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产经 > 人物 > 正文

字号:  

顾雏军试图翻案 海信收购科龙成败难言

  • 发布时间:2015-08-25 08:22: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李春晖

  喊冤仍未停止,从商界领袖到阶下囚,格林柯尔系创始人、科龙电器原董事长顾雏军俨然不甘心现在的处境。

  日前,顾雏军将海信科龙系八家企业推上法庭,并索要天价赔偿。

  入主科龙后,大股东海信一直麻烦不断。顾雏军此轮反击再度引发了业内对海信收购科龙案的热议。收购需谨慎,乱中求利犹如火中取栗。

  顾雏军翻案状告海信

  沉寂的家电市场被打破平静,顾雏军再度与海信隔空过招。8月17日,顾雏军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7月22日,广东佛山法院已经受理了顾雏军关于财产执行分配方案异议的民事起诉。

  顾雏军提出五项诉求,包括驳回海信科龙、江西科龙、广东科龙等八被告的所有执行分配请求;判令八被告返还已收取的全部执行款;判令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信空调有限公司、海信集团有限公司赔偿顾雏军及格林柯尔系公司等直接经济损失至少为489.61亿元;解除对顾雏军及格林柯尔系公司的财产保全措施等。

  其中489亿元的索赔额包括,双高效空调等顾雏军个人专利侵权费199.7亿元;顾雏军曾控股的格林柯尔科技、美菱电器亚星客车、ST襄轴四家上市公司的股权损失折合150.51亿元;科龙系16个诉讼导致银行为实现债权,拍卖顾雏军及格林柯尔集团的土地、厂房、房产和设备等造成的损失139.4亿元。

  顾雏军喊冤后一天,海信科龙立即在深交所发布了澄清公告,公司称其在佛山中院诉讼格林柯尔系的案件已在2009年9月之前全部终审胜诉,目前执行程序已基本终结,仅剩相关利息未能收回,当前法院的执行程序只涉及相关利息的分配事宜。

  此外,海信科龙还表态称,顾雏军及格林柯尔系公司等三主体滥用诉权,借法院利息分配之机,以“执行异议分配方案之诉”为借口,无视法律对执行异议之诉的相关规定,既未以执行人为诉讼主体,也不以利息分配为诉讼理由,却针对与本案完全无关的其他主体,提出了毫无事实根据的所谓489亿元的荒唐诉讼。即使佛山中院按程序受理其“执行异议”诉讼,但任何与“利息款”执行无关的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的诉求不可能被法院审理,更不可能得到法院支持。

  现代版“秋菊”执着平反

  正如顾雏军去年9月曾对媒体的表态,“替自己‘平反’是他出狱后唯一想做的事。”

  故事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末,被称为“制冷大王”的顾雏军于1995年创立了格林柯尔。之后顾雏军上演扩张神话,一口气收购了科龙、美菱等多家公司。格林柯尔2000年7月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但仅仅5年之后,“神话”破灭。2005年顾雏军被刑事拘留,2009年他以虚报注册资本罪,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以及挪用资金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

  2012年,顾雏军提前出狱。出狱后,顾雏军奔走喊冤,为己平反。称自己被四名政府官员用“伪造的罪证和莫须有的罪名”陷害,四名官员中包括已于2010年因受贿罪被判处死缓的公安部原部长助理郑少东,以及中国证监会、广东省及大连商品交易所相关人士。顾雏军还公开指责经济学家郎咸平受“利益驱动”才引发著名的“郎顾之争”。

  顾雏军的喊冤引起回响。2012年至2014年,顾案引发中国经济领域对“国进民退”“民企保护”等话题受到高度关注。经济学家吴敬琏还曾为其伸冤:“顾雏军案,应该进行重审。”要通过混合所有制推动国企改革,必须重树民营企业家信心。

  2014年1月17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受理了顾雏军的申诉,顾雏军案进入再审立案审查阶段。

  科龙之殇谁之过

  在顾雏军入主之前,科龙电器名噪一时,旗下覆盖科龙冰箱、科龙空调、容声冰箱两大品牌、三大产品,成为盘踞南方市场的白电大鳄。

  但当时科龙出现体制危机。作为行业人士眼中的优质资产,科龙欲寻新主顾的消息一放出,家电大佬立即蜂拥而至。当时竞购方中,顾雏军执掌的格林柯尔难以与松下、GE等知名企业争锋,但顾雏军除了资本运作,政商关系运作也是高手。

  在打通关卡之后,顾雏军击败劲敌,成功将科龙纳入麾下。

  科龙的噩梦才真正开始。顾雏军收购后,科龙变身成为了格林柯尔的下游采买商。顾雏军至今仍然引以为傲的制冷剂就是交易物。

  格林柯尔与科龙未融合之前,格林柯尔的制冷剂被拒之门外,但成为一家后,顾雏军主导科龙的大量采买,当时制冷剂采购金额达到3亿元,这样巨大的订单压力,吓退了不少科龙的原班人马。一位顾雏军时代的科龙团队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称,其实使用这些制冷剂的冰箱和空调产品,在产品检测时非常容易出现问题。但当时科龙已经成为顾雏军的“一言堂”。将制冷剂强加给科龙,等于变相地将资产输送给格林柯尔。

