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做好风险隔离 稳步推进投贷联动试点
- 发布时间:2016-03-17 03:09:31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胡爱善
□本报记者 周文静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启动投贷联动试点。业内人士预计,投贷联动试点有望很快落地。多位政协委员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投贷联动具体方案还未公布,建议明确投资主体、做好投贷风险隔离、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充实人才储备,稳步启动试点。
研究试点投贷联动
业内人士称,监管部门已在研究启动首批投贷联动试点工作,预计首批试点的商业银行很快公布。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针对我国很多高科技创新企业在初创阶段没有资本金,银行贷款进入风险又较大的情况,银行可以也必须有所作为,基本做法是银行采用成立类似风险投资公司或基金的方式,对创新企业实现银行业资本性资金早期介入。这些资金介入后,银行对企业的情况比较了解,银行信贷资金也可相对以往更早一点介入,形成资本和信贷两方面扶持。
华泰证券研究员罗毅认为,银行的综合化经营不会通过“债转股”的形式来突破,投贷联动才是当前银行股权投资的试水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中民投董事长董文标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企业面临着高杠杆以及银行不良率上升的问题,银行更多是被动将贷款转为投资,通过这种方式能重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防控风险成关键
“投贷联动不能一下子铺开推广实施,应当先从试点开始。”董文标认为,在投贷还没有明确的风险隔离墙之前,商业银行去做投贷联动容易产生道德风险,导致突出的寻租问题。例如银行有贷款权利,不排除银行在发放贷款时索要企业股权,强制夺取企业利益。此外,投贷联动还需要从法律和制度各方面去完善,目前情况来看,宜通过试点的形式推行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董文标表示,中国银行业几十年来主要做贷款,投资与存贷款的差距是非常大的。要做好投贷联动对银行业来说需要一个过程,不是想做就能做,一旦没做好将导致严重的金融问题。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明康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投贷联动是一个细分的小众市场,只有在特定环境下才能行得通,需要整个金融环境和金融系统的支撑。如果只是贸然学习国外的概念,拿到国内模仿推行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国内的PE与国外的PE模式不太一样,国外的PE是完全掌握现金流并可以控制所投资的企业,但国内PE主要是事后跟进。这意味着国外通过现金流去融资,而国内拿股权质押贷款去融资,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模式。如何控制风险更值得细细研究。试点前必须要清楚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投和贷是两个不同的市场。”刘明康强调。
董文标表示,投资是用资本金去投而非银行存款。从国外银行情况来看,投和贷也确是严格隔离。中国银行业目前在投贷联动业务方面的人才和经验有限,对于投资与贷款这两种不同的业务,如何操作需要深入研究并谨慎前行。
“要做投贷联动,首先要把投资的形式搞清楚,是银行作为主体直接投资还是银行的理财产品作为主体进行投资。”全国政协委员、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如果是通过银行的理财产品进行投资,那么实际的投资主体并不是银行而是理财产品的投资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通过银行的理财产品进行投资是允许的,因为银行理财是独立的会计载体,不在银行报表内,进行投资是合法的。但如果是银行作为主体进行投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法律的障碍。如果以银行作为主体直接投资企业则要先修法。
杨凯生表示,现在推行投贷联动试点,不管是银行还是银行理财去操作,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风险控制。杨凯生认为,必须厘清投资和贷款的区别,一个是股东,一个是债权人,权利、责任和义务都不一样。如果企业出了问题,受偿的顺序也不一样,股东在最后的受偿位置,债权人则排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