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剁手”去挣钱 互联网金融理财搅局“双十一”
- 发布时间:2015-11-07 07:25: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田燕
盯着手机淘宝搜罗中意商品,然后把“宝贝”装进购物车,只等11月11日零时零分启动付款程序……“双十一”概念已打造了7年,人们早已对这套动作轻车熟路。
事实上,在购物“狂欢节”背后,金融服务也已经全面渗透并融入其中,不仅提供支付、周转、信贷、分期、众筹等配套性服务,而且金融产品本身也开始作为主角抢班夺权,成为另一个主战场,不少互联网金融公司乃至银行、基金公司等也纷纷加入战团,吸引了不少投资者。
对此,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挖财理财运营总监洪弘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道,“一方面,受央行数次降息的影响,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跌破5%,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尝试在线购买低风险的稳健理财产品;另一方面,有些精明的网购族提前将购物资金挪出来购买理财产品,到‘双十一’当天赎回,提现消费还可购买更多商品。”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成“双十一”新增长点
今年已是“双十一”推出的第7年,除普遍预测天猫整体销售额剑指千亿元外,市场更关心“双十一”下一步的增长点在哪个领域。数据统计显示,去年“双十一”当日全国P2P网贷总交易额达到了22.8亿元,环比增长50%,同比翻了5倍。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P2P的管理更为规范,今年P2P行业在“双十一”的表现虽然尚难估计,但是成为新增长点已毫无悬念。
回溯起来,理财产品是从2013年开始加入“双十一”战局的,当时的销售主力是国华人寿、生命人寿等勇于尝鲜的保险公司。据阿里官方的数据显示,“双十一”基金理财产品的支付宝总成交额9.08亿元。
到2014年“双十一”,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销售无论从产品宽度还是销售额,都有一个质的飞跃。其中,热点已经转向消费金融领域,在该领域蚂蚁金服和京东“打得”不亦乐乎,蚂蚁微贷一个平台就向商家提供超过300亿元的贷款。而网销的理财产品中,固定收益类产品完胜权益类产品。
今年“双十一”备战已经开局,互联网金融的销售被市场普遍看好,其中,理财产品的销售仍是重中之重。从各家互联网金融平台提早透露出的促销信息看,新手福利、送10万元理财金、利息翻倍等玩法翻新,促销力度空前,这预示互联网金融抢夺“双十一”眼球的决心。
不过,洪弘对《证券日报》记者谈道,金融产品不同于普通商品,需要经过专业的风险测评和对产品有足够了解,才能确定是否适合自己购买。他建议,“消费者除了要尽量选择在可信赖的平台上购买,更要在消费浪潮中保持清醒,远离风险大的超高收益理财产品,并理性选择投资额度。”
金融服务向纵深发展 消费者应关注财务整体性
随着市场的逐步扩大,互联网金融以互联网为手段,进化到可以提供包括记账、管钱、赚钱、借钱、信用、财商等在内的全方位金融服务,其在“双十一”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再仅仅是配套支持,而是参与“双十一”全过程,成为消费者必不可少的金融锦囊。
洪弘举例称,如果消费者有记账的习惯,就可以形成一份往年消费记录的购物清单,成为今年“双十一”的购物助手。从挖财大数据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人的现金流在11月份、12月份都会出现一波高峰,显著高于全年其他时段,在春节过后才会进入长达半年多的平缓期。由于秋冬增加置装费等季节性因素,“双十一”前后消费者的现金压力较大。
因此,有互联网金融业内人士认为,在此期间,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有计划地参与理财,让有限的钱产生更大的购买力,使消费者的现金流在高峰期顺利周转。“虽然此时段参与的理财行为只能产生一些小钱,但小钱背后却代表着投资者已经开始进入个人资产管理的全新阶段。”
洪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由于每个人的情况不同,用到的金融工具自然也不同,但无论如何,消费者应着重关注自己财务的整体性,尤其使用信用卡,甚至贷款的消费者,需要特别注意管好信用,“因为信用将是未来最值钱的东西,平衡好消费、投资、杠杆、信用的人,才是‘双十一’的最大赢家。”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