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快递等被叫停引争议 如何克服互联网不适症?
- 发布时间:2015-02-11 15:45:00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时习
中国网事:“旧瓶装新酒” 政府如何克服“互联网不适症”?
“人人快递”被叫停,“余额宝”曾遭遇“红灯”,互联网“专车”引起轩然大波……随着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渗透日益深入全面,各种利益博弈加剧,互联网创新模式和现有法律法规的矛盾显现。
透过争议,也能看出有些政府部门对互联网迅猛发展和科技快速变化的种种“不适症”。既要完善监管,又要保护创新,同时又要防止利益作祟——随着互联网业态的风起云涌,政府面临的新挑战将越来越多。
“依法监管”,还是遏制创新?
近段时间,“专车”服务的兴起成为互联网领域又一备受关注的新兴业态。借助互联网,“专车”服务瞬间消除了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在便利性、差别化乃至价格等方面呈现出普通出租车难以企及的优势,几乎对后者形成“秒杀”态势。一些租车公司乘势大举进入互联网“专车”领域。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一些不具备运营资质的私家车借此揽客,一些不适用打车软件的消费者则面临进一步的“打车难”。对此,一些地方叫停“专车”服务。上海市有关负责人直言,互联网“专车”是未来发展方向,但是也必须依法合规。
一款名为“人人快递”的互联网应用去年也曾有过类似遭遇。这款应用让人们顺路带个快件送到目的地,并得到相应报酬。不过,根据邮政法,从事快递业务必须取得经营许可证,“人人快递”因没有经营许可证,“自由快递员”也没有任何资质,因而在一些地方被依法叫停。
此外,“滴滴”、“快的”等打车软件曾被规定“早晚高峰时段严禁出租车使用”,出租车的开车抢单甚至被一度叫停。支付宝、腾讯推出的虚拟信用卡产品以及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也曾被监管部门发文暂停。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政府部门依法叫停无可厚非。但一些创新企业遭遇的“市场叫好、政府叫停”的情况,也常引发“遏制创新”之忧。
面对互联网经济,政府暴露多重“不适应”
从商业到金融、交通、通讯……互联网对传统产业领域的渗透影响越来越全面而深入,甚至成为所有产业面临的新的环境因素。政府对一些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新业态、新产业予以叫停属于个案,其对互联网的被动应对乃至种种“不适”,恐怕亦已是一种“新常态”。
一是法律法规和监管模式的不适应。有人曾指出,“人人快递”被叫停,坏就坏在“快递”两个字上。如果改换成“人人捎带”或别的什么,那就不违法。问题是,对这类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应用,如何进行监管,法律法规仍有空白点。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说,传统监管模式遭遇挑战,而新的管理模式和行业秩序又没有方向,这是当前互联网产业与传统行业、监管部门矛盾爆发的核心所在。
“互联网业态往往跨界,而一跨界就容易与现有的法律制度形成冲突。”上海数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建明说。
二是技术手段和水平的不适应。淘宝平台上究竟有多少电商商户,“双十一”期间571亿元销售额如何核实,退货率有多少,几乎没有一个部门说得清楚。
记者了解到,目前涉及电子商务管理的有商务、工信、公安、网信、质检、工商、银监会等约20个部门。而各部门关于全国电子商务的数据统计都很少,更不用说权威部门数据进行共享。业内人士认为,政府部门还没有形成互联网经济的管理结构。
三是培育和服务企业方式的不适应。眼下,一些地方正在编制“十三五”专项规划,经济工作部门对一些产业规划的编制备感棘手。有地方发改系统负责人告诉记者,对“轻资产、高智慧”的互联网企业未来的增速、规模和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难以评估,因而也很难精准制定发展目标和扶持政策。
“对于互联网,有些政府人士说的都是外行话。一些部门领导甚至连电子邮件都还不会用。”一家互联网企业负责人说。
克服“不适症”才能适应“新常态”
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产业组织新特征,这是经济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随着互联网和金融资本的不断联合、线上线下不断结合,互联网经济对既定的法律、体制和思维方式的冲击将越来越明显。一些业内人士认为,面对互联网,政府的“头痛症”可能才刚刚开始。
一些地方已开始直面这一问题。比如,上海市决策层明确,要突破包括“对互联网迅猛发展和科技快速变化挑战的不适应”在内的思想认识上的“四个不适应”。“如何适应互联网”成为上海许多干部、专家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
一方面,应适时填补法律空白。比如,上海有政协委员建议,对于互联网专车,应在禁止专车运营平台招募无资质私家车从事营运的同时,从法律上对互联网专车进行界定,出台管理规范和运价指导,使之与出租车形成良性互补。
另一方面,对各类创新企业和业态,应通过合理方式予以支持。陆建明说,相比于制造业企业,互联网企业对环境因素更为敏感,为此政府应在资金可得性、知识产权保护、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完善基础性工作。
业内人士还指出,互联网经济已经显现对市场化改革的助推效应。比如“微信”等产品已经打破了移动通讯领域的垄断局面,“余额宝”等使利率市场化改革得以加速。某种程度上说,消费者拥抱打车软件和专车服务,也是在冀望出租车行业的市场化改革能真正破题。
专家认为,面对互联网环境下的新生事物,法律法规往往是滞后的。对于创新企业,有关部门应更多宽容,让企业有更多的时间和试错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