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06日 星期一

财经 > 医药 > 制药企业 > 正文

字号:  

药价新政胎动 医药电商崛起 行业洗牌将是必然

  • 发布时间:2014-10-31 08:39:07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孔彬彬

  昨日,来自物价系统的消息称,10月27日召开的全国物价局局长会议决定,药品价格将全部放开。药品价格有望迎来市场化。

  据了解,根据药品放开进程,计划今年底放开血液制品、全国统一采购的药品和避孕药具、一类精神和麻醉药品;经国务院审批后, 2015年1月起放开医保目录内的药品价格。事实上,在10月22日,江西省已率先宣布放松政府对药品价格的管制,放开省管的全部601个非处方药,企业可以完全自主定价。

  尽管目前放开药价的实施细则尚未公布,价格放开后是否仍进行政府招标等核心问题还未明朗,但不难预计,药价的放开将对医药行业带来一系列重大影响,医药企业重新洗牌不可避免,医药电商或借此崛起。

  药价放开条件已具备

  据了解,我国医药生产、流通环境竞争充分,药品品种多,质量和成本差异大,在“以药养医”的体制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现行制定最高零售价的办法既不科学合理,也不可能消除“药价虚高”问题。在全民医保体系已经建立,以及招标采购制度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医保目录内的药品已具备放开价格的条件。

  对此,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副秘书长韦绍峰认为,近年来,生产原料、包装辅料、能源动力、以及人力资源的成本持续攀升,尤其是中药材,不少品种价格上涨数倍,给企业成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与之相对的,药品价格却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降价潮,造成不少企业苦不堪言,只能停产。韦绍峰认为,价格管制放开后,企业可以根据成本和市场自主定价,这样相对更为合理。

  行业洗牌将是必然

  据悉,目前医保目录内,中央管理的药品约1500种,地方管理的药品约500种。大多数品种生产厂家较多,药品价格放开后,药企为扩大销售数量必然进行价格竞争。同时,药品招标可能仍将进行,作为采购主体的医院也将可能二次议价。因此,药价放开后,药品价格战在所难免。

  华润三九的一位销售经理认为,药品价格放开后,市场将充分竞争,品牌、质量、价格、渠道作用更突出。大企业因为产品销售基数大、营销体系完善,将是价格战的赢家,并且强者恒强;一些规模小的企业将受到较大的冲击,甚至难以生存。

  同时,上述销售经理认为,一些拥有重磅独家品种的药企受到价格战的影响小,而一些非独家而单独定价、优质优价的药品,则不得不主动降价,并对同类产品形成压力。再者,一些市场需求大的首仿药也有望在价格放开后,通过价格竞争抢占进口药的市场份额。从细分行业来看,抗菌素、大输液、心血管、消化系统等子行业竞争可能会加剧。

  业内人士预计,处方药网上销售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初放开,药品价格的放开,对医药电商可谓是大利好,也是药厂切入药品电子化销售的时机。一些价格高、质量优的非医保品种将通过电子化销售与医生形成联系。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药价放开后,药企为强化实力,兼并收购的意愿也将更强烈,一些处于竞争劣势的药企将主动选择退出,预计医药行业的并购将更频繁。

  潜规则或加剧

  证券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面对药价放开,不少药企的销售经理则表示了担忧。他们认为,药品价格放开后,潜规则或暗箱操作会加剧。

  药企普遍预计,药价放开后医院二次议价难以避免。在现行药品招标中,决定招标入围和价格的是招标办,医院二次议价放开后,医院可以价格为主选择药厂及使用量。如此一来,药企为进入医院和提高销售量,有贿赂医院的动力,而医院相关人员也有可能利用这样的权力寻租。

  同时,药企为激励医生多开单,会通过药店等对医生行贿,而随着处方药电子化销售,行贿方式会变得更为隐蔽。

  有药企销售经理认为,药品价格放开后,药企将更加强化政府事物管理,对政府事物的投入更大,腐败可能更严重。(证券时报网 顾惠忠)

  中国价格管制体系中的坚冰——药品价格,正在酝酿史上最大规模的改革。

  《第一财经日报》昨日采访确认,国家发改委本周已向各省物价部门下发征求意见稿,讨论全面放开药品价格。在这份征求意见稿中,“部分放开医疗服务价格”、“年内首先放开基本药物价格”等以往的“敏感”说法,首次被明确提出。

