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9日 星期三

未获牌照先占商机 平安强势切入消费金融市场

  • 发布时间:2015-07-23 10:17:30  来源:环球网  作者:闫瑾 陈婷婷  责任编辑:毕晓娟

  从支付到借贷,再到理财,传统金融机构的许多细分业务正在不断被“闯入者”改变,消费金融成为又一个被瓜分的战场。昨日,中国平安宣布“普惠金融”业务集群战略构架已搭建完成,虽然尚未获得消费金融公司牌照,但中国平安进军消费金融市场的野心显露无遗。

  对于平安普惠的产品条线,平安普惠董事长兼CEO赵容奭介绍道,平安普惠整合了平安旗下平安直通贷款业务、平安易贷业务以及陆金所辖下的P2P小额信用贷款业务三个模式。

  其实,中国平安消费金融的野心由来已久,早在今年3月中国平安就已经着手开始整合。据了解,平安普惠具体业务由无抵押、有抵押及中小企业(SME)三个条线构成,各业务条线及销售团队各由一名副总掌舵。其中,主管无抵押业务条线的正是原陆金所负责P2P业务的总经理助理倪荣庆,而原平安信保事业部负责人赵容奭将统领整个普惠金融业务集群。

  虽然中国平安表示要做最大的消费金融公司,但目前该公司尚无消费金融牌照。对于会否单独申请消费金融牌照,北京商报记者在向中国平安相关人士求证时并未得到正面回应。而对于P2P平台陆金所为何会加入消费金融公司产品条线,相关人士表示,是将陆金所一些小额信贷产品剥离,并不是全部产品,目的在于令消费金融产品更加完备。

  其实,自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至全国以来,通过资金、渠道、数据等方面的优势,消费金融公司迅速“多地开花”。而不少企业虽然没有消费金融牌照,仍在创新消费金融产品来抢夺消费金融市场。融360首席执行官叶大清直言,相比传统金融机构的布点、扫街,互联网金融行业以更轻松的方式找到了“客户”。“京东白条”、“天猫分期”、“百发有戏”等产品已经开始瓜分市场,BAT采用的“新型消费金融”模式,是以调整供货商资金周转期限、消费并投资等方式来实现消费信贷。让那些原本无法从金融机构获得消费信贷的群体,如学生、农民、退休人员等低收入群体慢慢被互联网消费金融所覆盖。

  而此时传统金融机构已经坐不住了,一场从线下蔓延至线上的“争夺战”已然打响。以马上消费金融公司为例,除了控股股东重庆百货持股30%之外,重庆银行持股18%、阳光产险持股12%、小商品城和物美控股各持股10%,使其在资金、渠道、数据等方面均表现出优势。

  虽然中国平安也是较早采用“互联网+”战略入局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传统金融机构,拥有庞大的体量和客户集群,但能否在消费金融领域分得一杯羹,乃至抢占更大的市场尚未可知。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目前,消费金融有三个主体做得不错,一个是银行,一个是消费金融公司,一个是最近才加入消费金融领域的小贷公司和P2P平台。”黄震认为,做消费金融最重要的就是对个人信用的情况有一个评级评价的依据,以确定放贷的额度,所以利用大数据做资源整合很有必要。叶大清也认为,消费金融市场的争夺更多的客户资源的争夺。

  各路机构争抢消费金融市场显然是看中这一市场的广阔前景。根据艾瑞咨询预计,今后三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将维持2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预计2017年将超过27万亿元。波士顿咨询公司则发布报告称,截至2014年,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大约是7.7万亿元,2018年将增长至17.5万亿元。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