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消费 > 正文

字号:  

由护栏伤人引发的标准话题

  • 发布时间:2016-04-19 10:32:07  来源:中国质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观象台

  □ 徐建华

  清明节前夕,陕西榆林米脂县一名孕妇头部被卡在道路旁边的防护栏后身亡,经报道后引起社会关注。尽管目前因孕妇未做尸检,具体死因无法确定。一个即将迎接新生命的幸福家庭就这样破碎,不禁让人唏嘘。据媒体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国各地已发生十余起防护栏卡住行人脖子的事件。

  这些护栏伤人的事件中,除了小孩贪玩之外,发生在成年人身上的案例大多属于昏迷等意外,其中比较受关注的有北京市的3起和江苏南通市的一起。虽然多数护栏卡人后死亡事件多未确定死因与护栏有关,但防护栏的设计制作标准仍然成为话题焦点。此次事件之后,媒体也再次聚焦护栏的设计标准问题。从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目前这种广泛适用于各地马路设施的栏杆,其护栏缝隙尚无明确设计标准。

  从生产企业的反应来看,卡人事件被认为是偶然事件,企业不会因为此事去设计新产品。如果从伤人事件和受伤人员数量来看,护栏伤人甚至致死确实是小概率事件。但对于那些受到伤害甚至被夺去生命的个体来说,这就变成了一个必然事件。这也提醒着生产者,或许真的是护栏的设计存在缺陷,才会有这种小概率事件出现。

  从现行的国家政策法规和标准来看,交通护栏并没有国家统一标准,在北京市2012年公布的《公路护栏设置规范》中,也没有对护栏缝隙提出明确标准。但是,住建部曾在2011年8月通过了《住宅设计规范》标准,对阳台护栏间距作了明确规定,即护栏间距应该在11厘米以内。也就是说,11厘米内,才不会造成成人和儿童由于头部和身体伸出而引发的危险。换言之,当前已经有了一些可供借鉴的标准规范值得学习借鉴。

  护栏的广泛应用,与每个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作为个体,谁也不想成为意外事故的“主角”。既然已经有多起小概率事件出现,说明护栏的设计问题确实需要正视和研究,只有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护栏自身的作用,而不必让其附加不必要的“伤人”功能。

  事实上,很多与公共安全相关的产品,其质量设计的改变都是从小概率事件,尤其是伤人事件开始的。比如马路井盖下增装防坠网,地铁安装安全门等。实践是检验产品质量的最好方式,通过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可能存在的设计缺陷或者质量问题,从而进行改进,正是所有产品不断提升设计与质量水平的最好方法。对于涉及公共安全的产品来说,从设计之初就更应谨慎。但实际情况是,各地当前使用的护栏规格不一,甚至是同一城市的不同街道也有很大区别,这既有自身情况带来的实际需求差异,也有可能是缺乏统一标准规范所致。

  目前,我国还没有系统地了解和研究过护栏设计,过去建设人行道防护栏,更偏重于减少重大交通事故等安全隐患。在护栏伤人的偶然事件不断增多的背景下,相关部门和行业应当关注人行道护栏的安全,尤其是护栏的设计和建设,从而对人行道防护栏建设的安全性做出评估。如果要出台详细设计标准规定,则应该考虑其安全性能、经济成本、舒适度、美观性等,可以通过试点来形成标准,最终在全国推广使用。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