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理财 > 财富生活 > 正文

字号:  

“牛娃”要“重金”打造?3年辅导班就得花6万

  • 发布时间:2015-08-31 09:12:26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杨甜子 王璟  责任编辑:郑梦琦

  

  

各类培训班,孩子坐得满满的。 资料图片

  不知何时开始,“牛娃”成为让众多小学生家长羡慕嫉妒恨的一个热词。扬子晚报记者在开学前做了一个以“牛娃”为主题的调查发现,与过去的优秀学生相比,“现代牛娃”似乎更侧重学业成绩,各类学科竞赛成了牛娃比拼的“课外战场”,为此,好多孩子从小就要经历培训班的百般“磨砺”。而“城市牛娃”的军功章背后,家长的作用不可小觑。除了学习上要请名师、报培训班,在特长培养、课外活动组织以及各项评比上,家长也是各显神通。“城市牛娃”,为何越来越离不开父母的一路“扶持”?

  痛心!“现代牛娃”培训班里“锻造”

  牛娃培训班3个起步?3年辅导班报名费花6万

  “辅导班里要投入家长一半的工资?这个数字改成2/3都不为过。”冉冉妈(化名)说。

  冉冉在南京一所知名小学就读,开学就要升入六年级了。从小学二年级起,她的“奥数之旅”便正式开始。“最开始给她报班的想法,是想纠正她考试总是粗心的毛病,有个老师帮我们管管。”在朋友的建议下,冉冉妈到南京培训机构——学而思给冉冉报了一个奥数“学期班”,“一堂课200块左右,一学期下来要3000多。”把女儿送进了辅导班,冉冉妈却并不能完全“定心”,“有一天我去辅导班接孩子下课,去的有点早了,就和别的家长一起交流了一下,结果发现,像我们家这种只报1个班的孩子简直是‘极品’,人家小孩基本都3个班‘起步’。”

  二年级就报3个辅导班,这样下来孩子怎么吃得消?尽管冉冉妈有些犹豫,但为了不让孩子掉队,她还是毫不犹豫地又给孩子报了1个奥数提高班和1个英语辅导班。“书人是团课的,稍微便宜一点,2000多一学期,英语辅导班也要2000多,我们家这样‘熬’了三年呢。”经过3个辅导班的高强度训练,天生聪颖的冉冉成绩也没让妈妈失望,各类竞赛的一等奖拿到手软,书人辅导班每学期的结业成绩也一直是“五星”,成为了其他家长眼中羡慕嫉妒恨的“大满贯”孩子。这也让冉冉妈在朋友里觉得倍儿有面子。逢人就夸,辅导班报名的钱“没白花”。

  转眼就要到了六年级,这个暑假,冉冉也没闲着,一直在上各种培训班。而为了冲刺南京的最牛初中,冉冉妈决定给孩子增加一门“一对一”的辅导课程。“价格是贵了点,2个小时500块钱,但毕竟老师的教学质量不一样,可以给孩子专属辅导。”

  冉冉妈和记者算了一下迄今为止的“辅导班花费”,“撇开各种接送的交通费等,我们家光在辅导班报名上就花了将近60000元。我这还是算少了,要是再给孩子加一门作文辅导什么的,花费就更高了。”

  “牛娃”行程太紧凑 妈妈换工作充当“经纪人”

  采访小赵同学之前,记者首先通过了赵妈妈这一关。由于小赵暑假里正在上的辅导班太多,他的空余时间全在辅导班里度过,因此妈妈彻底成了小赵的“经纪人”,专门用了一本本子给小赵记录下了每天上辅导班的行程,以及需要完成的作业。若是想要增加类似于“接受记者采访”一类的“额外行程”,赵妈妈得先给繁忙的儿子“调整档期”,然后才“批准”儿子接受记者的采访。

  小赵的奥数起步比冉冉更早,小学一年级起他就进入了“奥数模式”。丁点大的娃娃谁愿意被困在教室里做奥数题?为了让儿子“全身心”投入奥数训练,小赵一家也彻底改变了生活方式,彻底变身“奥数家庭”。赵爸爸和赵妈妈都是名牌大学理工科专业毕业,每天下班回家后,两人放弃了所有的看电视时间,陪着孩子一起做题。“我们想了一下,与其看着孩子做题,还不如陪着孩子一起做,偶尔和孩子比比赛,也能激发一下孩子的学习兴趣。不然那些我们看着都厌烦的题目,孩子怎么做的下去?”为了儿子的“成才”,赵妈妈甚至还更换了工作,“这样能有更多的时间陪着孩子,儿子成长的最关键时间,家长不投入怎么行?”

