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财经 > 消费 > 正文

字号:  

尊重市场才能赢得市场

  • 发布时间:2016-04-13 09:33:06  来源:中国质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 胡立彪

  在许多国人心目中曾经是高品质代名词的进口产品,如今却问题不断。日前,广东检验检疫局对该局2015年目录外进出口商品监督抽查情况进行了通报。其中抽查进口产品635批,检出不合格437批,不合格率68.81%。据悉,此次监督抽查针对近年来质量问题频发、消费者反映强烈、媒体关注度高的进口消费类产品,并在2014年基础上加大了抽查力度,涉及机电、轻纺和资化三大类别、16种重点商品。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不合格率如此之高而且是“质量问题频发”的进口产品,并非只涉及小企业小品牌,在通报名单中赫然可见丰田、奥迪、三叉、tescoma、优衣库、耐克、阿迪等世界知名品牌。

  事实上,不光在广东,在全国其他口岸,因各种问题登上抽查黑榜的洋品牌,近些年也是数量日多,频次日增。笼罩在洋品牌头顶的光环正在因一次次黑榜题名而逐渐黯淡下来。人们不禁要问,这些洋品牌都怎么了?

  或许是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洋品牌现在大都变得更加急功近利了。它们为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大都选择让代工企业贴牌加工的方式。广东检验检疫局抽查的存在质量问题的知名品牌服装产品,产地多在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印度、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贴牌企业加工出成品后,发回品牌原厂地进行验货,然后再发往全球各地销售。这样以来,“原产地”和“进口国”就成了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我们也就清楚了,市面上那些洋品牌宣传的“原装进口”产品,实际上是经过多头加工和销售的转手货。为了便宜而“转手”,“转手”过程又缺乏监督,因此这些进口服装的品质就难以保证,很难与其不菲的销售价格相称。

  一旦利益至上,社会责任等就会退居次席,洋品牌们在贸易过程中对当地市场及市场监管就很容易变得轻忽漠然。韩国某知名品牌服装有一款女装产品曾被抽检发现,其面料中的氨纶成分在原产国(韩国)标注为4%,而在我国检验中的实测含量为1.2%,超出了我国规定的误差允许范围。这就说明,按照韩国的标准,该款产品的含量标注是没有问题的,但它却不符合中国的标准(显然,中国的误差允许范围比韩国小)。事件曝光后,这家韩国企业才开始整改,而在此之前,该企业一直坚持在中国销售服装的生产“以韩国标准为主,中国标准为辅”的原则。

  任何一个品牌在一个国家或地区销售产品,都要符合销售地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这是基本常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标准可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国外品牌要随着销售地的不同而调整产品标准,保证质量。广东检验检疫局抽查的儿童牙刷不合格率高达98%,主要是标识、规格尺寸、磨毛、毛束强度、丝径规格尺寸等项目不合格。这些不合格项可能在原产国是符合当地标准的。然而,所谓“入乡随俗,入国问禁”,在国际贸易中,标准之俗禁不能视而不见,必须要“问”清,并“随”之改变。显然,近些年来我国进口产品质量堪忧的现状,正说明很多国际品牌没有完全按照中国的质量标准组织生产,国外品牌对中国市场、中国标准和国外标准的差异度了解不够。事实上,说的难听一点,那些不断出问题的各国籍的洋品牌对中国市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种漠视态度。

  洋品牌早些年在国内受宠(这种宠来自消费者和政府两个方向)过一段时间,如今的坏毛病也多少跟这有点关系。现在看来,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对洋品牌的监管趋严,其超国民待遇正在走向终结。在这种情况下,洋品牌该反思了:漠视市场法则早晚会出问题,只有对市场尊重,才能赢得市场。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