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理财 > 财富生活 > 正文

字号:  

亲子节目惹争议 花几十万砸童星要不得?

  • 发布时间:2015-06-01 11:20:15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李默然  责任编辑:胡爱善

  刘军/图

  据媒体报道,随着《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明星亲子节目的热播,童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追捧,不少家长倾尽精力、物力、财力,试图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童星。除日常参加培训班的开销外,有些家长甚至不惜砸重金培养“童星”。之前有某少儿题材影视剧制片透露,选角时有家长开出六位数价码,希望让孩子上戏;还曾有媒体爆出家长自费几十万给孩子出专辑。

  赞成

  泼点冷水很有必要

  为人父母者尽己所能,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为孩子争取一些锻炼的平台,无可厚非。但许多孩子其实都是普通的,根本就不是当什么明星的料。作为家长,应该充分尊重孩子天赋上的差异,循序渐进,科学地加以引导,而不是一开始就制定一个宏伟的“造星”计划,用一个既有的模子来“培育”孩子。否则,极有可能“造星”不成,反而害了孩子。

  童星是可爱的,但童星与真正的成功之间,并不能真正划等号。更何况,跟风般地去把自家的孩子往“星”路上赶,会面临着许多风险,甚至要付出代价。所以,希望年轻的父母们,不要趋之若鹜去花钱“造星”,欲速则不达,在教育孩子上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吴应海

  反思

  亲子节目不是罪魁

  《爸爸去哪儿》等亲子节目确实让童星享受众星捧月般的礼遇,让童星显现出了超乎年龄的成熟,也确实让不少家长做起了培养童星的美梦。但是,将这一切归根于亲子节目,也未必恰当。

  社会太浮躁了,浮躁到很少有人愿意去剖析亲子节目中正面的示范力量,很少有人因此意识到亲子关系的重要性。父母们同样忽视了大多数童星之所以能跑得那么远,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站在一个高起点上。如果发烧般地做梦,执著地让孩子成为梦中的主角,最吃苦遭罪的就是自己的孩子。

  节目本身没啥问题,有问题的是浮躁的社会,不是童星太成熟,而是某些父母太幼稚,见风就是雨,自己浑浑噩噩地做梦不说,还将个体意志强加于子女,催生了社会一个又一个蹩脚的“造星梦工厂”!

  冯海燕

  呼吁

  要童真不要童星

  又是一年儿童节。每年儿童节,无论是商家,还是学校,或者是家长,此时都蠢蠢欲动。商家推出各种玩具,学校组织各种活动,家长赶赴各种培训班,家长很忙,孩子很累。

  如今流行一时的“造星热”,就是成人对儿童节缺乏起码认识,不懂得把儿童节还给孩子,让孩子在自己的节日尽情享受童趣,以及缺乏对孩子成长正确认识。父母为孩子花钱,这是不能计较的。关键是,当前不少培训机构唯利是图,而孩子精力往往十分有限,承担的学业本身就很繁重,这样花钱的结果,不仅没有为孩子赚回一个辉煌的未来,还可能耽误孩子学习,影响孩子身体健康,扭曲孩子心灵,甚至为孩子今后就业、融入社会埋下隐患。这些,实在是得不偿失。

  贺成

  结论

  童年的消逝是异化

  虽然著名学者尼尔·波兹曼早已提出“童年的消逝”的论断:由于电视、电脑、手机等“一览无余的媒介”的发展,让孩子不必有复杂的头脑认知和文字读写能力,就能拥有了解以往成人才有的“特殊秘密”的特权,消弭了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界限,传统意义上的“纯真年代”已难以为继。但即便如此,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童年”,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正常现象,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然而,商业文化推手下的“童星热”,从而所导致的“童年的消逝”,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异化。它首先动机不纯,是为让孩子出名、挣钱,功利性太强。无益于孩子的可持续发展,最差的情况是孩子成为商家与家长“合谋”的牺牲品,最终鸡飞蛋打一场空。

  刘孙恒

  三 言 两 语

  娱乐圈喧嚣的舆论很容易催生童星们在感情上的早熟。在节目中观众们呼喊参演的一名男孩和一名女孩“在一起”,在某发布会上,该男孩竟直接喊女孩“老婆”。

  ——辛浪

  节目一阵子,孩子一辈子。人人都是艺术家,世上就没有艺术家了,人人都是明星,世上就没有明星了。一阵子是管不了一辈子的。人造机遇只能在人造的环境下生存,可惜人造的环境寥寥无几,人造的舞台寥若晨星。——胡飞

  早就开始烦这种亲子类的综艺节目了,电视台为了博人们眼球,明星们为了让自己和孩子值钱变得没有节操。强烈建议停播。

  ——吕超杰

  这种亲子类节目表现形式是很好的,但是由于里面都是明星带着自己的儿女,多好的让自己宝贝也出名的机会啊,明星们自然非常愿意喽,可这是对后生者的有才艺的小孩多么残忍的压制啊,多么不公平啊,凭什么明星的儿女就是明星啊。——李默然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