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我国逐步建立完善生育保险、生育休假等制度。 “我们持续增加改善妇幼保健、儿童医疗、普惠托育服务供给,着力在教育、住房、就业等年轻人特别关注的领域给予大力支持,减少后顾之忧…
-
强化服务接续 兜牢帮扶底线 正处高校毕业生集中离校期,进一步做好离校未就业困难群体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至关重要。 近期,教育部指导各地教育部门与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好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确保有求职意愿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及时享受公共就业服务,通过参与职业能力培…
-
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强教师发展综合服务管理功能,建立教师教育大模型,优化教师教育专业设置,强化师范专业的规范管理和动态调整。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将数字素养纳入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考察范畴,高校教师资格认定中要将数字素养作为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方面进行考…
-
然而,一些求职软件平台中却暗藏“付费内推”“培训贷”“虚假高薪诱惑”等陷阱,损害了求职者的利益,也不利于就业市场的稳定。 即使是正规招聘项目,也有部分平台打着“精准匹配”“VIP通道”旗号,利用“简历优化”“会员分级”等手段收取求职者高额费用;用人单位也面临“简历…
-
《通知》一并发布了《第三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指南》,以提升学生健康素养为核心,以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为重点,以提升校园应急救护能力为目标,推动在校园内配备急救和急救教育设施设备,加强师生急救教育,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探索和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学校急救教育经验…
-
学员报名时要警惕消费陷阱,查看驾校备案资质,保留好相关证据,以便维护自身权益。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
-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司)副司长吴爱华表示,要求高校对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持续为未就业毕业生推送岗位。希望毕业生要学会用好公共就业服务资源,用好各地人社部门提供的就业信息、就业培训、见习等服务资源;用好团组织、民政等部门提供…
-
高考未结束考生已收到“作弊”短信 “同学你好,AI监考监测到你在2025年6月8日3:00-5:00英语考试中有斜视偷看附近考生答题卡行为,成绩为0分。”高考还未结束,吉林、山东、四川等多地的高考考生就收到以“教育考试院”名义发出的短信,短信内容也高度雷同,都是通知考生因被AI监…
-
各高校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12个急需紧缺领域的60个重点方向,建设“微专业”和职业能力培训课程。目前,全国高校共设置2025届毕业生修读的“微专业”2654个,修读毕业生7.4万人。 调研显示,一批省属高校“微专业”就读毕业生去向落实率
-
然而,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志愿服务时长却变成了明码标价的商品,只需要转账,孩子的志愿服务记录就能“达标”。 志愿服务作为一项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精神,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实践能力。当商家打着“志愿服务”的幌子收费,…
-
在“新高考”改革实践中,学生对于自我的探索并非仅限于高考志愿填报环节,而是从高考选科就开始了。新高考强化高考科目与高校专业录取的衔接,因而要求学生尽早对大学专业内容有所了解,进而也提高生涯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 海亮生涯教育中心主任唐瑄也表示,生涯命题的核心是以终为始,通过明确未来职业目标与人生价值,来审视当下“为何学”的意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原动力
-
例如,杭州因LPL季赛吸引超六成跨城游客,赛事门票带动周边消费超10倍;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单日客流超5万人次。不过,对于各地扎堆推出的“准考证免收费游”活动,部分景区仅免大门票但二次消费高昂,吸引力容易被稀释。这些旅游服务供给能否精准匹配新生代游客对个性化、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