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基金 > 私募动态 > 正文

字号:  

2016私募展望:二级市场疲软 一级市场新机遇

  • 发布时间:2016-02-14 07:49: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田燕

  2015年、2016年初把市场的“不确定”性演绎得淋漓尽致。15年6月份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股市,戛然而止坠入冰窟,2016年初又从普遍预期的“春季行情”,成了数次千股跌停,关灯吃面的凄惨。债市也一样,看空的声音一直未断,但它仍顽强上涨。回顾是为了更好的预测,预测是为了让我们更为从容。想到了各种可能性,才不至于临阵退缩。投资是比拼耐力的长跑,让自己勇于前行很重要。

  2016年面对的环境是经济依然疲弱,利率大概率维持低位,流动性会相对充裕。考虑到我国的综合实力,汇率大概率会维持稳定,有惊无险。因此,对于股票型基金,我们认为到了握紧手中筹码、精选选股型基金的时候;对于债基,牛市未完,仍是稳健投资者的首选。宏观对冲、CTA基金、多策略基金是对冲类值得深耕的品种,而市性中性仍有待政策的解冻。事件驱动中的定增类在目前情形下也是得天独厚。对于债基,除了常规的优秀私募可选,专注于投资可交换债、可转债的基金价值凸现。

  一、2016年股票型私募投资展望

  在展望2016年股票型私募投资机遇之前,我们不得不对于2015年6月份以来A股市场出现的大幅下跌做以分析。任何一个市场,都包括市场标的和市场参与者两个方面。对于A股市场,市场标的就是2800多只股票,市场参与者就是股票投资者。如果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市场,更容易得到全面的认识。

  1.1为何近期A股市场出现大幅下跌?

  1.1.1 股票层面:下跌根本原因是“贵”

  如果仅看上证综指,在2015年市场最高点位是5178.19,低于2007年牛市的高点6124.04。但如果看万得全A指数,A股市场早已创出历史高点。

  如果股票大幅上涨是由于企业利润的快速上涨,那么价格上涨是合理的,并不必过分担忧。但是众所周知,一方面国内经济增速下行,传统产业发展陷入困境;另一方面,新兴产业纵然景气度高,但营收的快速增速具有阶段性,利润的长期增速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于是,如果把股价和每股收益结合来看,不难发现伴随着股票的整体性上涨,各主要指数在过去几年均出现估值抬高的现象。

  1.1.2投资者层面:绝对收益的罪与罚

  A股投资者结构中偏绝对收益目标的投资者占比不断提高。截至2015年11月,在基金业协会注册的私募证券管理人突破1万家,认缴规模超过1.7万亿。与此同时,不少公募基金也从相对收益加入到绝对收益阵营。去年8月股基的股票仓位下限从60%提高至80%,不少股票型基金改变合同倒向了混合型基金。混合型基金仓位变化幅度大,同很多私募基金一样在下跌的市场环境中通过降低仓位来规避风险。

  交易的要点是要有交易对手。而观点趋于一致,相当于全市场只有一个人在交易,往上喊,越喊越高,往下喊越喊低,环顾四周都在独语。由于当前信息传播速度极快,绝大多数重要利好消息和利空消息都会在不到一天时间被市场众多机构投资者知晓。如果大多数参与者都是倾向于在有重大利空消息出现时通过降低股票仓位来降低风险,那么市场就会跟着下跌。今年1月份汇率波动引发的A股快速下跌就是一例。

  博弈论里面有个十分卡通化的博弈模型,叫做“智猪博弈”(Pigs’ payoffs)。整个故事是这样的:笼子里面有两只猪,一只大,一只小。笼子很长,一头有一个踏板,另一头是饲料的出口和食槽。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刚好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到另一半残羹。如果大猪也不肯踩动踏板时,大猪小猪都得饿肚子。

