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5日 星期六

财经 > 产经 > 产经要闻 > 正文

字号:  

上海制造再定位: 十三五新兴产业占GDP比重达20%

  • 发布时间:2016-05-12 07:19: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王斌

  曾经因制造业而骄傲的上海,如今却面临着“保卫制造业”的重任。

  5月10日,上海市发布《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提出27条措施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调结构。上海提出,“十三五”期间,要达成制造业占比保持在25%左右的目标。同时,正在编制2040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也提出中心城区保留少量的工业用地,郊区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重不低于15%-20%,郊区建设用地留给工业用地的空间比重不低于15%-20%。

  上海专门召开三部门共同出席的新闻发布会,来对这一次政策进行解释。上海市经信委主任陈鸣波表示,这是上海未来五到十年在工业领域发展和结构调整的纲领性文件。

  制造业占比保持在25%

  中华牙膏、凤凰牌自行车、海鸥相机、金星电视、红灯牌收音机……提起上海的制造业,很多人还记得许多耳熟能详的品牌。

  但是,自2010年左右开始,一个话题就围绕着上海兴起:制造业外迁。而上海不断上涨的高房价,确实也在“逼退”制造业。

  数据证实了这一点。

  据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受需求不足、结构调整以及限产压库等因素影响,上海的工业生产总值同比下降3.1%。六个重点行业工业总产值4645.25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2%。

  而从上海近期的工业走势来看,从去年四月到今年三月的11个月里,上海有七个月的工业总产值呈现负增长态势。

  根据陈鸣波的表述,上海近几年的工业比重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下降到27%-28%左右。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上海服务业占比2015年已突破67%,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化。但实际上,上海仍没有完成工业现代化建设的任务,特别是在科创中心建设中,需要工业来催生出一系列的创新能力。在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企业的催生上,上海仍有很长路要走。

  可以说,上海有着保护制造业的迫切性,出于防止产业空心化,以及完成四个中心及科创中心建设的考虑,上海的制造业占比必须保持在一定的比重。在这背后, 转型升级(爱基,净值,资讯)是重中之重

  因此,在此次的《实施意见》中,上海除了对“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制造业占比保持在25%左右的目标做了明确外,也对今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20年战略性 新兴产业(爱基,净值,资讯)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左右作了明确。

  上海市市长杨雄在近期的调研中强调,上海必须做好“后工业化时代”的制造业转型升级。

  陈鸣波认为,保持制造业占比25%更应该理解为定量的目标,这显示了上海市的一种决心,这是上海创新活力的主战场。

  而上海要达到这一目标,按照现在工业总产值3.3万亿元计算,2020年需达到3.8万亿,尚有五千亿缺口。但陈鸣波认为,上海目前在优化存量方面,可以带来三千亿的增量,而在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行业引进的一批重点项目,同样能带来将近4000亿的增量。因此,25%的目标,上海甚至要主动减量,提质增效。

  而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占比要求,上海市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李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上海目前的工业仍是以1990年代所确立的六大产业为主导,六大产业趋缓也是现在上海工业下行的主因。这一目标反映的是上海在“十三五”期间工业结构将由传统的六大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的趋势,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支持制造业的比重。

  李伟表示,从上海目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来看,规模最大的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其次为信息技术,第三是新材料。上海应当把握战略新兴产业的强劲发展态势,找到并明确自己的位置。

  破解要素成本制约

  在李伟看来,除了在高端新型化方面找到突破口,上海还需要解决要素成本上升的问题,例如土地、劳动力等成本的不断上升。

  而《实施意见》也正是从促进工业高端发展、补齐短板释放工业发展新动能、推进供需协同、降低企业成本和优化要素配置五方面,提出27条措施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调结构。

  在降低企业成本方面,上海提出,将降低用地成本,鼓励企业采取长期租赁、租让结合、先租后让等方式使用土地。并对企业的税费负担、用工成本和用能成本等进行降低,包括养老医疗社会保险、电价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上海市规划国土资源管理局副局长岑福康也表示,在先进制造业的用地方面,规土局正在编制2040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上海中心城区保留少量的工业用地,郊区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重不低于15%-20%,郊区建设用地留给工业用地的空间比重不低于15%-20%,如果说产业需求量比较大则保留20%。

  在制度建设方面,上海将在自贸试验区内推进工业改革创新事项的现行先试,取得经验后进一步辅助推广。

  陈鸣波进一步提出,国有企业在全市经济中约占30%,关于制造业,大部分又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下一步的重点。

  上海还提出,推进300项高端装备自主突破,推进300项新一代信息技术成果产业化,推进200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推进200项消费品改善供给。争取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核电等领域创建10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数据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

  李伟表示,上海工业未来发展战略的思路已经明确,目前来看,上海服务业比重的提升和上海经济的下降有着较为明显的相关关系。因此,需要保持一定的制造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占比,同时解决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和要素成本上升两大问题。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