  本报同时获悉,甚至包括取消主管药品价格的发改委价格司医药价格处,也成为本周全国物价局长工作会议上的正式建议之一。

  药价放开成共识

  “这是建国以来对药品价格监管最明确的一次市场化表达,虽然还没有最终成文,但是放开的思路已经确定了,大家也基本达成了共识,必须要市场化。”昨日,有接触过征求意见稿的业内权威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这份已经下发至各省和部分企业的征求意见稿提出,2014年年底前,将最先放开血液制品、国家统一采购的预防免疫药品和避孕药具、一类精神和麻醉药品,以及专利药等四项药品价格。

  事实上,因为安全性和社会影响等因素,血液制品、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和疫苗等,在药品监管中一直被列入安全监控等级最高的“特殊药品”,从生产经营到仓储物流等都较一般药品更为严格,是市场化最难的领域之一。此次竟最先入选价格放开序列,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对此,征求意见稿表示:“在放开的药品中,血液制品因随着市场发展,生产企业不断增加、竞争加剧,医保目录内已有可替代药品”、“一类精神和麻醉药品是实行严格的生产流通管理,定点生产,使用环节几乎不存在滥用情况,市场价格稳定,市场销量小”;而全国统一采购的预防免疫药品和避孕药具,主要是实行统一采购并免费提供给特定的人群使用,其价格可由财政与有关企业通过协商或招标的办法确定。

  对于此前市场普遍呼吁的专利药价格市场化问题,该征求意见稿的表述为:“专利药属于创新药,上市时间短,市场销量小,放开价格有利于提高研发创新的积极性。”

  根据《价格法》、《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现阶段中国对药品实行三种定价形式: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目录的药品及少数生产经营具有垄断性的药品,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其中,由财政购买免费向特定人群发放的药品,实行政府定价,目前约有100种,占已批准上市药品数量的0.8%;其他药品实行政府指导价,具体形式为最高零售限价,约2600种,占22%左右;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以外的药品,实行市场调节,由企业自主定价,占77%左右。

  而政府定价和指导价格,实行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体制——在上述定价范围内,属于国家基本药物及国家医保目录中的处方药,垄断生产经营的药品,由国家发改委定价,约1900种;属于国家医保目录中的非处方药,及地方医保增补的药品,由各省(区、市)价格主管部门定价,约800种。

  与此同时,对于药企最为关心的医保目录内品种的价格调整,发改委方面在上述全国物价局长工作会议上也明确称:“拟改由医保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医保支付标准,实际购销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具体工作方案2014年11月报国务院审批,2015年1月起实施。”

  由于数量庞杂,且牵涉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导致的医保支付能力悬殊的问题,同一种医保药品的价格在不同地区的定价和随后的招标并不简单;而另一方面,由于属于国家付费、用量巨大且定价空间充足,对企业来说,进入医保是保证销量和打通市场的黄金选择,也历来是争夺最为激烈的领域。

  “客观地说,这些年发改委对药价的思路基本是对的,但是因为价格问题从来不是单纯的价格问题,牵涉到招标采购的卫计委,医保结算的人社部,解决起来并不容易。”前述接触过征求意见稿的业内权威人士表示,“早在这次之前,他们(发改委)内部就已经多次讨论过价格放开的可能性。”

  《第一财经日报》还在昨日拿到的征求意见稿中注意到,发改委方面在解释这一高度敏感的医保目录药品价格放开时强调:“我国医药生产、流通环节竞争充分,药品品种多、质量和成本差异大。在‘以药补医’体制没有根本转变的情况下,现行制定最高零售价的办法既不科学合理也不可能消除‘药价虚高’的问题。在全民医保体系已经建立,且招标采购制度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医保目录内的药品已具备放开价格的条件。”

  药价处“存废”成疑

  “除了药价的问题,全国物价局长工作会议上还有一个提议——取消价格司医药价格处,而且这个建议不是下面的局长们提出来的,是(发改)委里自己的领导提出来的。”昨日,有接近发改委方面的知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透露。

  截至今年10月,包括原司长曹长庆、副巡视员郭剑英、刚刚接任曹长庆任司长的刘振秋,以及两名副司长周望军和李才华等5名发改委价格司官员被先后带走调查。在这波震荡中,5名当事人都曾直接或间接管理过医药价格。

