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财经 > 消费 > 正文

字号:  

迈步质量发展新征程 打造临空经济升级版

  • 发布时间:2016-03-14 09:32:15  来源:中国质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 本报记者 张 东

  2015年岁末,国务院批准成都市双流县撤县设区,有着西部第一强县之称的“双流县”由此成为历史,而改以“双流区”立世。在“十二五”收官、“十三五”开局的重要节点,双流正式撤县设区,无疑翻开了双流发展史上的崭新篇章,双流区从此站上历史潮头,开启了双流由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全面转型的崭新征程。

  与此同时,备受关注的双流区“十三五”规划应声出台,其总体目标为“率先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天府新区经济核心增长极,加快建设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临空经济被推至发展首位。“十三五”末,该区主要产业总规模将力争超过4000亿元,GDP过千亿元。

  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壮丽前景催人奋进。作为质量发展的推动者和质量安全的守护者,双流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正紧紧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和区委政府“1115”发展思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法治建设为保障,以服务经济“稳增长”为目的,完善市场监管工作机制,为双流加快建设临空经济示范区、军民融合创新创业活力区、美丽成都引领区、天府新区门户区、现代治理先行区、文明和谐幸福区提供强有力的坚实保障。

  质量强区挺起“再造一个产业成都”

  一直以来,双流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将质量理念贯穿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各个领域,打造城市品牌,树立行业标杆,引领产业升级,持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作为天府新区建设的主要承载区和起步引领区,双流承担着“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建设国际化现代新城区的历史重任。为此,双流将提升产业质量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有力支撑,通过多年来对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以新兴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的先进制造业迅速壮大,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都市现代农业稳中提质,科技进步和品牌培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明显提升。2015年,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超过1100亿元,年产值上10亿元的企业由2010年的6家增加到14家,工业集中度提高到88.5%,继续在全市处于领跑地位。

  与此同时,双流大力推进品牌发展战略,将实施品牌战略作为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着力打造“双流品牌”特色文化。他们根据全区产业集群和产业结构特点,形成了一个争创市级、省级、国家级品牌的梯次架构,探索出一种多层次、分阶段争创名牌的长效培育机制。截至目前,该区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个、四川名牌产品71个、中国驰名商标8件、四川省著名商标46件、成都市著名商标41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名牌总量居全市前列。

  以标准化战略提升城市质量水平,是双流质量强区工作的又一特色。该区率先成立双流区标准化委员会,围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积极开展标准体系研究,建立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相互配套、协调一致的标准化体系。该区还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工商企业注册登记“一窗式”审批平台,并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一站式”办照服务,不断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

  为了激励更多企业积极投身质量强区工作,该区还对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标保护产品、标准化示范项目等实行两年一度的奖励机制。从2007年到2015年,该区财政对质量强区先进单位的奖励达到2000万元以上,为品牌经济领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产业双流,质量领先。2015年双流主要产业总规模突破2100亿元,GDP达610亿元,占天府新区32.1%,成为天府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地标兴农打造更多走向世界的

  近日,双流著名特产黄甲麻羊被质检总局正式批准为国家地标保护产品,不仅为该区增添了一把富民强县的“金钥匙”,也为四川打造出又一个昂首走向世界的农业“天府品牌”。

  近年来,双流区按照市委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以提升产品品质为抓手,以塑造特色品牌为核心,以畅通销售渠道为重点,着力打造全国首批国家地标产品保护示范区,不仅推动了地标保护工作的创新发展,更实现了促产业规范、保地标特色、增品牌价值、助农民增收的根本目的。目前,该区已拥有双流冬草莓、双流枇杷、双流二荆条辣椒、云崖兔、黄甲麻羊5个地理标志品牌,在成都各区市县中排名前列。

  为了给地标保护工作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双流区政府将其纳入到全区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由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从生产组织、资金投入、产品申报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和优先保障。他们还把地标保护工作纳入各部门和各乡镇的年度目标管理,严格考核、跟踪督察、定期通报、奖惩分明,有力促进了双流地标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围绕当地的自然优势、人文优势和产业优势,按照“企业主导、政府推动、突出重点、梯次推进”和培育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的总体思路,双流科学制定了《地理标志产品发展规划》,形成一个数量众多、层级合理的地标产品培育梯队。

  在实际工作中,该区注重将地标产品保护与实施标准化生产相结合,坚持以合作社为载体,实行“五统一”标准化生产模式,加快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严格市场准入和质量追溯,开展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形成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认证体系,有力推动了双流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价值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目前,该区已打造优质粮油、有机蔬菜、特色水果基地7万亩,建成联想蓝莓等项目24个;培育家庭农场、现代农庄等经营主体102个,年销售收入上千万元龙头企业达32家;创建“三品一标”农产品137个。

  作为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地理标志产品还促进了双流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双流区大力唱响以“地标文化”为载体的节会经济大戏,“双流冬草莓节”、“双流枇杷节”、“黄甲麻羊节”等各种特色节会轮番上演,“金色枇杷”、“草莓红珍珠港”等一大批观光旅游区不断涌现。2015年,双流实现旅游总收入124.4亿元。

  随着地理标志这一公共品牌逐步转化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生产力,双流走上了“借助一件地理标志,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良性发展之路,一个具有鲜明临空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正在天府大地强势崛起。

  服务为民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

  “卓越质量,全民共建,全民共享”,这是双流质量强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双流区委、区政府大力实施“幸福和谐双流行动计划”,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民生质量建设,确保人民群众持续共享质量强区建设成果。

  双流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从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产品质量维权等老百姓最关注的民生问题入手,将服务触角不断向下延伸,通过各种实实在在的服务手段,让广大群众有了更多的“质量获得感”。2015年以来,该局先后举办了食品安全宣传周、全国安全用药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全国质量月等主题活动;设置宣传点位30余个,累计出动宣传人员11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万余份,接受现场咨询3500余人次;对127个企业近200多位物业负责人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培训,发放《成都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230本。

  小计量牵动大民生。该局深入推进民生计量建设,按检定周期完成了全区17个固定集贸市场2320余台计量器具的免费检验,确保公平秤配备率达100%;完成全区11个乡镇、社区公立医院的13台B(彩)超、195台血压计、159台体重秤的免费检定;完成餐饮单位餐厨垃圾信息化安装162家,并顺利验收;为1850户贫困残疾人发放了面值300元的购药卡。

  完善消费争议和解机制,加强消费纠纷调处力度。截至目前,共受理各类投诉举报2895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598余万元;处理各类食品药品投诉举报362起,回复率100%;处理各类特种设备举报投诉51起,为群众提供法律法规和技术咨询服务90余起。

  与此同时,该局保障能力逐步提升。顺利完成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2081家,推进120户餐饮单位开展“明厨亮灶”改造,开展食品快速抽样检测735批次;完成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熊猫杯”国际青年足球锦标赛、美国硅谷市长代表团接待等重大活动、重要节点26次餐饮保障工作,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

  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航;千帆竞发,奋勇者当先。今年是双流实施“十三五”规划和撤县设区后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的起步之年。为了进一步释放质量发展活力,打造临空经济升级版,双流已经全面启动质量强区“十三五”规划,该区将在“十三五”期间加大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知名度高、核心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不断提升和优化名牌产品结构;成功争创中国质量奖1个、市以上政府质量奖2个、四川名牌产品20个、中国驰名商标3件、四川省著名商标10件、成都市著名商标15件;新增采用国际标准产品15个以上,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5项以上,同时启动首届双流区质量奖评选工作,使质量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推动双流经济社会加快迈向“质量时代”。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