  股票市场中的大资金就好比是“大猪”,由于体量大忌惮冲击成本不能短线追涨杀跌,倾向于长期投资,通过发掘价值来获益。而市场上的小资金由于在流动性较好的二级市场进出容易,所以倾向于赚小波段的钱。体现在交易上表现为股票换手率高,仓位变化快。而目前的A股市场,虽然机构投资者数量在过去两年上升得较快,但行业集中度不高。截至2015年11月底,据基金业协会统计,按管理的正在运行的基金总规模划分,包括私募股权基金在内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规模在20亿元以下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3257家,管理规模在20-50亿元的273家,管理规模在50-100亿元的90家,管理规模100亿元以上的有85家。简单来说,A股市场小猪太多,大猪太少。

  此外,对于产品合同中有止损线的基金产品,市场的下跌本身确构成很大的风险。持有的股票组合纵然可以在一年或两年后创出新高,但已于产品无关。一旦短期内市场大幅下跌导致基金净值跌破预警线,基金就要按照合同规定被迫抛出持股降低仓位。而当前的A股投资者中类似这种会在下跌市场环境中抛股的投资者占比过大,短时间内导致连锁反应。

  1.2股票型私募展望:到了坚持的时候

  2016年开年第一个月,没有众生期待的春季行情,取而代之的是近20年来的最大单月跌幅,让市场有些猝不及防。站在现在这个时点回顾,2015年全年沪深300的涨跌幅为5.58%,这个数字不温不火,平静的像牛市和股灾都没有来过一样。创业板指2015年全年的涨幅高达84.41%,表面上还能让人有些欣慰。但是,从成交量和资金面的角度来看:首先,A股的成交量在5月、6月时达到顶峰,大量的投资者入场时都处于高点;另外,如果从两融规模来看,去年的上涨行情伴随着杠杆资金的不断入场,而几次股灾几乎直接让杠杆资金全军覆没。狂风过后,似乎寸草不生。

  在现在的大背景下,股票型基金是否还有投资价值,什么样的股票型基金还能值得投资者信赖,找寻这个问题的答案时,我们不妨把目光放长远些,来看看股票型基金的长期收益。如果拉下近三年的业绩,很多私募基金仍然有60%甚至超过100%的收益,也就是说,年化收益率达到了20%~30%甚至更高。其中很多基金有这样的共同点:精选个股,注重价值并长期持有。简单一想,道理很明白:虽然经历了大幅的回调,但很多个股如果从去年年初持有至现在,仍有非常可观的收益。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曾做过统计,2007年10月底至今,沪深300从5891点跌到3731点,年化收益率-3%左右。而股票型私募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约8%,业绩大幅跑赢市场。与去年的行情相比,目前A股处于市场估值与情绪的低点,而选股型的基金并没有追涨杀跌,而是坚定持有。

  2015年的大幅波动主要是受到了资金面的推动,场内融资融券、场外配资业务不断推高指数点位,也推高了市场情绪。随着去杠杆的推进,场外配资业务遭受重挫,也引起了股市的暴跌。在这样一个背景下,2016年或许是一个存量资金博弈的市场,没有大量新进资金的驱动,市场维持震荡走势。2015年适合市场的交易型选手,通过准确的择时稳住了全年的收益。而在2016年的震荡走势下,择时策略容易失效,而注重基本面的价值型选手的优势便可发挥出来。

  另外,回顾近三年分行业的涨跌幅,可以看到涨幅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即是近几年大热的TMT(计算机,传媒和通信),涨幅都超过200%。从这个角度来看,在过去三年投资,其实不需要精选个股,只需要买对行业,行业内任何的个股组合外加适当的择时都能够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收益。但是,市场热点是因为有了资金的追逐,投资者的热情也水涨船高。可经历了几次股灾的洗礼,目前市场情绪回到低谷,且没有新进资金的推升,整个行业甚至整个板块普涨的概率大大降低。细分之下,个股的差异度可能逐渐加大。这种行情之下,优秀的选股型基金经理便可凭借个股的表现获取超额收益,从而脱颖而出。

  再者,从成交量的角度来看,2015年下半年开始直至2016年年初,市场的成交量持续萎缩,从市场高点时的两万亿元下降到现在的三四千亿元。在市场情绪普遍不乐观的背景下,频繁的择时交易或难觅对手。很多个股的流动性大幅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在这些个股上做交易,也很有可能产生冲击成本,加剧股价的波动。

  优秀的选股型选手更注重的是长期收益,擅长的是长跑,而优秀的交易型选手在短跑中更有优势。目前这个时点,如果市场维持震荡的走势,短跑选手因为前期体力的消耗或许难以调整状态,而长跑选手则通过稳扎稳打与处变不惊的态度继续比赛。综合以上种种原因,结合目前的市场环境,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认为,现在的时点是投资选股型基金的良好时机。

  二、2016年债券型私募投资展望

  2.1当前债市是股市的“5178点”?

