公司,229家市公司,374家分公司,717家支公司。有内部员工对记者透露,目前集团在全国已经有超过12万名员工。

  据大大集团官网,其线上理财平台“大大宝”累计投资接近1.9亿元,而其线下融资规模目前并无详细数据。记者在探访上海市分公司时,接待人员对记者表示,“大大宝”目前主要面向内部员工,算是给内部员工的福利,并没有对外开放,后续不排除对外开放的可能。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大大集团被媒体曝光,其郑州公司存在多处违规,旗下私募基金涉嫌非法融资。

  扩张杀手锏:高薪、高回报

  据一位前员工透露,公司底薪原本是6000元,提成每个月20%,后来提出“大干一百天”后,底薪上升至10000元,拉5万元单子就立马转正,每个月还加发4000元。另外,上班特别轻松自由,除了经常开会基本没什么事情。“人事部有个女同事入职十来天,前两天信用卡套现5万元投资,然后终于顺利转正,头衔也随之变成人事经理。一般情况下,升职以后就会越投越多,甚至有人把房子都卖了进行投资。”

  据悉,大大集团对于员工投资转正的政策也一直在变化,甚至一天都会改变好几次。该说法也被上述上述接待记者的工作人员证实。

  “最开始要一个月拉满20万元才能转正,后来12月初变成拉单子10万元一个月,没过两天又变成5万元3个月。12月12日,公司又对我们说转正的政策又放松了,变成全员转正,但是必须每月拉5万元的单子,包括行政人员。就在15日,公司经理说公司遇到困难,要求全体在职员工必须投资1000元年化项目,否则将被清理出公司。”有知情人士在社交平台上爆料称,“公司还要员工签订承诺书,认可公司并与其共同发展等,大意就是‘表忠心’,不签署者也会被清理出公司。”

  “大大集团的业绩考核按存量算,只要资金趴在账上就为业绩;转正后每月最低业绩为10万元,转正员工月薪基本都在2.5万元以上,基本工资和提成差不多各一万多元。”上述前员工说。

  另一位仅在职7天的前员工小梁(化名)对记者表示,刚刚入职没几天,公司就开始要求试用期员工购买公司旗下的理财产品,然后才能转正。但是在查阅产品介绍后发现,该理财产品对项目的介绍非常含糊,资金也是直接打给融资方的个人银行账户,并没有第三方资金托管,思来想去觉得太不安全,因此最终没有投资,目前已经被辞退。

  根据内部人士提供的《在售项目》显示,大大集团销售的理财产品主要包括3个,分别是CTC、东金所和山东东建,皆为1万元起投,1万元递增,项目期限包括30天、90天、180天和360天。其中,东金所和山东东建的对应项目预期收益为5%、8%、10%和12%+浮动收益,而CTC项目预期收益则是6%、7%、8%和9%。

  小梁对记者表示,员工购买“大大宝”上的产品并非通过线上网页或是“大大宝”APP,而是将资金直接转到公司给的银行账号。例如,CTC项目对应的打款公司名称为西藏浦新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经记者查询,该公司注册于2015年10月23日,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单坤,企业法人上海申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自然人股东马申科。此外,东金所项目对应的上海赞荣投资管理合伙企业和山东东建项目对应的上海仁亚投资管理合伙企业的企业法人都显示是上海申彤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前者注册于2014年5月2日,后者注册于2014年3月17日。

  “大大集团的投资款基本上都是内部员工以及他们的亲朋好友在投资,如此巨大的投资款全部流向不明,项目进展的情况也从没有进行任何的说明,公司的盈利点也看不出来到底在哪里,很有可能是在拆东墙补西墙。”有投资者在QQ维权群中吐槽。

  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在网上结识了一位四川省的业务人员,该人士表示,如果愿意投资5万元3个月的理财产品,除了相应收益外,还可以把自己的提成(大约2000元)直接返现。不过,当记者询问是否可以发一些项目内容介绍和相应合同的资料时,对方却多次推脱。

  随后,记者从其他投资者处得到一份关于CTC项目的内部合同。该项目全称为CTC全球大学生创业就业实战营,募集金额30亿元,投资期限从30天到360天不等。预期年化收益率有四种:A类投资期限为30天/预期年化收益率6%;B类为90天/预期年化收益率7%;C类为180天/预期年化收益率8%;D类是360天/预期年化收益率9%。A类、B类合伙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C类、D类按季度分配利润,投资到期还本。所以期限的产品在投资期限届满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还本付息。

  还款来源显示,股权收益回报、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支持补贴、政府科研项目经费、平台投放广告收入、实战营合作企业管理收入等。然而,大学生创业项目股权收益周期较长,加之创业行为的成功率较低,是否能承担如此高的收益,值得考量。

  对于大大集团推出的理财产品,业内人士的质疑主要在于公司并没有私募基金牌照,却公开销售未经备案的私募基金产品。尽管大大集团官网显示,公司有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的登记证明。不过,根据不久前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的声明显示,私募基金登记备案证明、证书和相关公示信息仅表明该私募基金管理人已经履行相关登记备案手续,并不构成对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资能力、持续合规情况的认可,也不作为基金财产安全的保证。此外,除了产品收益高达8%~13%外,业务人员还有额外提成20%左右,因此,项目融资成本至少在30%。

  “实际上,目前私募基金登记采用的是核准制,只要相关登记素材齐全就可以登记备案,从事私募基金业务也就合法。因此,投资者在面对这些公司时更需要谨慎对待,以免披着合法外衣的诈骗公司有机可趁。”业内资深人士杨涛表示。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