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宝驾租车大裁员加剧安全隐患? P2P风控原罪难赎

  • 发布时间:2015-12-04 07: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毕晓娟

  这个冬天,宝驾租车的日子不好过。日前,宝驾租车裁员50%的消息在坊间流传。中国经济网记者从宝驾租车方面获悉,公司裁员集中在广告、营销、运营等部门,其中分公司的地推人员成为“重灾区”,被全部裁掉。

  对于如此大动作的裁员,有业内人士表示,公司裁员很大程度上与缺钱有关。其中,地推人员关乎公司服务细节。如果其被大规模缩减,那么在交车验车的环节上,就可能因为人员配备不足,导致很多零散信息搜集不够全面,加剧安全隐患。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安全隐患一直是P2P租车模式屡遭诟病之处。宝驾租车目前就因出租车辆无法收回,陷入到与车主的诉讼拉锯战中。上述业内人士认为,P2P租车模式的风控问题更像是原罪,绝非几家企业短期内能化解掉的。加之现在大多数P2P平台都是互联网出身,处理线下问题的能力和渠道不强,未来类似丢盗车追责难的事件恐怕会重演。

  裁员过半或引发后遗症

  秋去冬来,P2P租车市场的寒冬也已悄然降临。12月1日,多家媒体报道称,宝驾租车大量裁员。此后,宝驾租车CEO李如彬也对媒体发声,称已进行了裁员,从600多人裁至300多人,裁员集中在广告、营销、运营等部门,其中分公司的地推人员全部裁掉。

  资料显示,宝驾租车成立于2014年3月。其官网介绍成,宝驾租车为广大私家车东和驾客搭建的私家车在线分享平台,通过宝驾租车网站、宝驾租车无线客户端简单操作,车东可以很轻松的将闲置的车辆租借给亟需用车的驾客,在帮助他人、结识朋友的同时获得额外收入;宝驾租车为这种个人间的P2P租赁提供服务支持。

  李如彬透露,未来的半年之内人员、分公司都停止扩张,守着现有的10万位车主,不再营销,全靠口碑传播。补贴也在逐渐减少,开始慢慢向车主收取一定佣金。

  宝驾租车的窘境是行业的缩影。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P2P租车行业目前正在整体收缩。百度的搜索中,车辆共享的三大player:宝驾、PP、凹凸先后撤下竞价排名;第四位player则退出了市场。7月,Cocar正式宣布暂停租车服务。

  国内P2P租车平台传出裁员消息也并非首次。今年4月,有传闻称PP租车启动大范围裁员,将有13个城市分公司被整体裁员后关闭,同时被整体裁撤的还有总部电销部门,预计此轮裁员超过600人,但随后PP租车官方回应称是公司业务发展中正常的人员流动。

  12月1日,宝驾租车高级市场总监沙松亮也向中国经济网记者证实了裁员的消息。他表示裁员属于公司创业阶段的人员优化,是公司发展过程中难免的。

  不过,对于此次裁员的影响,业内看法并不一致。有业内人士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公司裁员很大程度上与缺钱有关,裁员首当其冲的往往是公司地推人员,但是这些看上去并不那么重要的人员,却关乎公司的服务细节。他认为,在地推团队被大规模压缩后,那么在每次交车验车的环节上,人员配备不够,就会导致很多零散信息搜集不够全面,造成安全隐患。安全隐患一旦增加,那么用户和投资人都可能会因为风控担忧而退出。从这点上看,宝驾租车裁员也是无奈之举。

  融资估值将跌落谷底

  在宝驾租车大裁员之前,此前还有消息传出其B 轮融资或将推迟,且估值将从最高心理预期降到最低值的消息。12月1日,沙松亮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证实了这一传闻:确实会推迟,具体融资日期可能在12月和明年1月之间。谈及融资推迟的原因,他表示:“我们在这轮融资中,除了引入常规的投资方外,还尝试在上下游产业链寻找相关的投资方,耽误了一些时间”。沙松亮强调,融资推迟与资本市场寒冬也有一定关系,但并非主因。

  即便如此,资本市场寒冬对于宝驾租车的影响依然难以忽略。日前,李如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上半年花钱花太多,下半年都收缩了,融资脱节,估值也在跌。”

