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消费 > 正文

字号:  

供港生鲜产品明年投放内地市场

  • 发布时间:2015-09-28 09:36:40  来源:中国质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讯 (记者丁 莹)9月22日,从由中国国际贸易协会国际品牌管理中心发起的“2016年度供港生鲜招标发布会”上获悉,在足额保障香港市场的前提下,首批招标的200亿元供港生鲜产品将在2016年投放内地市场,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60万居民将首先开始享用,产品覆盖肉禽蛋奶、瓜果蔬菜、米面油及调味品等。

  供港食品是指经我国内地企业生产、加工、包装等程序,并经过检验合格的、通过合法途径运往香港地区,以保证香港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的食品。1962年,为了保证供港食品的质量安全,我国政府决定开通“供应港澳鲜活冷冻商品三趟快运货物列车”,简称“三趟快车”。供港食品由于其严格的生产标准和严密的监管,多年来从未出现过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所以供港食品已经成为安全、放心食品的代名词。尤其是1997年香港回归以后,我国质检部门探索、完善并建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供港食品、农产品质量监管长效机制,几十年来内地供港食品安全率达到了99.999%,经受住了各种突发事件的大考验,保障了香港市场食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稳定持续供应,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也获得了港澳地区的普遍认可。

  但长期以来,内外销双重标准问题一直困扰着内地消费者。据国家认监委注册部副主任何小群介绍,2014年9月,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传达会议精神时专门指出,国务院领导希望质检总局拿出过硬措施,使出口与内销产品做到在同一生产线生产,并且按照相同的标准生产,即同线同标生产,以此来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出口内销产品存在差别的关注。

  与此同时,一方面,由于近几年外需不足,我国内地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经营面临严重的困难,举步维艰,急需开拓内地市场。另一方面,随着内地市场消费水平的日渐提高,越来越多的进口食品、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并有占领中国高端市场的态势。鉴于此,与国际接轨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有责任和能力代表中国制造与国外企业打好主场比赛。

  2015年以来,国家认监委积极组织开展了出口食品企业的内销转型调研,了解企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提出通过认证为突破,综合发挥质检优势手段,实现同线同标,激活中高端市场,实现同质同价;探索建立社会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帮助指导出口食品生产企业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据商务部国际贸易学会品牌管理中心主任许京介绍,国家认监委的这一系列构想与该中心不谋而合。为落实商务部海外消费回流等有关部署,该中心开始建设公共采购平台,针对出口优质产品回归难的诸多问题,提出以供港生鲜为突破点,建立“一个识别符号加双复制”的供港交易平台模式。

  据了解,“一个识别符号”即建立统一品牌识别标志,面向全国市场进行推广,既解决了“谁是好孩子”的问题,也有效降低了企业单独进入市场的高额营销推广费用。“双复制”即复制供港生产标准体系和监管体系,确保“好孩子不变坏”。客观上讲,供港标准与内地QS标准总体差异并不大,供港产品之所以长期保持5个“9”的合格率,在于质检部门强大、持续、有公共财政保障的监管体系。通过标准的确立和监管的保障,“同标同线”确保“好孩子不变坏”。

  为进一步促使“好孩子”更好,平台还启用双重屏障:首重屏障为“双采信”,采信出口备案资质及采信HACCP(针对生产加工企业)或GAP(针对种养殖企业)。第二道“屏障”即平台发起由专家、媒体、消费者及第三方认证机构共同组成的“监管委员会”,采取“双随机(人员随机、地点随机)”模式不定期通过飞行检查对企业执行同标同线的情况进行监督,并及时通过媒体公布相关结果。

  同时,平台以同质同价为原则,在采购模式、结算方式、定价等方面参照供港企业商务条款进行复制,营造良好商务环境,既保障企业获得应有利润,也保障消费者持续享受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从而有效解决目前国内市场“伪币驱逐良币”的顽症。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