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主题基金迎来扬帆起航的时刻
- 发布时间:2014-08-20 10:27:57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张明江
参考上交所已公布的细则,公募基金公司发行“沪港通”基金已基本无障碍。发“沪港通”基金不需占用QDII额度,不像QDII产品只能全部投向境外,可跨沪港两地投资,相比较港股通个人投资者50万人民币的高起点,公募基金的低门槛和主动管理能力无疑具有很大的优势。
“沪港通”是内地循序渐进开放资本市场的一大创新,旨在以最小的制度成本,换取最大的市场成效。即两地市场尽可能地保留沿用自身市场原有的法律、法规、交易习惯,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对投资者的限制因素,让市场力量发挥决定性作用,最大幅度地实现中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
依据相关规则,“沪港通”推出后,公募QDII产品或将进一步边缘化,资金流向大盘蓝筹,基金公司业绩分化,小盘股基金面临业绩压力,公募基金或将迎来发行新产品的机会。
首只QDII基金于2006年底成立,2007年,南方、华夏、嘉实、上投摩根4家基金公司分别推出各自的QDII基金,受当时国内外一片繁荣的市场行情的强力推动,4只QDII基金都获得了投资者热捧,几乎均募集到了300亿元的规模。但次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各国金融市场的大幅下挫,首批接近1200亿元QDII基金投资者以极大的热情,通过QDII基金投资海外,整体遭遇重大亏损。这直接影响了后续QDII基金在国内市场的发展,2009年整年没有新QDII基金成立,直到2010年才陆续又有新的基金发行,但投资者的认购热情已大降,多数QDII基金首次募集均不足10亿份,而且后续往往遭遇大比例赎回。截至今年6月底,2008年后成立的81只QDII基金平均规模仅为1.36亿,有7只已不足1000万,成了迷你基金。
“沪港通”与QDII基金完全是平行关系,不占用QDII额度,且参与方式灵活,虽有总额度和日额度限制但均为买卖轧差之后的净额。因此可以预期,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内地投资者通过“沪港通”投资港股以满足国际化配置的需求。因而,从一定程度上说,“沪港通”是QDII基金的替代品,QDII基金如不继续创新并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将会进一步边缘化。
“沪港通”毫无疑问将为A股市场带来增量资金,但增量资金最终流向哪里?沪股通的主要投资标的无论上证180还是上证380均为大盘蓝筹股,因此多数卖方研究机构都认为,沪股通的3000亿额度应能修复并提升大盘蓝筹股估值水平。其主要逻辑是:港股市场投资者结构与内地A股市场有很大的不同,香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并且海外投资者比例较高,这部分投资者秉持价值投资的观念,投资风格相对稳健,更加偏好低估值和高股息率的蓝筹大盘股标的。据测算,沪股通517个投资标的自由流通市值高达4.5万亿人民币,3000亿额度最多可以带来6.6%的涨幅。
一旦“沪港通”资金流向大盘蓝筹,将导致两地同一公司或可比公司的股票估值水平趋于一致,对A股大盘蓝筹股有一定的估值修复作用,而对内地估值过高的小盘股则可能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即折价的向上修正,溢价的向下修正。对于公募基金而言,预计“沪港通”出台之前,重仓大盘股的基金将迎来多轮业绩爆发的脉冲式行情,而重仓小盘股的基金将丧失本次行情机会,不同基金公司之间可能会出现业绩分化,后者将面临较大的业绩压力。而“沪港通”实质性实施之时,预计股价获利空间已不大了。
回顾我国公募基金业发展的历史,每次证券市场实施新制度,都会有吸引眼球的创新基金产品诞生,本次想来也不会例外。参考上交所已公布的细则,公募基金公司发行“沪港通”基金已基本无障碍。公开的信息显示,上投摩根和宝盈等基金公司已在研究设计相关的基金产品。
发行“沪港通”基金的优势在于,首先,“沪港通”基金不需占用QDII额度,而QDII额度相对于基金公司是稀缺资源;其次,传统的QDII产品只能全部投向境外,不能境内和境外两部分来分散投资,而“沪港通”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可以跨沪港两地投资;最后,相比较港股通个人投资者50万人民币的高起点,公募基金的低门槛和主动管理能力无疑具有很大优势。
然而,就“沪港通”主题本身发行公募基金,仍有一些难点尚未解决。第一,虽然不占用QDII额度,然而投资标的均为大盘蓝筹股,单独发行此类产品的卖点和题材都很难挖掘,也很难为投资者所认可;第二,此类产品设计上并不存在问题,但难的是投资,内地基金公司中熟悉港股的投研人员太少;第三,上交所细则禁止融资融券和“裸卖空”,采用A—H股套利策略发行产品的基金公司必须采用与香港子公司联动的形式发行产品,最终还是要占用QDII额度,并增加了系统准备和对接的成本,而且很难将套利策略整合在一个产品之中。
就基金专户而言,虽然100万门槛与“沪港通”50万的个人投资者门槛相比较无任何优势,但基金公司完全可以利用良好的主动管理能力,吸引个人或机构投资者认购“沪港通”主题的基金专户。并且相对于公募而言,专户限制较少,监管实行备案制,多种套利策略都可以运用于“沪港通”主题的基金专户之中。
鉴于A-H股存在的套利机会,大量卖方眼下高度关注两者的折溢价问题,在“沪港通”即将开通之际,这种关注达到了顶峰。然而,“沪港通”所带来的套利机会,远远不止A-H股配对交易一种。由于沪港两市的资金成本、估值方式、交易时间、交易制度等多方面的差异,以及沪港通与QFII、RQFII的制度差异,至少会带来A-H股套利、利用交易时间差套利、利用沪港交易制度差异套利、利用内地与香港两地利差套利四种套利机会。当然,这四种可能的套利机会,需要基金公司运用自身的投研优势,去开发出一系列可行的创新产品和套利策略,并借助“沪港通”实施的契机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