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基金 > 私募动态 > 正文

字号:  

2015年七大猜想:私募基金迎接爆点

  • 发布时间:2015-01-05 08:21: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张明江

  牛市的到来促成了公募基金集体的“奔私”,与2007年不同,由于私募基金实行备案制,发行渠道更为顺畅、发行费用进一步降低,私募业界普遍认为,2015年将迎来私募基金的爆发年。

  从2014年走来,私募基金已成为资本市场一股重要力量,年初监管层大力推行备案制,在政策的规范下,随着牛市的来临,私募基金规模快速发展。

  踏入2015年,私募行业制度将更加完善,凭借牛市的“东风”,新一年私募行业或迎来爆发式的发展。

  猜想一:监管和扶持中央地方齐助私募发展

  2014年私募基金正式被纳入监管,《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和《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对私募要求全口径备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黑名单制度,并对合格投资者、私募募集宣传、投资运作等作出规定。备案制度也开启了私募自主发行道路。

  在加强行业监管的同时,对私募的扶持力度也非常大,《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培育私募市场”单独列出,要求建立健全私募发行制度、发展私募投资基金。

  一些地方对私募大力扶持。私募排排网研究员何卫玲告诉记者,现有上海虹口区的对冲基金园区、杭州的对冲基金小镇,以及浦东最近出台的私募基金扶持政策,实行房贴、人才补贴和落户奖励。“实际上之前深圳前海等地都有不同层面的政策出台,从资金、人才、技术以及配套建设上都给予私募很大支持。”

  记者采访了几家私募,他们表示目前监管层以支持私募发展为主基调,他们最盼望获得和公募相对公平的待遇,还希望在税收方面得到优惠,降低私募运营成本,包括企业税收、员工个人所得税等。

  2014年12月31日基金业协会发布《实行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分类公示的具体方案(征求意见稿)》,对私募证券、私募股权、创业投资等,按照实缴规模大小对私募进行分类公示,管理基金规模为零、实缴资本低于注册资本25%或低于100万元将进行提示,可以预想未来私募监管将更规范。

  2015年最大的事情莫过于新版《证券法》的出台,相信除了会为股票注册制铺路以外,还可能出台私募相关法规,规范和支持行业发展。

  猜想二:数量和规模扩张 私募扩容将爆发

  2014年是私募基金数量、规模和产品大扩张的一年。私募备案制度实行以来,近5000家大小私募(包括私募证券、私募股权、创业投资等)都开始拥有自己的正式“名号”,投资人士也更愿意创设私募公司。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目前等待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私募还有三千多家。私募可以自主发行产品,拥有自己的独立品牌,发产品限制更少。

  同时,投资者的认可、牛市行情助推,使私募投资规模迈上了新的高度。据格上理财统计,百亿级私募“航母”已达7家,分别是景林资产250亿、重阳投资200亿、泽熙投资150亿、乐瑞资产150亿、青骓投资110亿,朱雀投资100亿,混沌投资100亿。

  2015年,私募大幅扩容几成定局,在数量、产品、规模等方面或迎爆点。最主要原因是年底市场轰轰烈烈的涨势,奠定了投资者的信心,记者此前采访私募时,他们论及后市多言乐观,市场长牛、慢牛的向上趋势不会改变,震荡以后上涨将更快,私募也将积极做多。另外,政策监管、社会各界都将给私募一个更加公平的发展环境,包括业务支持、平台支持、税收减免等,人才通过市场化流动过程也可能会倾向私募。

  记者采访的私募人士多表示新年会发多只新产品,而且规模上会创新高。2014年业绩“黑马”福建滚雪球总经理林波告诉记者,他们将在2015年发行20款新产品,每款2到3亿左右。

  从阳光私募角度来看,据格上理财统计,截至年底,全国目前有运行产品的阳光私募机构已超过1200家,正在运行的产品数量超过4400只,管理资产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不含信托自营盘)。

  格上理财研究员张彦认为,阳光私募类似美国的对冲基金,其规模相当于GDP的15%,倘若以同等比例进行推算,中国阳光私募行业未来至少可以看到9万亿的规模水平,目前仍仅为起步阶段。”

  猜想三:自主发行和业务外包 两抓手创私募品牌

  《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规定,经备案的私募基金可以申请开立证券相关账户,自2014年2月备案制度实行以来,重阳投资率先发行“重阳A股阿尔法对冲基金”,开启了私募自主发行产品新时代。

  据格上理财统计,目前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超过1500只私募基金中,自主发行的产品占比超过七成,借道信托的基金大幅缩水。

