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车“复合”助推高铁走出去
- 发布时间:2014-10-30 06:31:32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马巾坷
世界两大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即将合并?近期,由于同时停牌而引发的两大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巨头即将强强联合的消息不胫而走,在资本市场激发了高铁板块强势崛起。据新华社报道,南北车合并已确定,目前两家公司已成立合并工作组,正就合并事项展开工作,中国高铁装备制造业将“一个声音”对外说话,为高铁“走出去”形成合力。
瞄准海外竞争话语权
关于南北车“联姻”的传闻已断断续续持续多年。资料显示,早在2011年,就有消息称国资委希望将南北车合并,理由则是两家公司的业务重合度很高,产品同质化严重。不过,也因为当时相关高层管理部门间并未就合作意见达成一致,该传闻最终也没能成为现实。
近期关于“南北车”合并的传闻,开启于两家上市公司及其相关公司的同时停牌。27日晚间,包括南北车,及其旗下6家A、H股公司突发公告称,因重要事项未公告而宣布停牌,并将于5个工作日内公告且复牌。
受此刺激,铁路基建概念板块也疯狂上窜。27日午后,铁路基建概念股过半数飘红,晋西车轴、晋亿实业两股联袂涨停,宝胜股份也涨逾8%。此后两日,铁路板块依然整体走强,马钢股份、晋亿实业多股相继涨停。
无风不起浪,敏感的资本市场似乎已提前嗅到了“风声”。事实上,此次合并之声又起,确已是“板上钉钉”。据新华社报道,世界轨道交通装备排名前两位的制造商——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已确定将于近期合并,目前两家公司已成立合并工作组,正就合并事项展开工作。
为何此次南北两车合并可以成行?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这与长期以来南北车同质化严重,无法合力在海外高端制造业竞争中喊出中国声音有关,更为关键的是,此次是在国家高层强力推动下实施,可行性很高。
在28日中国北车举行的股东大会上,其董秘谢纪龙也透露:南北车合并“已经成为了国家战略,由高层确定,(合并)是趋势”,不过,“目前暂时没有具体方案”。
同济大学轨道交通研究院研究员孙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初两车在分立之时,正值中国高铁飞速发展时期,面临的是国企改革、激发企业竞争活力的时代大背景,如今则正是中国高铁走出去难得的历史机遇期,面临的是如何整合实力,与国际同行同台竞争的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也表示,南北两车合二为一,可以避免竞争过程中相互压价,既有利于提升中国企业的形象,也有利于把更多精力投入技术创新,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两车整合并非易事
不过,对于南北两车合并,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要想将两家企业合并不是容易的事,两家都有A股、H股的上市公司。其中,中国北车在A股和H股整体上市,中国南车除了在A股和H股整体上市,旗下还拥有时代新材、南方汇通、时代电气等多家上市公司。如果南北车合并,就自然会涉及现金选择权,上百亿的市值要换股,将是很大的手笔。此外,一旦两家公司合并,从行业角度看,轨道交通尤其是高铁制造相当于只有一家公司,可能会影响竞争效率和技术进步。
的确,正如上述观点,当处于世界排名前2位的“两车”合并“一车”后,将会占据国内全部动车组市场及大部分地铁车辆份额,没有了相互间的竞争,又如何保证“一家独大”后仍保持足够的创造力?
对此,有专家分析称,假如此次能够确定“两车”合并,短期内肯定对于两个公司是有利的。“因合并以后的公司将成为铁路整车业的巨企,议价能力大增。不过,从国际性来看,合并后也仍需要与国外行业巨头进行竞争。南车和北车的产品组合有各自的优势,如北车的机车及南车的动车组,合并后其产品线将会有很好的互补。”
同时,孙章亦进一步指出,两车合并后,反而也可以根据每个企业的特点和优势,集中资源对高精尖项目进行攻关。重点发展如时速350公里以上高速动车组、时速250公里动车组或地铁车辆等拳头产品,让百姓出行有更丰富的选择、更安全的保障和更低的成本。
不过,两车合并的最终方案究竟会怎样,何时才能落地?可能仍需等待较长一段时间。
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王志钢:
关键是打响高铁品牌
“中国的高铁已经从引进技术向输出高铁悄然转变。”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王志钢说,“当初南北车分家是为了培育竞争。如今,发展的外部环境已经改变,中国企业需要携手‘出海’,减少‘窝里斗’,增强话语权,形成海外竞争合力。”
“中国高铁的竞争力不仅在于快,更在于要推广自己的标准,树立自己的品牌。”王志钢说。在业内人士看来,南北车的合并并不简单是两家公司重组,而是承载了在全世界叫响“中国高铁”品牌的希望。
根据德国轨道交通权威机构出版的《世界铁路技术装备市场》显示,目前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市场中,排在前七位的分别为北车、南车、加拿大庞巴迪、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美国GE和日本川崎。中国两家合计销售收入几乎相当于其他5家的总和。
虽然南北车的产品已出口到六大洲约90个国家和地区,但多为地铁车辆,离真正意义上的高铁出口还有一段距离。南北车的合并,就是要抓住目前高铁“走出去”难得的历史机遇,整合资源,把精力集中于优势互补,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打造“中国高铁”统一的品牌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