  “一开始也觉得辅导班不好玩,我的同学周末在踢球,我却得去做题目。”回忆起自己从小上辅导班的经历,小赵竟然表露出了“劫后余生”的“幸存感”,“后来越来越多的同学和我一样周末到辅导班做题,但他们的成绩却并不如我,妈妈告诉我,像我这样拿到五星学子的才是真正适合辅导班的孩子,但我们班能够拿到五星学子的同学只有4个。”

  牛娃必须要提前?还没上初一就学完初三数学

  不过小学里在学业上出类拔萃的孩子,到了初中,如果没有家长“帮衬”着,也很容易出现滑落现象。

  小立今年小学毕业,被南京知名初中 “优录”。“一个暑假,儿子初中三年的数学已经全部搞完了!”小立爸爸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狼爸型人物,从小就给小立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小学六年也是一路从培训这条路上走过来的。

  “这些成绩好的孩子,都必须提前给他学,光靠学校里的根本来不及!”小立爸告诉记者,到了初中,选老师就更重要了。“不仅课内老师,还有课外老师,必要时就得一对一!”据了解,小立一个暑假的培训费就有达到5万元的纪录。

  不过令记者更加感到有些“恐怖”的是,采访中一些家长告诉记者,不少牛娃最后选择的是申请出国,那对家庭来说花钱更是和流水似的。

  “到了高中要考托福这些,培训班、申请指导,这些费用更是吓人。”家长刘先生告诉记者,如果出国,拿到奖学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有更高的发展,准备卖一套房子出国上学是很多南京家长的选择。

  无奈!

  想培养“牛娃”,家长一把辛酸泪

  记者调查发现,对于这些牛娃家长而言,孩子的发展也不仅仅是学习,但学习绝对是最关键的一码。“如果学习不好,就不叫牛娃!这就好比学习是1,其他特长是0。”一位家长打了个比方说,首先你得成绩好,那么,其他体育、音乐等有特长,就是锦上添花;如果你学习不好,那么在现在这个环境下,就等于什么都没有。

  要孩子“优秀”,家长要懂“规划”

  “我家儿子经过辅导班的训练,真正爱上了做题,而且还拿到了可以敲开名校的证书。” 一位家长颇有些庆幸地对记者说:“我想过,如果自己没有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把他送进培训班也是一种选择,家长在时间上和经济上付出多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采访中,有一些“牛娃”家长对于付出表现出了义无反顾的精神。“现在的孩子都聪明,但要让孩子‘跳出来’,家长必须要付出!”采访中,一位在牛娃圈“颇负盛名”的牛爸告诉记者,给孩子提前学,已经成为很多家长的选择。“请最好的老师、团课,无论是学业上的,还是特长培养,都需要家长的规划,这些孩子不可能做,必须靠家长。”而采访中记者发现,现在家长为孩子能做的事情并不止于报培训班:出书、开书法展览、开钢琴演奏会、参加表演、当活动达人、搞小发明创造……一些牛娃小小年纪就赢得了很多“光环”。

  “有的家长真的很厉害,不仅能把孩子学习成绩抓上去,还能帮孩子折腾,在很多评比中表现出众,对这些家长真是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能量 !”南京一位小学校长感叹道。

  更多家长卷进“追赶漩涡”吃不消

  虽然孩子是别人眼中的牛娃,但采访中,冉冉妈妈却跟记者坦露心迹:自己和孩子都被奥数班“绑架”得吃不消了!“这是经济上和精神压力上双重的,孩子真的是被迫的。”

  “辅导班是一场‘大逃杀’,家长和孩子其实都被证书和升学‘绑架’了。”采访中,一位孩子在南京一所名小即将升入五年级的妈妈感叹道,“其实,真正适合辅导班的孩子并不是特别多,每个班顶多也就10个,但现在感觉是人人都在上辅导班,不上辅导班就落后了一样。不管孩子适不适合,对奥数感不感兴趣,家长都给孩子报名,没事儿的时候家长还互相攀比,自己的孩子上了几个辅导班,就生怕比别人家落后。但最后,多少孩子都是当了炮灰,不仅没有找到孩子真正的兴趣,而且打击了孩子学习的信心,最后那么多‘银子’,则进了商人的腰包!”

  扬子追问

  究竟谁制造了“家有牛娃梦”

  “现在最流行什么?答案是:炫小孩!”一个家长苦笑着告诉记者,牛娃就像一个梦,而家长们就像一个个追梦人,带着孩子投身漩涡。然而,这个漩涡究竟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做培训的说:用“牛娃”的成功吸引生源

  记者调查发现,培训经济,是形成这一强大漩涡的关键力量。拿小学生学奥数来估算,南京大约有5万名小学生,但约有1万人在上奥数培训,这个数字背后是巨额利润,造就了南京多家培训机构,还有一些看中这块市场的个人,或“白手起家”或“半路出家”加入这一行。“我们一个老师辞职,自己下来干培训,一年大几十万。”南京一位小学校长谈到这时十分痛心。

  不过,通过培训出来的牛娃只是少数。拿书人培训为例,全南京每年获得五星一等证书的孩子也就100多个,绝大部分孩子只是“陪练”。

  为了赚钱,培训机构可谓无孔不入。网络上一些别有用心的“自媒体”各显“神通”。“有的人的工作就是每天在网上发帖,制作各种紧张气氛,最后的目的就是要让家长们花钱报班。”