  泽泉投资总监辛宇认为,只要政策面的口子放开,大多数私募都会走自主发行的道路。自主发行产品节省发行费用、提高投资自主性,优势明显。创势翔投资研究总监钟志锋告诉记者,目前创势翔有3款自主发行的产品,每只两三亿,“自主发行的好处,不但免了通道费,而且很多规则可以和客户协商。”中域投资董事长袁鹏涛认为,资产管理行业里品牌和品质是最为核心的要素,自主发行有利于私募打造自己的品牌,并能够给客户提供更直接的服务。目前他们在产品设计、营销、服务、法律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开展自主发行。

  然而备案以来,并非所有私募都积极自主发行产品,小私募对信托等渠道依赖严重,有些名声较大、后台较好的私募也依然选择和信托等渠道合作。展博投资经理余爱斌表示,目前发产品以信托通道为主,追求规模的稳健增长。钟志锋认为,私募不愿意自主发行的原因,主要在于私募作为产品管理人以后,涉及产品的法律、后台等各项事务都要亲力亲为,而且审核等责任也在私募,不像只做投顾比较轻松。

  2014年底《基金业务外包服务指引(试行)》的出台,为解决私募投研以外的事务提供契机,有利于私募自主发行的推进,比如券商的PB业务可以提供产品销售、清算托管、融资融券等“一站式服务”。有私募人士告诉记者,登记结算等后台业务一直由外包在做,其实现在最缺的是产品营销,希望2015年券商外包能帮他们做好营销。

  可以预测,市场行情火爆,配合业务外包深入化,2015年私募自主发行将成为主流,私募和券商、银行等渠道在销售、营销等方面的合作将更加紧密。

  猜想四:合伙人和股权激励 打响人才抢夺战

  2014年公募、券商“奔私”潮继续。原兴业全球副总经理王晓明、万家基金总经理吕宜振各自离开,传闻都要投入私募大军;“公募一姐”、原宝盈基金经理王茹远已经创办宏流投资,原南方基金投资总监邱国鹭正在组建私募精英团队;券商方面原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程定华,加盟上海常春藤资本,管理产品已数月。

  公募、券商人士“奔私”,大多因为原单位投资规则多、束缚大,不利于实践他们的投资理念,同时没有提成、股权激励等,每年还有年底排名、基金规模的压力。原来公募牌照是“正规军”的象征,平台大、资源丰富吸引人,但是这几年这些优势都在消失,私募也逐渐获得投资者认可和管理层支持,并获得了私募牌照。更重要的是政策灵活,不但提供施展投资理念的机会,而且实行收益分成制度。

  现在私募已经成为投资人才聚集地。据格上理财统计,按过往从业机构划分,出身公募、券商的阳光私募基金经理已超过500人,占全部基金经理总量将近40%,平均从业年限超过10年。

  可以预测,2015年年初可能会有一波公募、券商人士的离职潮。王茹远投身私募不久便“吸金”50亿,这样的募资神话已经让一批有实力的投资人士心动。投资者对2015年的A股市场信心十足,投资规模将直线上升,这时投身私募、追赶牛市行情,获得丰厚的投资收益的可能性非常大。

  随后,公募、券商与私募的人才争夺将更加猛烈,各展招数招人和留人。公募方面,成立投资工作室、提高自主权,实行基金经理自投、提高收入,还有股权激励等。

  中域投资董事长袁鹏涛介绍,合伙人文化是资产管理行业得以健康发展最先进的理念之一,他们将合伙人制度和激励提成机制融入公司的运营,对于研究员、基金经理或者销售的核心员工,采取提成制,经过两三年的历练后,理念文化的相互认同,逐步的定期考核,吸纳为公司合伙人。记者还了解到,现在很多私募收益分成已经提高到25%。另外,私募精心打造人才平台,比如邱国鹭正打造精英私募团队,传言他将以基金经理的名字命名产品。

  猜想五:并购重组潮涌 私募定增有增无减

  2014年定增市场异常火爆。私募通过定向增发进行投资,可按二级市场一定折价买入。而定增的公司往往有并购重组等事项支撑,配合2014年大盘点位上涨空间大、下跌空间小,因此锁定期内股票上涨是大概率事件,分享个股成长收益可观。

  私募多认为2015年市场向上是必然趋势,而且涨幅空间还会不小。北京某大型私募总经理告诉记者,2015年实行股票注册制前将有大批中小企业进行并购重组,摆脱被市场淘汰的命运。另外,国企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将大展宏图。因此,可以预测2015年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数字将只增不减,投资规模扩大、深入研究上市公司的私募手中或多或少都会有几个定增项目,在适当时候介入,不仅能拿到大量优质筹码,而且能够分享市场上涨的丰厚收益。