  从去年7月开始,股市大幅震荡使得高收益资产匮乏,受益于资产配置荒的影响,大量资金从股市流向债市,使得债券市场走出了一段长牛的态势。但是近期债券市场在经历过前几周央行降准预期落空,利率的供给压力增加和美联储加息导致汇率波动,这一系列影响之下,利率债经历了一波调整。很多业内人士开始纷纷担心,当前的债市是否会像之前的股市一样达到了“5178点”,债市由牛转熊。

  目前情况下,从国家政策、货币供给和资金流动来看的话,债市尚未出现见顶迹象。当然债券市场经历过2014年大牛之后,在2015年受益于股市的波动也创出了新高,所以从常理来讲,我们不能说现在是债市长牛的起点。但是如果把现在的债市定义为股市的“5000点”的话,我们谁也不能断言之后债市会不会涨到“6000点”,甚至更多。

  从经济形势来看,中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或是增速换挡期,经济稳定增长依托于财政政策,近期资金面短期出现波动,但是从长期来看的话,央行会配合经济稳增长的目标维持货币宽松政策。从物价来看的话,虽然目前CPI仍然在1%以上,但是更可以反映出中国当前经济供求状况的PPI已经自2012年3月起,连续出现负增长。从CPI和PPI的当月同比来看的话,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CPI将维持低位,PPI保持通缩态势,经济“L型”强化,GDP 6.5%是增速底线,稳增长政策的加码有必要继续保持,央行也会相应的配合管理层顺应供给侧改革需求探索利率走廊制度的建设。

  投资风险偏好降低和通缩压力抬头均表明目前经济仍弱,从去年二季度开始,GDP平减指数再次由正转负。以十年为周期的话,在十年前GDP平减指数为正,十年期国债在3%左右徘徊。而如今GDP平减指数转负,十年期国债维持低位2.7%左右。当前政策出现了变化,但是实际利率却没有明显改变,所以我们预判未来十年期国债仍有下行的空间。从央行流动性座谈会的表态来看的话,货币政策维持宽松的立场没有改变,利率水平表现平稳,从长期来看的话,债市长牛仍可期。

  2.2债基没有牛熊

  以十年期为周期来看的话,债市经历过多轮牛熊的转化。相比而言,2009年、2011年和2013年债市整体偏熊。A股个股相关系高,股基收益对牛熊异常敏感。熊市中投资任何股基大概率都呈现负收益。但对债基而言,却不存在牛熊的概念,在债市熊市中,投资债基照样可以取得正收益。

  股基的投资理论可以通过交易,高卖低买来获取收益,但这种“神一样的操作”,在目前私募中没有看到,未来估计也很难看到。债基不同,它可以在熊市中通过持有短期限的品种取得正收益。债基的手段更丰富。从公募债基的历史看,2006年到2015年10年期间,仅2011年小幅负收益。

  央行1月投放跨节资金超1.6万亿,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确保流动性无忧,但当前来看的话,利率与汇率的平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的缓解,短期仍然需要考量利率风险。不过中长期来看,利率大概率继续下行。另外目前信用利差和期限利差已经收窄到历史低位水平,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预计今年信用事件的爆发将会比2015年更为频繁,防范信用风险仍为重中之重。在如今这个时点,可交换债这个新品种投资价值凸显。

  我们很多人对可转债这个概念不是特别的陌生,但对于可交换债来说,熟知的想必不在多数。那么何谓可交换债呢?其实可交换债和可转债的本质区别就是发行主体的不同,可交换债是上市公司的股东发行的,而可转债是上市公司本身发行的。同传统转债相比的话,可交换债换股的话,债券交换为存量股权,不会造成股权稀释,对股价的影响有限。另外可交换债作为股债结合型产品,具有进可攻退可守的特性。也就是说当股价下跌的时候可以享受固定票息收益,而当股价上涨的时候,便可换股来获取差价。在当前这种环境下,可交换债的投资无疑是最好的投资品种之一。

  2.3未来债市如何投资?