  有家长自嘲:为何自己不能淡定

  现在的中小学家长,以70后、80后为主,作为已经普遍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很多人却依然在孩子教育上容易陷入矛盾 。

  “我家马上就要升入二年级,现在最纠结的事情,就是要不要给孩子报补习班!”南京家长王女士陷入了两难之中。“我家女儿学钢琴和游泳,对孩子来说,坚持两项兴趣不容易,如果周末再给她报辅导班,担心孩子太累了。”不过现实却让王女士感到“紧迫”。“太可怕了,我这两天才知道,他们班上很多同学一年级就上了培训班!”王女士无奈地说,“有时候我真讨厌那些‘牛娃’家长,如果大家都能按照正常的节奏走,那么孩子们不就轻松多了吗!”不过说到这里,王女士自嘲道,如果我们家长都能淡定一些,不为他人选择所动,这股冲着孩子来的压迫会不会减轻一些?

  有小学老师坦言:谁都希望“成绩”更漂亮!

  “我们家是班上最后一个上奥数的。”孩子在南京一所名小即将升入五年级的小刘爸爸告诉记者,自己儿子蛮聪明的,学习成绩也一直很不错,加上夫妻二人都是搞教育的,都持有素质教育的理念,因此一直把持着没给儿子课外报班,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时间给儿子发展兴趣爱好。“最后老师来找我们谈话了,说儿子很不错,是个潜力股,要我们不要耽误儿子,最后我们也只好给儿子报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学校里,也不乏一些鼓励孩子参加培训的老师。“怎么说呢,现在在外上课已经成普遍现象,老师也希望家长对孩子多投入一点,抓得更紧一点,出了成绩,老师也高兴。另外,牛娃多,上名校的数字也好看。”一位小学老师坦言道。

  有中学解释:看证书选拔孩子也是无奈之举

  对家长来说,送孩子去上培训班的真正压力来自升学。

  “如果小升初学校能考试,我们也不想看证书。”采访中,一位初中校长坦言,近年来,学校对好生源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因此各种生源大战也是愈演愈烈。“好孩子容易出成绩,那么选学生也要有一些依据。培训机构提供的证书至少能够做一些参考。”

  事实上,教育部早在2005年就曾下发文件,要求各地取消升学看奥数的做法。南京也早已明文规定,严禁学校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合作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严禁学校以各种学科竞赛成绩作为招生的录取依据。但对于现状,教育主管部门似乎也颇有无奈。虽然严禁学校招生以奥数证书为录取依据,但是监管时却很难界定,似乎至今也没有哪所学校因为招生时看了奥数证书被罚。

  专家观点

  谈到“牛娃现象”,国家督学、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成尚荣先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1 不能把“牛娃”概念窄化为分数和证书

  “‘牛娃’这个概念的流行,其实是家长对儿童发展的一种期待,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期待孩子的发展,有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如果把价值取向定位在仅仅学习语数外这类学科知识上,窄化为学生的分数或是获奖的多少,那么这种价值取向是不对的。所以用知识、成绩、获奖多少来界定‘牛娃’,我不赞同;

  其次,‘牛娃’概念,我觉得应该重新定义它。所谓牛娃,应该是儿童发展过程中,有很多方面发展特别突出的孩子,其中包括道德素养、身体素养、学业素养等等,不要把牛娃定位在学科成绩上,应该更看重孩子素养的全面发展;

  再次,我们应该确认一个理念,即每个儿童都应该是优秀的,都应该能发展得很好。比如这个孩子形象思维特别发达,那个孩子语言能力特别好,这个孩子有艺术天赋……教育就应该是让孩子的天赋得到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不同方面的牛娃。”

  2 家长的参与不应变成干预

  对于家长在孩子学习生活中喜好“越俎代庖”的现象,成尚荣先生表示,教育不是封闭办学,是要多方参与,家长越来越多关注孩子,越来越主动地参与到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是一个好事情,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家长的参与,以什么理念、什么方式来参与很重要,参与不是干预,更不是对学校教育规律的一种破坏,家长要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现在教育出现问题的关键,既不能板子都打在学校,也不能一味归咎家长,最根本的原因是国家应试体系尚没改变,评价机制也没有得到改变,人才观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但这不是说学校和家长就没有责任。建议家长,要端正自己的教育观,人才观,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孩子的成长,不要一味去攀比所谓的成绩,而要促进孩子之间的互相学习,这种学习是多方面的,包括谁更勇敢、更勤奋、更快乐,等等。”

  政策导向

  严控择校措施 将给“培训热”降点温

  今年是南京的“教育改革年”,教育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教育均衡的举措,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小学初中就近入学,择校越来越难。“这种背景下,对家长来说,带孩子上培训班的精神压力会变得没这么强烈。”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界资深人士分析说,公办小学初中就近入学,那么学校选择生源的空间越来越小,在这样的背景下,逼着孩子去搞证书也无法实现择校的功利性目的。不过, 只要有应试体制存在,中国的家长也很难豁达。“但希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够更为理性的去选择,不要让孩子在培训的漩涡里失去了成长中更为珍贵的东西。”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