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消费 > 正文

字号:  

麦卢卡蜂蜜的教训

  • 发布时间:2015-07-06 09:33:49  来源:中国质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 胡立彪

  “年年花市几曾淹,斟暖量寒日夜添。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代诗人钱起的这首《蜜脾咏蜂》诗,最后一句真是问得好。搁现在,恐怕还得问问其他问题:谁人造假谁赚钱。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因含有独特的“独麦素”(UMF,即麦卢卡因子)活性抗菌物质而被誉为新西兰国宝的麦卢卡蜂蜜,在畅销全球的同时,也被大量假冒,声誉和品牌形象严重受损。根据新西兰一家蜂农协会的统计,新西兰每年大约只出产1700~2000吨的麦卢卡蜂蜜,但在全球范围内,每年以麦卢卡名义出售的蜂蜜高达1万吨以上,这意味着每年市场上至少有8000吨假冒麦卢卡蜂蜜,比率高达80%。

  此前曾看到一则关于国内蜂蜜市场假货横行的报道,其中数据显示:“全国蜂蜜年产量18万吨,每年出口8万多吨,海关方面进口蜂蜜的记录很少,几乎可以忽略,但是全国年销售蜂蜜却达到50万吨。”市场假货也占到了80%,与前文数字不谋而合。看来,全球的蜜蜂都面临着同样的遭际。蜜蜂若能言,会不会提出抗议,对损害其名声的恶劣行为讨一个说法呢?

  所谓“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高名名伤人。”麦卢卡蜂蜜卖得贵卖得好,招人忌恨,引来仿冒,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正常现象,中外一理,不难理解。可问题是,这种假冒现象已经存在了很久,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而新西兰政府和相关方面竟一直没拿出有效的应对办法,这就不正常了。据新西兰媒体报道,目前中国市场上销售的麦卢卡蜂蜜并没有一个官方的标准,而事实上,就连新西兰本国对于什么是正宗的麦卢卡蜂蜜也没有一个全行业共识。新西兰初级产业部的一位官员对媒体表示,很多公司都生产麦卢卡蜂蜜,这些蜂蜜拥有不同的标签和包装。截至目前,新西兰尚没有任何一种麦卢卡蜂蜜标示体系被用于强制性推广,而新西兰国内的各大蜂蜜公司也无法就一个标示达成共识。结果就造成现在出口的麦卢卡蜂蜜产品有各式各样的术语和说明,一方面给消费者的选择造成困扰,另一方面也给不法仿冒者留下了机会。

  面对假冒充斥及由此引来的全球各个市场利益相关者的抱怨,新西兰政府及产业协会一再表示,正在努力推动麦卢卡蜂蜜市场的规范化。而从初级产业部网站上确实可以看到,政府方面已经公布了新的标签暂行规则,对蜂蜜产品的定义及相关成分的含量都做了明确规定。同时,标准对产品推广用词提出限制,部分描述蜂蜜疗效、保健功能的词语被禁用。然而,这些措施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假冒问题,这就不得不令人怀疑,其处于进行时中的“努力”到底有多少诚意。

  假冒麦卢卡蜂蜜大量存在且长期惑市,对新西兰农产品声誉的负面影响,不亚于恒天然乳品肉毒杆菌污染事故。新西兰《星期日先驱报》认为,麦卢卡蜂蜜的销售乱象有损新西兰食品“绿色、干净”的形象。往严重里说,这种为谋暴利而以次充好的欺诈行为如得不到及时惩治,新西兰整个国家的形象恐会连带受损,在国际社会背负恶名。

  全球最大的麦卢卡蜂蜜原浆采购代理商之一康资公司对假冒蜂蜜行为深恶痛绝,称“一个好的市场会成就一个品牌,但一个不讲秩序的市场会毁掉一个品牌,甚至整个行业。”新西兰麦卢卡蜂蜜的教训是深刻的,对于存在同样诸多问题的中国市场,无疑也具有很好的警示作用。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