  在选择投资品种的时候,我们可以优先选择长期业绩表现较好、规模较大以及基金经理投资年限较长的私募债基,例如北京鹏扬。基金经理杨爱斌专注于宏观、个券研究,对市场有较强的理解力和预判力。他善于把握债券市场的趋势性机会,鹏扬旗下产品长期保持优异业绩。当然如果想要规避回撤风险,享受长期稳定的业绩提升,可以投资于例如元康投资这种投资较为保守,配置整体偏短的私募债基。可交换债作为新出现的品种,受到各类机构的关注越来越多,一些以可交换债为主要投资标的基金陆续“出世”。私募可交换债,一般具有一定债底保护,又可享受未来权益类上涨收益,非常适合当前的投资环境,这类基金要能成为2016年配置的“黑马”。

  三、2016年对冲基金投资展望

  3.1宏观对冲策略:面临发展机遇

  宏观对冲基金是利用宏观经济的基本原理来识别金融资产价格的失衡错配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在外汇、股票、债券、期货及期权上进行杠杆性押注,以期获得高额收益的基金。乱世造英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金融动荡,使全球宏观对冲基金迅速扩大影响力。到九十年代初,其规模约占对冲基金总规模40%。2011年之后,我国陆续出现宏观对冲基金,由于政策限制他们主要进行国内股、债、期货等衍生品的多维投资。凭借多元化投资范围以及优秀的历史业绩,近几年宏观对冲基金在国内也有长足的发展。

  国内宏观对冲基金的还处于起步阶段。现今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为其发展提供了沃土。国内经济结构转型、金融制度完善为股票市场注入新鲜的血液。经济增速下滑以及货币宽松政策继续推动债券牛市。大宗商品市场经历多年熊市,价格徘徊在成本线附近,供给侧改革为其带来转机。美元加息周期开启,欧洲日本继续量化宽松,为外汇市场增添更多不确定性。2016年多空基本面交织,宏观对冲基金将会有更多发挥空间,当然也更加考验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能力。

  3.2 市场中性策略:有待监管解冻

  市场中性策略是指在没有风险敞口,保持各种风格中性的前提下获取由于市场错误定价而产生的Alpha收益的策略。由于国内融券业务发展尚不成熟,股灾之后各家券商对融券业务的开展也进行了更为严格的限制,因此国内市场中性策略基金大多数都是通过做空股指期货进行对冲,即组合的多头是一篮子股票,空头为相对应的股指期货头寸。

  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市场中性基金指数显示,2015年全市场市场中性策略基金平均涨幅为26.73%,考虑到策略本身较小的回撤和较低的波动率,去年市场中性基金还是为投资人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去年9月份以来,很多市场中性基金由于持续负基差和监管层出台的一系列对于股指期货的监管限制,导致基金净值都没有太大的波动。自去年9月份之后,股指期货成交量也大幅降低,以沪深3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为例,在去年6月底时日成交量曾达到290万手左右的水平,而当前的日成交量仅为去年高峰时期的百分之一左右。

  展望2016年,我们认为市场参与者情绪的恢复和监管层政策的放开仍然是市场中性基金能够较好表现的重要基础,只有当基差恢复正常,股指期货市场放开,市场中性策略基金才会有更好地表现。

  3.3 CTA策略:不可或缺的配置品种

  管理期货基金(CTA)是期货行业的一种基金管理方法,可以直接为客户在期货市场交易,或者提供相关投资咨询服务。管理期货基金收益与传统资产相关性低,且收益稳定,是投资组合中必不可少的配置。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股票、债券、对冲基金均遭受重创,唯CTA基金逆势上涨,因此广受诸多投资者青睐。海外CTA基金管理规模超过3000亿美元,国内市场近年来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CTA基金主要策略有趋势跟踪、对冲套利以及震荡反转等。基于基本面分析的策略持仓时间较长,品种相对集中。而基于量价分析的策略持仓周期比较灵活,操作品种分散,通常为程序化交易,业绩相对稳定。从海外CTA基金结构看,程序化的策略占主导地位。2012年以后,随着期货市场完善,国内CTA基金逐渐增多。因为其业绩优异,与传统资产相关性低,慢慢的得到投资者认可。

