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峰正式接掌新华保险帅印 价值增长成发展主基调
- 发布时间:2016-03-25 09:18:56 来源:东方网 责任编辑:郭伟莹
万峰表示:“寿险公司必须树立保险提供保障的经营思想,聚焦于保险领域竞争,依靠保障产品突破发展瓶颈,通过加快产品转型使养老险、健康险、医疗险、意外险等成为寿险公司的主流产品。”
3月24日,新华保险发布公告,选举万峰担任公司董事长,并聘任万峰为公司首席执行官,万峰不再担任本公司总裁暨首席运营官。同时,保监会已核准万峰担任公司董事长的任职资格。履新17个月后,万峰正式执掌新华保险帅印。
这一决定并不意外。今年1月,新华保险曾发布的一则公告显示,公司在第五届董事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审议通过《关于提名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的议案》,万峰成为唯一执行董事候选人。
万峰是保险业老将,1982年踏入保险业后,先后转战中国人保、中国太平、中国人寿和现在的新华保险。2007年1月,中国人寿回归内地上市后,万峰便开始担任上市公司总裁并兼任集团副总裁等职,其在中国人寿六年半时间内,先后经历了杨超、袁力以及现任杨明生三任董事长的管理时代;2014年10月,万峰履新新华保险首席运营官(总裁),并于同年11月起担任执行董事。
在保险业“摸爬滚打”30多年的万峰,始终坚持着“回归保险本源,笃定保障之路”的发展理念,其在中国人寿曾主张“以产品为核心的转型”,加盟新华保险后,这一管理理念得以延续。
近年来,一些中小保险公司依靠中短存续期产品迅速崛起,一度成为“市场新宠”。对此,2015年11月,在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举办的第十届亚洲金融年会上,万峰曾直言不讳,“寿险公司如果侧重于发展理财产品,则意味着选择在金融领域与银行、证券公司等进行竞争,自身保障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寿险公司必须树立保险提供保障的经营思想,聚焦于保险领域竞争,依靠保障产品突破发展瓶颈,通过加快产品转型使养老险、健康险、医疗险、意外险等成为寿险公司的主流产品。”
在万峰眼中,寿险产品成千上万,但真正满足客户需求的并不充分,尤其是对保障需求的覆盖不足。2014年,我国财险公司承担风险金额为761.7万亿元,而同期占全国保险业务收入总量的64.4%的寿险公司,其风险总保额为352.3万亿元,仅占当年全国保险业中风险总保额的31.6%。
而万峰的这一理念正是新华保险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 2016年,新华保险确定了“规模稳定,价值增长,结构优化,风险可控”的全年工作总基调,并强调优化产品组合结构,并主动限制了银保渠道趸交业务,全力发展期交业务,重点推进保障业务。
知易行难,坚守保障须耐住寂寞。2016年“开门红”首月,四家内地上市保险公司——国寿股份、平安人寿、太保寿险和新华人寿,分别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238亿元、694.47亿元、258.64亿元和216.7亿元,除新华人寿同比下降25.04%外,其余三家内地上市保险公司则分别增长59.59%、45.73%和44.05%。
不过,保监会对中短存续期产品的刹车,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万峰的担忧,并为新华保险业务结构调整提供了政策环境。
3月18日,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的有关通知》,要求将中短存续期产品的实际存续期间由不满3年扩大至不满5年;保险公司中短存续期产品年度保费收入应控制在公司投入资本和净资产较大者的2倍以内;存续期限不满1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应立即停售,对存续期限在1年以上(含1年)且不满3年(不含3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给予3年的销售过渡期,3年后此类中短存续期产品的销售额度不高于总体限额的50%等。
对于新华保险未来的发展,一位新华保险内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如是说,“爱之深,责之切。因为万峰对中短存续期产品充斥市场的极力反对,他始终认为保险的首要功能就是保障,一家保险公司想要发展得好,就必须回归保障本源,那么,他所主导的新华保险就不太可能靠近这一方向,即使是面对规模保费和市场份额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