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收藏 > 藏品热点 > 正文

字号:  

西汉玉器继承了战国浪漫主义的遗风

  • 发布时间:2015-12-04 14:30:13  来源:人民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田燕

  两汉时期是我国玉文化大发展时期,尤其是西汉玉器直接继承了战国以来浪漫主义的遗风,各种精美的西汉玉器令人叹为观止。其中佩饰类玉器中除了普通几何造型的璧、璜、觿等之外,还涌现出诸多生动精巧并具有象征意味的单玉佩,笔者就在这其中择取造型精美且少见者试举一二。

  1、蝉形佩

  

  古人以蝉代表品行高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载:“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蝉在幼虫时生活于污泥之中,等蜕壳化为蝉时,飞到树上风餐饮露,符合君子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行。一般汉代玉蝉多见于葬玉系中,用作口琀为多,作为佩玉则相对较为罕见。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出土有2件形制相同的蝉形白玉佩(图1),佩长4.5、宽2.1厘米,造型刻画逼真,纹理雕刻清晰。蝉体有一穿孔用以系挂,所以不属于葬玉含蝉,而是佩戴使用。有学者认为古人可能出于蝉本身“形象完整单纯,便利用雕琢造型,并使人易于联想到玉佩击撞而发出铿锵悦耳的声音”,所以佩戴玉蝉形佩。

  2、豭豚玉佩

  

  2002年长安县茅坡西汉中期墓葬出土有1件豭豚玉佩(图2),佩长11.5、宽4.4厘米,片雕成一伏卧野猪的形象,短尾回卷形成一孔,阴线勾勒出四肢及细部特征,两面纹饰相同。类似造型的玉器在陕西西安北郊卢家口亦有出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抗直,冠雄鷄,佩豭豚,陵暴孔子。”南朝斐驷集解:“冠以雄鷄,佩以豭豚,二物皆勇,故冠带之。”佩戴这种豭豚玉佩应该是寓意勇猛之意。

  3、虎形佩

  

  安徽巢湖放王岗汉墓出土1件白玉虎形佩(图3),长4.8厘米、宽4厘米、厚0.5厘米。整体略呈椭圆形,“正面微鼓,反面内凹,中间有圆孔,器身似龟甲状,左右两侧透雕出相向的双虎身躯,以獠牙和四足紧抱龟甲”,发掘报告中称之为虎形佩。老虎作为现实生活中的猛兽,在汉代人看来具有吞噬鬼怪的力量,《后汉书》中有“画虎于门,当食鬼也”。又见《风俗通义·祀典》载“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可见猛虎造型玉佩除了装饰美观作用外,也具有辟邪厌胜之意。

  4、獬豸佩

  

  上世纪70年代在西安汉长安武库遗址第七遗址出土一件白玉神兽环佩(图4),该佩直径4.2厘米,玉环中间透雕一独角怪兽,身体腿尾各部分齐全,似羊非羊,且身上雕有羽翼。有学者认为是神兽獬豸造型,取獬豸有“厌胜辟邪之功”。此外《说文解字·廌》载“解廌(獬豸),兽也。似山牛一角,古者决讼,令触不直。”所以用玉雕作獬豸形象,佩戴在身,也取其代表正义这一寓意。

  5、铺首衔环佩

  

  铺首衔环一般认为是门扉上的环形饰物,如《汉书·哀帝纪》中记载有“孝元庙殿门铜龟蛇铺首鸣。颜师古注:‘门之铺首,所以衔环者也’。”然而在1996年徐州火山刘和墓中出土了一件玉铺首衔环(图5),该佩高6.8、宽5.4厘米。为青白玉质,局部因受沁呈鸡骨白色。整体为一铺首衔环造型,铺首背面饰卷云纹,中间有一圆形扣。结合铺首衔环本身的含义及当时该器出土位置(出土于墓主人玉衣之上)来看,该器属于具有厌胜辟邪意味的佩饰玉器。

  从这些造型各异的单玉佩中可以看出西汉时期的佩饰玉器逐渐摆脱西周礼仪佩玉的桎梏,越来越脱离礼的制度化,逐渐趋于审美功能、趋向于对神禽异兽纹饰的浪漫情结。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