  2015年是管理期货基金发展的大年。一方面市场交投活跃,期货成交量和成交额均创历史新高,2015年前六个月累计成交额就超过2014年全年,这里主要是股指期货的贡献。下半年股指期货操作受限,资金分流商品期货市场,有色、贵金属、基本工业品成交放量明显。另一方面,业绩表现优异,2015年平均收益率达到31.04%。上半年股指期货涨势惊人,下半年商品基本面恶化延续下跌趋势,能够在商品与股指之间灵活切换的CTA基金斩获颇丰。2015年股市过山车行情,也让投资者体会到资产配置的必要性。8月份以后,CTA基金资管规模迅速扩张。

  展望2016年,在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背景下,股指期货的操作限制有望松动,原油期货品种上市也将进入倒计时,为期货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供给侧结构化改革也为处于成本线附近的大宗商品带来反弹的契机。另外,管理期货基金本身具有收益稳定,与股债相关性低的特性,仍可作为我们今年投资组合中不可或缺的资产配置。

  3.4定向增发策略:又到好时候

  2015年,股市行情跌宕起伏,基金经理纷纷将目光投向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市场。2016年,随着A股持续下跌,多家上市公司出现定增价格倒挂的现象。2015年是定增大年,目前定增的折价及事件驱动优势再次凸显,为投资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2016年该市场有望继续火爆,预计定增发行规模将达到1.5万亿。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2015年共有848家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募资金额达到13,470.72亿元,而2015年已公告定增预案尚未实施的上市公司有1104家(剔除了终止和发审委未通过),计划融资24,775.92亿元。值得关注的是,预案中当前处于倒挂现象的有189只,占比为17.11%;如果是去年已实施的定增中目前未解禁且处于倒挂的仅44只,占比为5.18%。这两组数据意味着,去年的定增股票经历了3轮暴跌,依然极大概率获得正收益;而定增预案中的倒挂可能推动公司修订定增预案,这类“剧情”在去年也轮番上演过,查阅一起起修订案,有的公司携重组被否标的二次上会,有的公司携管理层为重组背书,拳拳之心,股价可鉴;还有的公司则主动推行定增“瘦身”计划。

  那受到追捧的定增市场盈利能力如何?

  从上图的统计来看,定增的收益率似乎拥有着“遇强更强,遇弱不弱”的良好品质。定增产品的收益来源有三:折价率、市场波动收益(我们所说的β)、个股成长性收益(我们所说的α)。市场波动收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β,这是对于大量购买定增产品的投资者可以自主判断和控制的一个变量,在市场低位参与定增投资,可分享市场上涨带来的β收益,定增盈利概率较大。为此,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了一年期定增股票解禁后的平均收益。

  投资者在购买定增产品时,上图是一张非常典型的能反应择时对产品最终到期收益贡献的月频图。图中红色折线为自2006年以来的沪深300走势图,其中我们经历了上证综指的6124、1664和5178。蓝色的面积图反映的是当时发行的定向增发在一年期到期后的真实平均收益率(费前)。可以清晰地发现,当年2006年5月牛市刚起步时布局的定向增发享受了冲上6000点的大牛市,平均解禁收益甚至能达到400%至500%;而在6000点发行的定向增发则可能有一定概率会亏损。同样的“故事”在2015年重演,在2013年到2014年上半年上涨前发行的定向增发在到期后也有很多翻倍以上的收益,但在5000点上下发行的定增则可能现在面临定增破发的可能性。当然在上文我们已经计算了数据,目前仅有5%的项目存在这样的情况,但都还没到期,胜败与否还未定论。

