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7日 星期二

财经 > 消费 > 正文

字号:  

玉屏箫笛的传承难题

  • 发布时间:2015-10-12 09:32:54  来源:中国质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老余闲篇

  □ 余 方

  今年国庆假期里,位于贵州省东南部的玉屏侗族自治县被箫笛之声包围了,首届(玉屏)国际箫笛制作大赛在此举行,第三届竹笛艺术节暨玉屏箫笛文化周活动也吸引了来自韩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的箫笛演奏家以及我国各地知名箫笛演奏家登场献艺。

  玉屏县雅号“箫笛之乡”,这里出产的“玉屏箫笛”与仁怀茅台酒、大方漆器并称为“贵州三宝”,在清朝时曾作为贡品。玉屏箫笛也是最早在海外赢得知名度的民族民间乐器之一,1913年在英国伦敦国际工艺品展览会上获得银质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太平洋博览会上获金质奖。上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将玉屏箫笛作为礼物赠送给来访的国际友人和艺术表演团体。就是这样一个颇具底蕴的独特产品,在现代化的大潮下也面临传承光大的难题。

  作为侗乡传统手工艺品和民族乐器代表,玉屏箫笛有不少独特之处,首先是历史悠久,相传早在公元一世纪时古玉屏的所在地五溪就有箫笛流传。当地人认为玉屏箫笛始制于明永乐年间,流传至今已有约600年历史。但最早有文字记载的玉屏箫笛描述见于清乾隆《玉屏县志》:“平箫,邑人郑氏得之异传,音韵清越。善音者,谓不减风笙”,一句“得之异传”引出当地很多传说,连韩湘子都出场了。传说不一定可靠,多半是攀缘附会,但正史的记载明确指出郑氏是玉屏箫笛鼻祖,从乾隆年间算起制作历史至少有300多年。其次是制作精良,能入选贡品之列足以证明其工艺精细、音色上佳。事实上,直到现在玉屏箫笛制作仍保持着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取材于当地节长均匀、厚薄适宜的小水竹,经制坯、雕刻、成品3个流程,共计7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品种也有创新,由一箫一笛发展到七箫十二笛共100多个花色品种。2006年5月,玉屏箫笛制作工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应该说,当地政府为传承推介玉屏箫笛文化符号做了很多工作,举办过国际箫笛学术研讨会、箫笛之友艺术节、注册“玉屏箫笛”商标,启动了箫笛人才培训基地、原材料基地、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推动箫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不可谓不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的感觉是投入产出比不够理想,品牌发展策略上仍显粗放,品牌推广手段新意不足,对细分市场需求的研究不够。以产品策略为例,目前玉屏箫笛的定位既是乐器又是艺术品还是旅游纪念品,事实上这3个市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作为演奏乐器,首先注重音色的表现,美观在其次,既音美又貌美自然更佳;作为以观赏功能为主的艺术品,则更注重外观设计、雕工精美,音色倒在其次了;而作为普通旅游纪念品,对外观、音色的要求可以进一步简化。所以说,企图用相同产品覆盖所有需求的做法既不精准也不经济。

  可以说,在“贵州三宝”里,只有茅台酒具有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知名度,大方漆器和玉屏箫笛的名气基本上仍停留在贵州省内或者说处在试图大踏步走出贵州的路上,想要达到茅台酒那样的“段位”,还需要更多努力。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对接,品牌与地方经济发展、特色旅游衔接,策划大型活动进行整体推广,与现代元素、现代传播手段结合,都是非常必要非常重要的,但不能因此忽略或跨越品牌发展的一些基础工作,比如产品标准、工艺控制、质量保障、品牌保护等。2007年8月《玉屏箫笛》地方标准颁布实施,但只是推荐性标准,如何确保玉屏几十家手工作坊的产品质量一致、是否有必要建立箫笛产品检测中心、如何扶持知名品牌,都是没有圆满解决的问题。此外,作为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产品,玉屏箫笛至今游离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队伍之外,也是一件憾事。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