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理财 > 财富生活 > 正文

字号:  

你喜欢小诺一吗? 法国妈妈带孩子真有一套

  • 发布时间:2015-09-23 13:20:24  来源:重庆晨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张明江

  在热播的“爸爸去哪儿”第三季里,可爱懂事的诺一征服了无数观众的心。在他快乐成长背后,最离不开的应该就是法国妈妈安娜。说起教育孩子,大家常说欧美育儿方式,仿佛西方国家哪儿都差不多。其实了解得越多,你就越会发现,至少在育儿方面,欧洲和美国的妈妈们,观念方法的差异可谓巨大。个人觉得,法国妈妈的育儿方式或许更适合中国妈妈参考。

  一直以为美国妈妈教育孩子的方式和中国妈妈有较大差别,但根据美国女作者帕梅拉·德鲁克曼描述的情况看,目前中美两国的妈妈们,对待孩子的方式相当一致。如果你一心想着学习美式育儿法,恭喜你,你多半已经掌握了。

  美国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早就被各种书籍和文章分析过,特色总结为“过度养育”和“超强养育”,二者性质差不多,都是源于这样一种观念:如果孩子在学校表现落后,是因为没有得到足够的激励。

  美国家长认为,要培养孩子迈入新的精英之列,就要让孩子更早接触“恰当的”教育,尤其是:最好赶在同龄孩子的前面。

  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感觉就像是在说你或你的某些亲朋好友们?

  所以,重庆的妈妈们,你们可以摒弃“美国妈妈做得比我们好”的想法了,我们做得差不多,都充满压力并且使人精疲力竭。

  法式育儿真的和我们不一样

  1.他们是如何让小婴儿睡整夜觉的

  对于孩子还很幼小的家长来说,半夜婴儿一次次地醒来并哭闹,应该是最为痛苦的育儿体验。但对于绝大多数法国父母来说,他们的孩子在4个月以内就可以搞定自己的夜晚,也就是睡整夜的觉。

  他们都做了些什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孩子哭泣时,他们会观察一下、等待一会儿再做决定。因为婴儿在睡眠中可能也会动弹、发出声响甚至哭泣,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真的醒了。“如果这个时候把孩子抱起来,反而会打断他们正常的睡眠节奏。”

  法国父母从内心深处把婴儿也视作有学习能力的、能应对挫折的小人儿,并且从心里坚信孩子会越睡越好。这就是他们的窍门。

  2.每一餐之间,完全没有零食

  这种将我们眼里完全不懂事的婴儿视作有灵性、有悟性,可以领会大人心意的小人儿的观念,便是法国父母们育儿理念的核心要素之一。

  帕梅拉说,在美国街上随处可见大喊大叫的“熊孩子”,哭闹着提出各种要求。但在法国,极少见到这样的场景,法国孩子普遍显得更加平静和有耐心。

  在法国,小婴儿四五个月大的时候,进餐的日程就基本与大人同步:早餐、中餐、晚餐,还有一次下午茶。这些孩子每餐都吃得很香,因为每一餐之间,完全没有零食。而帕梅拉表示,在美国很多孩子不好好吃正餐,是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打开冰箱,就随时可以吃到零食。

  法国家长认为,让孩子享受即时的快乐,会导致孩子无力承受整个人生。

  3.需要定下规矩,否则孩子会迷失

  法国人重视哲学是世界出名的,而法国现代育儿理念的奠基人是著名哲学家让·雅克·卢梭。

  卢梭的名著《爱弥儿》中,就包含了许多直到今天仍被法国父母们奉为圭臬的理念。比如,给予孩子空间,让他们自由嬉闹;同时,对孩子进行非常严格的管束。

  听起来有点儿矛盾是吗?其实不然。

  “你知道对孩子百依百顺意味着让孩子变得痛苦吗?”卢梭写道,“这会让他习惯于得到任何想要的。因为孩子非常容易就得到了满足,他们的欲望就越来越大。你感到自己失去了控制权,这种感觉迟早会让你不由自主地拒绝他们。这种异乎惯例的拒绝,会比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更加令孩子感到痛苦。”

  相信这段话在很多重庆妈妈心中,能够用“振聋发聩”来形容。

  4.法国人浪漫的一面:孩子什么都懂

  接下来要提到另一个在法国家喻户晓的名字:弗朗索瓦兹·多尔托。这位著名心理学家和儿科医生的理念,充满了法国人特有的率性和浪漫:她认为,即使是小婴儿,也是有思想的。他们一出生就可以听懂,或领悟到大人想要对他们表达的意思。

  这听起来有点儿玄乎。但如果你身为父母,应该对此多少有点儿同感。就小编而言,我相信孩子们能通过直觉,认识到身边发生的问题和矛盾。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有一次,我当着1岁的干女儿讲恐怖故事时,她露出了极为害怕的表情。

  如果你相信孩子能理解很多问题,那么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5.问好,问好,见人要问好!

  在中国,教孩子见到大人后主动喊叔叔阿姨,是被大家公认为家教好、有礼貌的表现。但如果孩子不情愿,大人们也不会太介意。

  帕梅拉则表示,这种情况在美国也差不多。但在法国,这是绝对不行的。如果一个孩子不肯向来家里做客的大人问好,他甚至可能被家长关进房间不许吃饭!

  问候他人,不仅是问候,更是“对一个人存在的一种回应,它反映出你将对方视为一个平等、完整的人”。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它帮助他认识到别人也有感觉和需求,从而避免孩子产生自私和过度自我的想法。

  “如果一个孩子能不打招呼就钻进我家,在礼貌的第一步上就得到豁免,那么他也会认为自己在其他规则上也会得到豁免。”

  仔细想想,难道不是很有道理吗?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