  经历了2016年的开门黑后,当前是不是投资定增的好时机呢?我们用数据告诉您,是的。

  3.5 套利策略:等待时机

  当前市场上常见的套利策略包括期现套利、分级基金套利、ETF套利、跨期套利、跨品种套利等。2015年自年初开始,很多套利类型的基金表现都很亮眼,特别是2014年年底开始的一波分级基金套利行情,不仅使得一些机构赚得盆满钵满,一些个人投资者也参与其中,体验了一把套利的快感。但是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套利策略风向骤变,股灾过后分级基金无论从交易量还是参与人数都有了较为明显的减少,特别是9月初,股指期货受限后,诸如期现套利、分级基金套利策略都难以正常运行。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2015年6月份股灾之前,股指期货期现套利策略是有很多机会的,当期指点位高于指数点位,即正基差时,可以通过买入指数卖出对应的股指期货进行套利。但是当指数点位高于期指点位时,由于我国目前融券业务并没有完全开放,投资人很难从券商处融券,所以较难进行反向套利,导致负基差持续时间增加。展望2016年,股指期货期现套利策略短期来看形势依然不乐观,只有当市场企稳,股指期货放开之后才有可能再次出现机会。

  而去年前半年表现较好的分级基金套利策略,在股灾之后也难以延续其过往表现。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股灾之后分级基金成交量显著降低,市场流动性枯竭导致套利过程中对市场的冲击成本增加;2)股指期货受限,对冲行为受到影响;3)市场情绪较为低迷,分级基金整体折溢价水平不高,套利机会有限;4)自去年下半年之后,市场上再无新的分级基金成立,原有分级基金规模也有较为明显减少。展望2016年,分级基金套利是否还会出现机会既取决于市场参与者情绪的改善,也取决于监管层对股指期货态度的转变。

  相比较而言,跨期、跨品种套利策略所受的影响就要小很多,这类策略在未来能否更好运行更多取决于策略本身是否足够有效。

  3.6 多策略:量化私募新方向

  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场上出现了一批以多策略为标志的私募基金。多策略基金顾名思义包含多种不同策略,以某种方式将多种策略组合在一起。这类多策略基金一方面能够有效避免单一策略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降低组合整体波动,实现较为稳健的收益,另一方面能够分享不同策略带来的多种投资机会。

  多策略基金通常包括市场中性、CTA、债券、股票、期权等不同策略,而策略配比方面则各有特色,有的私募基金会将不同策略按照某种固定比例配置,并且保持相当一段时间不做调整,而另一些私募基金则会根据市场表现对各策略占比进行动态的调整,以达到预期目标。

  从策略运行层面来看,多策略基金相比于单策略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类不同的市场环境,最明显的表现就在于自去年9月之后,市场上大部分纯做市场中性策略的基金都遇到了各种问题,而多策略基金由于其他策略能够正常运行,受此影响较为有限。比如去年11月,商品市场出现较为明显的趋势,配置CTA策略的多策略基金净值也有一定的增长。

  多策略基金是未来私募量化对冲发展的方向,通过多种策略的组合提供更为稳健的收益,同时分散策略配置,降低组合风险。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多策略基金对于私募管理人的投研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基金经理只有在掌握其技术核心,熟悉各类策略技术细节的基础上才能够做到灵活运用。展望2016年,我们认为在当前量化对冲基金整体面临困境的情况下,多策略类型基金会有较好的发展,是风险偏好不高的投资人的不错选择。

  四、2016年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展望

  4.1各项利好政策给股权投资注入强心剂

  展望新的一年,随着国内行业监管政策的逐步落定及成熟;战略新兴板的推出和新三板分层方案出台,2016年的股权投资市场将在不同战线上爆发出新的活力,长风破浪迎来新一轮投资热潮。

  1) “双创”政策推动股权投资继续发酵。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调整升级阶段,为了加速发展新的经济“引擎”,“双创”政策将继续发光发热,对于大众创业、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创新型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政府都将给予支持与鼓励。同时,政府引导基金先行,创业环境的不断改善,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对股权投资的可持续性和选择性也提供了保障。

  2)退出渠道多元化。从去年新三板井喷式发展,到今年的新三板分层即将正式实施,再加上未来呼之欲出的战略新兴板,A股市场退出渠道的不断升级,为私募股权投资解决了后顾之忧。虽然在目前资本市场整体偏弱的行情之下,注册制的正式出台有待考量,但是随着市场逐步恢复理智,各类制度规范的出台,A股市场毫无疑问地将朝着更自由、更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也将为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提供更多选择。