  “权力本来就过于集中,加上这两年新医改后,基本药物目录等一系列政策又赋予了更广泛的定价权,包括药品的定价,能不能进医保,能不能进基本药物,哪些品种降价,哪些品种可以适当给予政策浮动的价格空间,要做的事情太多,权力也太大了。”前述接近发改委方面的知情人士认为。

  但本报采访发现,更多的观点认为,即便医药价格处的“存废”已无悬念,但现今医药领域内面临的价格问题并不能因此就迎刃而解——归属卫计委管辖范围的药品招标采购,仍然是决定终端药品价格的关键一环,而这一环目前状况更为复杂。

  “2006年轰动全国的齐二药事件和华源欣弗药害事件,其实就是企业为了省几分、几角钱——如果不把成本降到招标线以下,它的产品一瓶都卖不出去,但是招标线定得又已经完全背离了实际成本。”有相关企业负责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即便是到了现在,招标依然是几乎所有企业面临的最大门槛。

  在每年“两会”医药代表委员的座谈会上,招标问题已经连续6年成为最核心的讨论议题。

  江苏康缘药业(600557.SH)董事长萧伟就曾称:“国家定价,有些企业甚至按照10%扣、20%扣去招标,实际成本都比招标价格低,药品质量恐怕根本无从保证。”

  陕西步长也退出了部分地区市场的招标,放弃了市场。“我们按照那个招标价格,根本不可能做出来,牌子砸不起。”步长集团总裁赵超说道。

  市场的另一层担心来自价格放开后与社保支付限额政策的配套。

  “如果付费方不支持,那价格放开没有办法落地,真正的价格市场化必须要和招标采购的市场化,以及支付改革的市场化结合,否则还是空中楼阁,所以大家现在还在观望。”前述接触过征求意见稿的业内权威人士告诉本报。

  今年上半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推行的新政中包括解禁处方药网上销售,该举措被认为是从渠道上松动既有药品价格的尝试;而此前,江西在全国率先放开省管的全部601个非处方药品的价格,对原省管价格的非处方药,江西省价格主管部门不再制定最高零售价,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将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定价。

  那么,价格放开后会不会出现价格普涨?采访中,企业和业内专家均表示,短期内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此前也表示,低价药品大多是生产企业众多、竞争比较激烈的药品,放开最高零售限价,市场实际交易价格不会出现普涨现象。

  即便以国内创新企业和跨国药企为主的专利药价格可能会出现一定调高,但鉴于目前外企在国内竞争激烈,除非领域独占品种,跨国药企对这一调价也会采取试探性分阶段的策略,不会猛涨丢掉市场。

  业内同时认为,市场化的定价方式,尊重专利药等创新药物的知识产权,毫无疑问将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摆脱低档次竞争,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药品质量提高和专利药物研发的本质上,长远有利于制药工业和整体市场秩序的发展和整肃。

