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二级资本债发行步入常态化
- 发布时间:2014-08-13 07:00:19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胡爱善
银行对于二级资本债的兴趣今年以来持续升温。据统计,截至8月11日,已有17家商业银行发行或披露发行文件。对此,中债资信评级业务部分析师田恬认为,预计随着商业银行之前发行的次级债和混合资本债逐渐到期,在资本补充压力下,未来将会有更多的银行参与其中,并形成一种常态化资本补充方式。
据了解,监管部门对于商业银行创新资本补充工具持鼓励态度,按照中国银监会2012年下发的《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指导意见》,商业银行可以发行符合条件的非普通股资本工具。
尽管监管层今年发布了关于优先股试点的监管意见,但截至目前还没有一家银行成功发行。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高玉伟表示,优先股是补充一级资本的工具,二级资本债是银行补充资本金的新探索,和商业银行之前发行的次级债和混合资本债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为何选择二级资本债
近期商业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显得比较密集。田恬认为,监管部门对于资本充足率的刚性要求日趋严格是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2013年1月1日起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为11.5%,对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为10.5%。银监会公布的2014年一季度的全行业资本充足率为12.13%,连续5个季度出现下滑,说明国内银行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资本金的监管压力。
同时,从银行自身来看,随着近年来商业银行业务的拓展,对资本的消耗巨大;近来银行资产质量普遍出现下滑,根据银监会数据,2014年一季度全行业不良贷款率为1.04%,连续3个季度上升。因此,为了面对日趋激烈的银行业竞争,以及出于提高抗风险能力的考量,各家银行对补充资本金有着内生需求。
另外,从市场角度来看,目前国内银行补充资本金的外部渠道相对比较单一,主要有增资扩股、留存收益、发行二级资本工具3种方式。由于银行融资规模较大,直接从交易所融资对股票市场影响较大,因此近年来银行对采用增资扩股的方式融资态度较为谨慎,而国内目前尚无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在银行业利润增速放缓的现状下,通过内部留存收益来补充资本金也不太现实。
对市场冲击有限
高玉伟表示,从银行层面看,未来几年,资本金约束将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瓶颈,二级资本债若能够继续常态化发展,将成为银行资本补充的有效工具,一方面可以满足资本监管要求,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支持银行业务长远发展。但是更为根本的解决途径还是需要银行加强轻资本业务的发展,比如中间业务、零售业务、小微企业业务等,加快转型步伐。
银行每一次融资都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不过就二级资本债这种形式而言,田恬认为,目前二级资本债发行规模约1000亿元,对整个市场的资金面冲击不大。
对投资者而言,银行二级资本债的增加一方面增加了投资选择品种,可以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来做出投资选择,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合格二级资本工具必须包含减记条款。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特别强调了资本必须具有吸收损失的功能。吸收损失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在银行清算条件下吸收损失,资本工具的功能是为普通债权人和存款人提供保护;二是在持续经营条件下吸收损失,资本工具可随时弥补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损失。如果经济持续下行,银行坏账大量发生,触发减记事件发生时,发行人有权在无需获得债券持有人同意的情况下,自触发事件发生日次日起不可撤销对本期债券以及已发行的其他一级资本工具的本金进行全额减记,任何尚未支付的累积应付利息亦将不再支付。因此对投资者而言,理论上信用风险比普通债券高,投资者需关注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