  3)多维度的产品设计。在新的机遇之下,传统的PE/VC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各种创新主题层出不穷,把握不同维度的投资机会。并购基金、拆VIE回归基金、新三板基金、政府引导基金等逐渐被投资者熟悉。再结合不断升级的退出渠道,投资期也不断缩短,尤其是一些二手份额基金、投资于成熟企业的拆VIE、pre IPO、pre 新三板类基金,既拥有较高的投资成功的概率,也提供了较好的投资流动性,缩短了投资周期,提升了客户投资体验。未来,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相信会有更多的产品创新以满足各类投资需求。

  4)融资方式更加多元。随着参与私募股权投资者的规模不断扩大,私募股权投资从原来的超高净值人士超高门槛的参与形式,逐渐发展成为通过契约式基金使得更多投资者以100万为起点参与投资,更有京东的京东东家、阿里巴巴的蚂蚁达客、众投邦等一批股权众筹平台孵化上线。可以预见,如果一级市场赚钱效应显现,会吸引更多不同社会层级的投资者参与其中。

  4.2二级市场疲软,一级市场新机遇

  上证综指重新回到“2”时代,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受到严重冲击,尤其对于那些一直在“车上的人”,几乎再次来到绝望的边缘。然而,最好的投资机会往往在最绝望的时候。市场的下跌给一、二级市场均带来了机会,对一级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金向一级市场迁移。在二级市场暴跌的影响下,投资者对于二级市场的热情明显有所降温,在其他的大类资产上,如打新、现金管理工具、固定收益、对冲基金、二三线城市房地产,也都遇到了资产配置荒。而与此同时,在全民创业热潮、政府扶持的创新的氛围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尤其是高净值投资者开始寻找更高的增长点,投资阶段前移,一部分转入私募股权投资。

  2)“独角兽”获热捧,“新生代”有潜力。曾经介于A股市场严苛的上市条件,国内不少 “独角兽”企业转向纳斯达克上市;而如今在政府大力扶持下,新三板、战新板愈演愈烈,为不少在海外上市却得不到估值认可的创新企业带来新的机会。因此近期在资本市场暴跌的同时,这类耳熟能详的 “独角兽”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另一方面,不能忽视的是,随着二级市场的暴跌,一些默默无闻的早中期项目后轮估值出现明显回调,反而是不可多得的投资机会。

  3)A股上市公司“并购”需求激增。市场整体疲软,不少上市公司的市值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一些业绩增速明显出现瓶颈、无法通过盈利增速提升价值的公司纷纷发起“并购基金”,通过并购国内外企业的方式做好市值管理。对于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来说,上市公司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企业迅速发展,而对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而言,恰恰增添了新的退出渠道,增加了项目成功退出的概率。

  4.3 股权投资“选股”比“择时”更重要

  对于一个长周期的私募股权投资来说,牛市进入反倒未必是好事。而对于注定成功的公司,任何时候都有赚钱的机会,并且越是低点,赚取的价差越多;对于注定失败的公司,越高的时点进入,亏损的程度越大。

  回想2000年,纳斯达克互联网泡沫破裂,其惨烈更甚于近期的A股市场,却造就了如今的BAT;2008年底,全球金融危机几乎是最令人绝望地时候,京东却获得了2100万美元融资;2010年,股市仍然没有起色,真格、险峰长青却慧眼识金,孵化了聚美优品。

  不过,在私募股权投资中,“选股”比“择时”更重要。最差的时候,并不意味着最烂的投资。而投资成功与否,重点在是否有独到而犀利的眼光。一流的基金管理人无论在赛道的选择、赛车手的甄别,人脉的广度上都有更多的经验和绝对的优势,也更容易吸引优质的企业与其“强强联合”。

  总的来说,在全民创新、政策红利不断兑现的宏观背景下,私募股权正迎来投资的黄金时代。而短期的市场调整,企业估值趋于合理,又为投资者降低了投资成本,提高了盈利空间,增加了投资安全度。当然,在这个全民创业创新的当下,鱼龙混杂,选择最一流的私募股权管理人能极大地提高投资成功概率,提升投资回报。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