  在国内,P2P租车曾经经历过最“壕”的时代。2014年车辆共享行业正处风口,P2P行业融资消息不断。

  其中,PP租车2014年3月宣布获得红杉资本领投的1000万美元A轮融资;同年11月,PP租车宣布获得IDG、晨兴资本领投的6000万美元B轮融资;而凹凸租车2014年10月宣布获得经纬创投的近千万美元A轮融资,并披露了天使投资人是真格基金的徐小平;宝驾租车则在2014年12月宣布获得中国平安和启明创投联合领投的3000万美元A轮融资;而友友租车则在2014年9月宣布获得1000万美元A轮融资。

  李如彬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那是个被“资本市场捧坏的年代”,当时他看账上那么多钱,就着急。觉得每天花钱太慢,催促下属说:“你们赶紧花出去啊。”大家天天研究怎么花钱,怎么做补贴。

  李如彬记得最疯狂的时候,一天光是营销费用,就高达五十万。同时,宝驾开始大量招人。3个月时间,100人的团队扩张了600人,进驻21个城市。彼时人员的扩张速度与如今的裁员速度都如出一辙。

  然而,与资本的蜜月期并未持续太久。进入2015年,整个互联网领域投资收紧,P2P租车遭遇寒冬。宝驾租车也难逃厄运,深陷裁员风波和融资推迟中。

  对于那个疯狂烧钱的阶段,李如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似乎表露悔意。“当年那种疯狂的烧钱模式太不值得。那时,大家拼的不是产品,拼的是补贴和运营。疯狂的地铁广告、电梯广告、攻城略地的地推,都是用钱砸出来”,12月1日,i黑马在报道中引用李如彬的话称。

  P2P模式原罪难赎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现有的租车模式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以Zipcar和Car2go为代表的自购车模式,国内类似神州、一嗨等传统租车公司;第二类则是以Uber为代表的配驾模式,国内类似易到用车;第三类是以Relayrides、Getaround为代表的私家车自驾共享模式即P2P租车模式,国内以PP租车、宝驾租车等为代表。

  日前,在某论坛,一位网友针对P2P租车模式感慨:“出租自己的车辆绝对是挣着卖白菜的钱,冒着卖白粉的风险”。该网友提出诸多疑问:租来的车被用于非法运营怎么办?出现交通事故怎么办?所有人不用担责吗?

  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据媒体从北京市海淀检察院获悉,自今年以来,该院已查处租车诈骗案件近20起,其中利用互联网租车平台进行租车的诈骗案件比例达到90%,涉及多家大型租车公司。

  有报道指出,对于通过租车平台进行恶性诈骗,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犯罪链条:犯罪嫌疑人在互联网租车平台上租下目标车辆,取车后将承租车辆上的GPS系统拆除,再将车辆以低价抵押或者直接变卖的方式在周边城市快速销赃。

  日前,宝驾租车就因为数起丢车案与车主对薄公堂。今年12月1日,有媒体对海淀法院受理的一起租车纠纷案件进行了报道。车主原告闫女士和张女士,分别将自己的轿车通过宝驾租车出租,但车辆交给租客后至今没有归还。在与宝驾协商未果后,二人将宝驾租车告上法院,要求其赔偿相应损失。据闫女士称,宝驾租车从租金中扣除了20%作为管理费,但仍然出现了上述情况。相关报道同时提到,闫女士发现租用她车的王姓男子之前有诈骗史,刚从监狱中释放,他提供的银行卡从未使用过,宝驾租车并未做检查

  值得注意的是,宝驾租车日前已针对此案提出反诉,认为闫女士和张女士刻意忽视其不符合盗抢险的理赔条件,对宝驾租车造成了恶劣影响。

  对于该案,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张韬律师认为,网络平台是否承担责任,要看其是否存在过错。一般情况之下,车辆出租方与承租方首先要通过P2P租车网络平台的资格审查、成为平台会员用户后,才能在平台上进行租赁,此时,平台与出租方、平台与承租方之间都分别是各自独立的服务合同关系,而会员身份资格的审核是平台能够提供相关服务的基本义务和责任,因此,当平台未履行合理审查义务、给会员造成损失时,就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对于P2P租车模式的安全隐患,宝驾租车并非没有意识到。近期不断有消息称宝驾租车与保险公司、安保公司达成合作,加强公司风控。不过,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P2P租车模式的风控问题更像是原罪,绝非几家企业短期内能化解掉的。加之现在大多数P2P平台都是互联网出身,处理线下问题的能力和渠道不强,未来类似丢盗车追责难的事件恐怕还将重演。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