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落地前加速洗牌 问题P2P平台环比激增
- 发布时间:2015-12-15 07:34:30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刘波
时至年底,本就不平静的P2P市场再次因两起热点事件吸引了业内和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12月8日,知名互联网金融平台“e租宝”因涉嫌违法经营被调查的消息,让这家高歌猛进的P2P平台再次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一边是“e租宝”宣传的“高速扩张”,一边是市场的质疑声不断,“e租宝”事件再次凸显了P2P行业的乱象。
无独有偶,11月底,鑫利源“跑路公告”事件也折射了P2P行业市场混乱、监管准入缺失的现实。
相关数据显示,P2P年底“跑路潮”似乎又要如约而至。根据银率网的统计,11月全国新增问题平台82家,环比10月大幅增长60.8%,其中本月“跑路”平台数共64家,环比上月激增433%。
实际上,在今年P2P监管政策将落地的预期下,P2P行业加速洗牌,出现跑路以及提现困难等问题的P2P平台数量快速增长。
问题平台大幅增加
银率网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国P2P平台累计达3632家,问题平台数累计为1248家,问题平台占全部平台的比例高达34.5%,也就是说每三个平台中就有一个出现了问题。
11月问题平台波及到的省市多达21个,集中分布在三大区域:珠三角的广东,长三角的上海、浙江、江苏,环渤海的河北、北京、山东。这三大区域7个省市,合计占本月问题平台数的70%以上,是问题平台重灾区。
银率网分析师李先瑞表示,11月问题平台呈现两大特征,一是新增问题平台数大幅增加,二是“跑路”平台占比很高。11月新成立即出现问题的9家平台全部为“跑路”,凸显出“跑路”作为P2P肌体上的一颗大毒瘤,其问题严重性日益增加。
银率网数据还显示,从11月问题平台的存活期看,运营时间小于1个月的占比为11.8%,运营时间小于6个月的累计占比为40.8%。运营时间小于6个月的问题平台中,93.5%为“跑路”。
年底问题平台增多的魔咒再次出现,凸显了P2P行业面临问题的严重性,也再一次牵动了业界和公众的神经。
李先瑞认为,年底“跑路”平台增多,应引起投资人、业界、监管层的高度重视。对投资人而言,投资前一定要做足功课,精选平台和标的。一是要选择实力强、风控严的大平台,远离高息平台,对一些虽庞大但饱受质疑的平台最好也敬而远之;二是要精选标的,临近年底可适当增加短期标配置,以规避年底行业系统性风险;三是要经常关注所投资平台的经营及舆论变化,以便能及时应对意外发生。
随着P2P行业的持续快速扩张,但监管相对滞后的大环境下,P2P平台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不过新增平台数量已低于问题平台数量,表明P2P行业发展的狂热期已渐进尾声。银率网统计显示,2015年11月全国新成立P2P网贷平台64家,环比10月增长36.2%。但与上半年的单月新成立平台数量相比,下半年单月新成立平台数已大幅减少。
监管政策日渐明朗
李先瑞表示,尽管监管部门还未明确规定出行业的准入门槛、监管条例等,但是近期陆续调查违规平台的动作,已足以显现出监管部门对P2P平台加强监管、稳定行业发展的态度。
今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监管元年,此前P2P行业翘首企盼的监管细则会在今年落地的消息一直甚嚣尘上。然而,在长达一年的等待之后,P2P行业仍然困于监管空白的处境。
不过此前据相关媒体的报道,目前由银监会牵头制定的P2P管理办法已基本成型,与市场流传版本相比,其内容更为框架性,有望于年内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办法的总体思路是,实行负面清单制,在严禁十几项业务的同时,也对符合法律法规的创新业务予以空间。同时,遵循“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由地方金融办负责风险防范与处置。
此前,央行等十部委出台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P2P为个体网络借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属于民间借贷范畴。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负面清单的监管方式,是P2P行业主要的监管诉求。
监管部门也多次强调,P2P监管有十大原则,其中包括不得建资金池、不得为投资人提供担保、不得为借款本金和收益作出承诺,不得从事贷款和受托投资业务,不得自融自保等。
据媒体报道,目前可能的“负面清单”是指十几项P2P禁止性业务,包括P2P将不得进行自融自保;不得直接或间接归集资金;不得承诺保本保息;不得向非实名用户推介项目;不得进行虚假宣传;不得发放贷款;不得将融资项目的期限进行拆分。同时,P2P也将不得销售理财、资管、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不得从事股权众筹等业务。
据了解,最终的监管方案可能还包括不设注册金门槛、必须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作为资金存管机构以及要求充分披露融资方基本信息等。
收益率持续下降
监管即将落地以及实体经济“新常态”之下,P2P行业风险加速暴露和洗牌。虽然目前并无权威统计,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目前P2P的不良率至少在两位数以上。
特别是每到年底,P2P行业整体还款压力较大,兑付高峰之下,不少P2P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实际上,这背后与今年优质资产缺少、P2P平台风控水平不足等因素不无关系。
今年以来,在连续降息和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下,P2P行业面临优质资产缺乏的问题,再加上坏账率的上升,P2P产品的收益率也持续走低。
数据显示,11月P2P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1.10%,环比10月下降16个基点。从月度走势看,6月份至今P2P收益率已下降超过200个基点,但近两个月下降速度趋缓。
值得关注的是,从本月数据看,小于1个月的短期标占比大幅增加。
银率网重点监测的97家P2P理财平台共发布的新标中,从平均借款期限来看,期限“小于1个月”的短期标占比为23.2%,已连续两个月大幅增长,较9月份累计增长9.7个百分点。与此相对应,期限“3至6个月”占比已连续两个月下降,较9月份累计下降9.8个百分点。
李先瑞分析,小于1个月的短期标占比大幅增加,有两个影响因素:一方面,年底是资金投资方向的选择焦虑期,导致短期资金增加;另一方面,临近年底,P2P投资人心态变化的更加谨慎、紧张,担心平台“提现困难”、“跑路”现象再次集中爆发,因此很多人选择期限“小于1个月”的短期标,尽量避开期限“3至6个月”的跨年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