  医药行业二级市场表现。截至上周五收盘,沪深 300 指数下跌 1.8%,申万医药指数下跌 3.0%。在 28 个一级行业中,医药生物板块涨跌幅排在第 24 位。在申万医药三级子行业中,所有板块表现为下跌趋势。其中生物制品板块以1.4%的跌幅排列首位,中药板块以 4.2%的跌幅排在末位。医药商业板块资金流出率为 8.9%,据行业末位。
  大宗交易及融资融券情况。期间内医药生物行业中的大宗交易共 23 起,成交总金额为 48821.6 万元,其中仟源制药(300254 )以成交金额 20818.2 万元居首位。期间融资买入标的前五名中,鲁抗医药(600789 )以 8.2 亿元排列首位;上周融券卖出标的前五名中,康美药业(600518 )以 370.3 万股排列首位。
  化学原料药及中药材价格跟踪。关注的化学原材料中,期间内国产维生素 E、进口维生素 E、国产氯化胆碱价格无波动,其价格为 58 元/ 公斤、60 元/ 公斤、4.8 元/ 公斤。目前维生素 A 国产、进口价格分别为 140 元/ 公斤、142 元/ 公斤,分别下降 2.1%、3.1%;叶酸价格为 635 元/ 公斤,每周环比上涨约 1.9%。部分中药材如太子参、丹参、三七及金银花价格在上周均未出现波动。太子参安国、玉林市场价格为 50 元/ 公斤、56 元/ 公斤,与上周持平;丹参玉林、亳州市场价格分别为 14 元/ 公斤、14.5 元/ 公斤,均与上周持平;三七(云南、120 头春七)亳州、玉林市场价格为 125 元/ 公斤、130 元/ 公斤,与上周持平;金银花亳州、安国市场价格分别为 110 元/ 公斤、115 元/ 公斤,均与上周持平。
  本周行业政策动态。1 )浙江省启动分级诊疗试点。要求纳入试点的县市区居民在看病就诊时,须首先到当地基层医院机构首诊。医保部门还制定了差别化的支付制度。如非特殊情况,未经转诊自行到区域外的医疗机构就诊的,其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将在原有基础上明显下降;2 )辽宁省 44 县( 市) 公立医院明年取消药品加成,同时列出公立医院的改革时间表。力争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 85%左右, 鼓励有条件的市适当扩大试点范围; 3 )长沙市医保特殊门诊定点药店实行公开招标。要求中标药店所销售药品价格必须在湖南省县及县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中标价格的基础上下浮 5%以上。
  选股思路及标的。上周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下跌 3.0%,跌幅超过沪深 300 指数约 1.2 个百分点。我们判断近期医药行情低迷的基本面原因可能为两个方面:其一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事件,可能会影响部分单独定价、优质优价品种药企;其二卫生部在拟定注射剂临床规范指南,主要是针对中药注射剂。但我们认为第一个因素影响比较有限;第二个因素对对优质中药注射剂影响较小,因为其已经非常接近化药临床。综合考虑我们认为短期指数短期波动属于正常现象,第四季度医药行业表现仍值得期待,整个医药行业指数将持续上涨,短期波动使得部分个股建仓机会逐渐明朗。我们仍建议持续关注太极集团(600129 )、ST 生化(000403 )、莱美药业(300006 )及海思科(002653 )。

  华海药业:预计四季度主业仍将继续好转,看好制剂业务中长期发展前景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罗佳荣 日期:2014-10-16

  投资要点:

  三季度收入与净利润环比小幅增长,主营业务已经稳步恢复。1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8.1亿,增长6.5%,净利润2.0亿,下滑28.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1.9亿,下滑28.9%,EPS0.26元,略低于我们三季报前瞻中0.27元预期。三季度单季实现收入6.6亿,同比增长39.6%,环比增长4.6%;实现净利润7356万,同比增长19.6%,环比下滑3.7%,扣非后净利润7491万,同比增长64.5%,环比增长8.7%,EPS0.09元。2013年三季度公司原料药业务波动导致基数较低,收入、利润均实现同比快速增长,三季度环比二季度小幅增长,考虑三季度是公司原料药业务传统停产检修期,公司主营业务已经稳步恢复。

  原料药业务收入同比基本持平,制剂业务收入增长约30%。14年前三季度原料药收入同比基本持平略下滑,较2014年中期有较大幅度改善,我们认为四季度原料药收入增速仍将有所提升。制剂出口与国内制剂收入均增长30%左右,其中拉莫三嗪收入同比小幅下降。

  制剂业务收入占比提升导致三项费用率提升6.4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表现一般。2014年前三季度公司三项费用率30.8%,提高6.4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用率为19.0%,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主要是美国制剂文号报批力度加强,研发费用增长较快;营销费用率10.3%,提高4.2个百分点,主要是制剂收入占比提升,市场投入力度加大。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8元,同比下滑66.3%,主要是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有所延长。

  预计四季度主业仍将继续好转,制剂业务是中长线增长点。公司所在园区上半年限产、停产对公司原料药业务形成较大影响,我们认为,三季度公司生产逐步恢复正常,原料药业务已经有所好转,预计四季度主业仍将继续好转。拉莫三嗪的成功意味着华海规范市场制剂出口业务模式可行,随着更多有技术壁垒文号的不断获批,制剂出口业务值得期待。考虑原料药业务受园区影响较大,我们小幅下调14-16年每股收益预测至0.41元、0.51元、0.66元(原预测0.46元、0.58元、0.73元),同比增长-11%、26%、28%,对应预测市盈率分别为34倍、27倍、21倍,维持买入评级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