  除了通过制冷剂掏空科龙,还有品牌授权手段。按照科龙电器公告的说法,“康拜恩”商标为格林柯尔制冷剂(中国)有限公司所有,并允许科龙电器及其属下子公司无偿使用。但员工反映,科龙电器使用“康拜恩”商标并非免费,而是每生产一台空调或冰箱就要支付30~50元的品牌使用费。

  也就是说,顾雏军不但利用科龙电器的网络生产和销售格林柯尔的“康拜恩”品牌,而且还向科龙电器收取品牌使用费。家电产业分析师刘步尘指出,科龙曾经是中国家电行业的金字招牌,由于顾雏军的入主,财务状况变得“千疮百孔”。顾雏军的用意不在实业,而在于资本运作。

  海信未完成的救赎

  2005年顾雏军被捕,科龙群龙无首,海信抱着乱中求利的想法急欲将科龙纳入麾下。

  当时海信掌门人周厚健角逐的目标就是同城的海尔,科龙被其视为制胜砝码。“黑电企业海信认为搭配科龙的白电资产必定如虎添翼。当时海信呼声最高,在并未收购完全成功前就放出消息,锁死了其他竞争对手。”刘步尘介绍称。

  2006年海信成为科龙最大股东,中国白色家电的新航母——海信科龙诞生。当时周厚健俨然捡了便宜,收购意向达成后,周厚健向媒体表态称:“我希望能够‘捡’一个科龙回来。”在他看来,通过压缩海信的资金周转、节省成本,能够消化海信付出的收购成本。不过时任美的集团副总裁的黄晓明表示,收购科龙电器的市场风险太大,这也是美的集团选择放弃的原因。

  海信自从收购科龙后麻烦不断。2006年12月14日,海信才完成收购科龙26.43%股权的过户手续,距离2005年7月海信与科龙原第一大股东格林柯尔达成收购意向已过去17个月。科龙财务状况复杂,导致过户困难重重

  漫长的过户手续,已经冲淡了海信成功拿下科龙的喜悦。2007年海信集团董事长向媒体坦诚:“如果知道要17个月,可能就不收购了。原来预期2005年12月份就能过户的,我的心都疲沓了。”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当时科龙的真实写照,刘步尘指出。

  收购后,海信发现想象中的摇钱树,实际上只是吞钱机。

  刚刚成功过户后,海信不得不直面科龙退市的“险境”。2006年科龙前三季度累计亏损4756万元,并预计全年亏损。当时算上2006亏损年度,科龙将连续亏损三年,濒临退市的边缘。财报称,科龙的持续亏损是由于顾雏军等人经济犯罪事件的不利影响,造成金融机构、供货商和经销商等对公司信心不足,资金紧张,一度出现停产。

  为了保盘,海信方面主导科龙变卖不动产自救。2005年11月13日,科龙公告称将公开竞价出让公司名下7宗土地,转让底价合计1.8亿元,一举将前三季度亏损冲减到1156万元。

  科龙对周厚健的的考验还不止于此。科龙内外异常庞杂的资本市场关系、政商关系、银行关系,两家地处南北、个性迥异的公司的管理文化……这些无形的敌人和止损一样,都会让海信对科龙的整合每进一步都异常艰难,充满了不确定性。周厚健职业生涯中感受到了难以承受之重。“

  而对于将业绩完全归咎于顾雏军等历史遗留问题的做法,也引发业内唏嘘不已。当时就有分析师称,这样的解释是缺乏诚意。科龙一直害怕向外界坦诚自己在应对策略上的缺陷,而把责任统归于外因。这种否认失败的态度并不利于挽救科龙,相反会令公众更加失望。

  以上分析师抛出此观点,原因是进入2006年后,科龙多次拒收订单并延迟了既有合同的交货日期已为业界共知。此外,海信对科龙的整合并非文化融合而是文化冒犯。“老科龙人看不上北方来的海信,认为其官僚而又死板”。原科龙高管团队负责人告诉记者。海信走马灯式空降高管,却无一能担大任。

  目前,科龙和容声在中国白电市场已经边缘化,进入科龙以后,来自海信团队的所有努力宣告无效。家电分析师梁振鹏认为,海信的收购过于仓促,事先未对收购标的做清晰的了解。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样的仓皇出击,风险极大。

  对于业内所说的科龙之于海信,如同汤姆逊之于TCL的说法,刘步尘表示,还不完全一样,CRT消失后,李东生的收购完全告败,但海信对于科龙的整合还在继续。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