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 农民收入增加46.7%
- 发布时间:2015-06-15 14:25:29 来源:中国网财经 责任编辑:金潇
中国网财经6月15日讯(记者 谢凌宇)国家质检总局带领中央媒体记者14日上午来到山东省兰陵县,深入田间采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的工作。据介绍,安全区建成以来, 积极创新监管模式,使农民收入增长了46.7%,出口额翻了一番。
2008年以来,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推行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示范区建设,并首先在山东省进行试点。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GAP、ISO9000等管理技术、管理体系和管理理念,帮扶兰陵县的出口企业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升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并向国外推荐注册企业,主动与国外进行交涉,打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使原来达不到进口国标准要求的产品满足了进口国家要求,拓展国际市场。 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总结示范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按照“一个标准、两个市场”的工作思路,在整个兰陵县区域进行推广应用。
据介绍,2012年,兰陵县获得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称号以来,在整个食品链条严格控制化学投入品、土壤、灌溉用水的安全,建立了“二维码”等追溯体系。实现欧盟、美国、日本所有禁用农药在兰陵“零销售、零使用”。目前,全县“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总数达到252个,其中无公害产品14个、绿色食品224个,有机食品11个,中国地理标志产品3个。
兰陵县委书记、兰陵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郑连胜告诉中国网记者,兰陵县通过安全区的建设,按照“农户承诺、联户担保、合同约定、专人监管”的原则,探索出了一条“农民自治,相互监督”的农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由基地管理组织与菜农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合同协议,菜农3—5户之间相互担保、相互监督,形成了更为严密的监管网络,以工业生产的理念来组织农业生产。“农民收入增长了46.7%,出口额翻了一番,国内销售量逐年增长。”郑连胜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