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财经 > 银行 > 银行要闻 > 正文

字号:  

银行存款变英镑 花300多元保住五万存款

  • 发布时间:2015-10-08 11:08: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胡爱善

  银行卡、身份证、持卡人都在家里,银行卡里的5万多元人民币却全变成了英镑。

  这可不是电影里的黑客情节,家住湖州长兴的施先生前两天就遭遇了上述的离奇事件。所幸他

  意志坚定,没有接听频繁打来的陌生电话,最后以损失300多元的代价保住了银行存款。

  陌生号码频繁来电 施先生一直没有接

  前些天中午,施先生准备小憩一会,结果手机上连续跳出四五条短信。他拿起一看,当时就惊呆了,短信内容说他卡里的5万多元人民币存款已经购买了英镑。

  这张银行卡主要用于施先生日常的生意结算,平时都放在办公室或家里,甚至都没有与家人、朋友提起过。

  警觉的他立刻拨打了银行客服,先进行了挂失。之后,他赶紧跑到金陵路上的银行网点,向工作人员描述了自己的遭遇。起初,工作人员也觉得匪夷所思,认为是假银行客服短信作祟,劝他先去ATM机查询账户信息。

  由于已经挂失,卡片刚插进ATM机就被吞了。施先生只得返回柜台继续求助。银行的工作人员这才帮他查询了账户信息,结果存款全部变成了英镑。

  幸运的是,这些英镑还存在账户里,并没有被转走。为了确保安全,施先生当即决定把钱兑换成人民币后取走。由于存在买进、卖出汇率差,他还是承担了300多元的费用。

  施先生事后回忆,币种调换期间,有多个170开头或者显示“未知”的手机号码频繁来电,但他一直没有接听。

  账号信息可能是在网上泄露的

  长兴警方说,这是一种新型的诈骗手法。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当事人的账号信息,通过网银将其账户内的钱用于购买贵金属或外汇,造成银行卡账户余额为零的假象。

  随后,打电话给当事人并以各种理由骗其去ATM机进行操作,最终套取银行卡密码以获取当事人的钱款。

  其实,类似事件在国内曾出现过多起,多被购买了贵金属、理财产品等。

  我咨询了多家商业银行的客服人员,出现这种情况多是因为持卡人不慎点击了钓鱼网站或木马链接,从而泄露了卡号和网银密码。而通过网上银行可以直接将余额用于购买贵金属、理财产品等,并不需要验证口令卡。

  好消息是,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在9月都已经对系统进行了升级,网上银行购买贵金属、理财产品前都需要进行身份验证。

  银行客服人员告诉我,如果发现账户里的余额出现异常,不必太担心。有一点可以肯定,不法分子实施第一步后肯定会主动联系持卡人,只要不泄露取款6位密码、口令卡、U盾以及密保手机,钱仍然会在账户内。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