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赌重组股失败? 王亚伟金字招牌灵光不再
- 发布时间:2015-10-12 09:27:38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田燕
当年凭借重仓重组股而缔造神话般业绩的王亚伟,其如今在私募圈中是否风格发生转变了呢?
答案似乎是肯定的,但似乎又是否定的。9月29日,红相电力股票复牌一字跌停,9月30日该股继续一字跌停。究其原因,原本市场所觊觎的定增改为了增资控股标的公司, 市场对此修订后的方案选择了用脚投票, 但是王亚伟这次就恐受其拖累了。资料显示,第二季度,王亚伟千合资本旗下的千合紫荆1号和昀沣集合信托两只产品均进入到该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之列,而停牌前该股股价尚处在高位。
这一次,卷入到红相电力中的王亚伟还能全身而退吗?他的投资风格未来又将如何改变呢?对此,中国经济网记者试图采访千合资本相关人士,但公司方面谢绝了采访要求。
剖析王亚伟的足迹
如果说当年在公募被标榜为“一哥”的王亚伟依靠的是捕捉小盘重组股的话,当其投身到私募阵营后,其投资风格随着市场的变化也在逐渐发生着漂移。
今年3月30日, 王亚伟罕见地出现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市场分析室”畅所欲言,彼时内地的资本市场恰好处在全面的牛市之中,王亚伟在访谈中大谈长期价值投资的理念,同时其表示看好保险、银行和环保领域的投资机会,这似乎完全抛弃了其过去所倡导的青睐成长股和重组股的理念。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从上市公司的年报可以看出,王亚伟确实在2014年年报时斥资8.87亿元购入工行1.88亿股,占比为0.05%,成为了该公司的第十大股东。 而实际上,王亚伟在杭州论坛和央视访谈中所提及的投资思路实际上应该是去年四季度时的投资方法。
记者注意到,除了工商银行,截至2014年年末,王亚伟管理的“昀沣”还是启明信息、三聚环保、明家科技的前十大股东,其中三聚环保、明家科技为去年三季度即持有。如果把时间再往前推,截至去年第三季度,昀沣还持有新华联、金亚科技、中能电气、银之杰、雪浪环境、同方股份、杭钢股份和北京城乡等股票。
而在2015年的上半年,随着行情逐渐向小票行情过度,王亚伟的投资风格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其对于新兴行业乃至对于次新股的关注力度逐渐在加大,其中明显的例子是其重仓三聚环保和暴风科技。
数据显示,王亚伟旗下的千合资2015年半年报共现身24股,11股为二季度新进,其中暴风科技、苏试试验、红相电力、浩云科技为次新股,大唐电信、国电南瑞、许继电气、置信电气均为电气设备行业,兼具能源互联网、充电桩和国企改革等多重概念。同时,千合资本对北京城乡、南京化纤、启明信息、一汽轿车等4股进行了减仓。
当然, 从其投资红相电力来看,熟悉的地方看得见风景,王亚伟实际一直在内心为重组股保有一方“净土”。 而对于外界对其青睐重组股的非议,王亚伟曾有过如下的一番公开表示,投资重组股和价值投资并不冲突。重组股是我国证券市场特定发展阶段的产物,蕴藏着很多投资机会,对此视而不见是不负责的。很多股票是否会重组、谁来重组、如何重组,其实已经有足够多的公开信息了。如果公开信息不够充分,就通过换位思考加上合理的推测。但是,即使仔细研究公开信息了,也作了合理推测了,投资重组股的成功概率可能也只有60%,还需要借助组合投资来解决。
红相电力背后的“故事”
王亚伟和红相电力之间究竟是怎样发生情感纠葛的呢?
记者注意到,红相电力是今年的2月17日才登陆到创业板的次新股,上市后股价一度飙涨,最高涨幅达到581.65%(2月17日~6月12日),是次新股中表现突出的一家公司。之后,该公司在6月30日停牌筹划重组,其满足了王亚伟选股偏好中的重组股与次新股两条标准。
但大约三个月的等待换来的似乎并非满意的结果,9月29日,红相电力发布公告,鉴于公司与交易对方就本次拟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交易方式未达成一致意见,交易各方共同确定将原磋商的拟发行股份收购资产并配套募集资金的方案调整为由公司以货币方式向标的公司增资,取得标的公司51%的控股权的方案。因此,公司原筹划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终止。
这或许出乎王亚伟的意料之外。 根据公司中报,王亚伟所创立的私募千合资本旗下两只产品均入驻红相电力前十大流通股东,其中千合紫荆1号持股115.37万股位列第三大流通股东,昀沣集合信托持有51.98万股列于第八大流通股东。因此,王亚伟合计持有红相电力167.35万股。从二季度红相电力的表现来看,王亚伟的建仓成本或在30元~95元区间,在十一节假日之前的两个交易日里,该股均出现一字跌停,虽然从10月8日打开了跌停板但弱势特征依然明显。
当然,红相电力或许只是王亚伟走下神坛的一个缩影。 记者了解到,在这一轮暴跌中能够精准逃顶的私募实际并不多,在知名的私募中包括了重阳、泽熙、泽泉等,而千合资本似乎并不在成功脱身的名单之列。
不过,有未经证实的传言,千合资本似乎后知后觉,其目前手里持有的股票只剩下了5只,对此,中国经济网记者致电公司进行求证,但对方谢绝了采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