  但是也有私募对未来定增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泽泉投资总监辛宇认为,现在市场股票的价格相对较高,定增又有锁定期、无法止损,对风险控制非常不利,“2015年我们会做得很少,除非有保底协议才可能投资。”创势翔投资研究总监钟志锋也表示,现在要找合适的价格、能拿到份额的定增项目很困难,好的标的现在基本没有折价,所以除了此前已投的一个定增项目,暂时还在观望折价率的变化,寻找合适的标的。

  猜想六:竞价交易和分层制度 投资新三板将活跃

  新三板已经成为一块不可忽视的市场“蛋糕”,市场扩容一年和做市制度实行以来,相关数据显示,截至12月31日,挂牌企业已经超过1500家,融资金额超过600亿,做市交易的企业达121家,市场流动性明显提高。

  今年几家阳光私募先行投资新三板,上海鼎锋资产、理成资产等均推出新三板产品。鼎锋资产总经理李霖君告诉记者,投资新三板市场可以享受规范的、有流动性溢价的、高速成长的企业和创新转型升级的行业,赚的钱都比较确定。将发新三板产品的朱雀投资认为,新三板投资处于项目较多、专业投资机构较少的状态,投资蓝海前景可期。

  据记者了解,鼎锋资产5亿多的基金已经投了一半多,包括6家挂牌企业和十几家拟挂牌企业,理成资产已经投了两个均超过2千万的项目。朱雀投资计划年初募集1亿元左右,另外有几家私募将在春节前后发新三板产品。

  近期证监会对新三板市场出台新规,在推荐业务、做市业务、投资者等方面指引明年新三板发展,包括私募可以备案后开展做市业务。股转系统也发布了新三板未来四大趋势,包括建立市场分层管理,加入竞价交易制度,推进优先股、新三板指数、资产证券化等创新服务,还有完善市场监管等。这些制度的推出和完善,都将活跃新三板市场,使更多投资者开始投资新三板。

  政策已为2015年的新三板市场投资打好铺垫,不少私募建立专业新三板团队,产品已发者将扩大投资规模、待发系列,未发者也箭在弦上,还有更多私募暗中考察、酝酿,2015年私募投资新三板必将掀起大潮。

  在创业板高估值、个股分化的行情下,新三板的爆发式发展、估值提升空间大,将吸引更多看好新兴产业成长机会的阳光私募进行投资,提早介入企业、投资较为便宜的原始股。

  猜想七:量化成熟和期权推出 私募向对冲基金迈进

  这两年大盘震荡,私募量化对冲策略独领风骚,却在2014年底遭遇市场单边向上的“滑铁卢”。好买基金数据显示,市场中性策略私募产品11月、12月收益率均值为负,12月最高收益率为17.22%,最低收益率为-20.78%,同期沪深300收益率为25.81%。

  这几年,对冲工具开始在私募产品中占据一定比例,格上理财研究员张彦告诉记者,目前使用最多的对冲工具是股指期货和商品期货,根据运用策略的不同,主要分为相对价值、阿尔法、择时对冲、趋势策略等。

  记者采访的几家私募多表示,会在产品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对冲工具,或降低市场风险,或用杠杆提高收益。福建滚雪球投资总经理林波曾是期货高手,他告诉记者,产品会根据投资者需求确定加或不加对冲工具,一般加入20%~30%较好,太多风险就大了。宝银创赢投资董事长崔军也表示,今年在产品中加入较安全的股指期货,获得较高收益。

  对于量化对冲收益趋低,甚至有“爆仓”风险,张彦解释,对冲工具及策略本身不存在好坏,差别在于实际操作的方法,与基金经理的能力有关,风控不到位很危险。中域投资董事长袁鹏涛认为,每一种风格的产品都有适用边际,量化对冲产品也是如此。对于近期量化中性策略产品的爆仓,他认为任何风格产品都有成熟的过程,出现了问题,积极应对修正,就能够做得更好。未来量化对冲产品也将面临分化,强者依旧能走出来,投资人对该类产品的认识也会更客观。

  2015年股票期权有望推出,或将给私募带来新的对冲工具,有些私募表示很期待个股期权。北京某私募大佬告诉记者,以后私募的发展方向将类似美国的对冲基金,需要更多做空工具、放杠杆工具,目前私募行业对个股期权的需求非常迫切,他们已经启动多次类对冲。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