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消费 > 正文

字号:  

5万渔民的“华丽转身”

  • 发布时间:2015-05-15 09:36:30  来源:中国质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标准视窗

  □ 本报记者 沈 洪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然而,广东珠海市在海洋经济建设中,通过建设白蕉海鲈鱼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带动养殖户2251户,人均收入达1.5万元,不仅使从前的捕鱼能手,变成了现在的专业化养殖户,而且也使近5万渔民成功“洗脚上岸”,实现了从“捕”到“养”的转变。

  珠海,地处珠江口渔场和万山渔场之间,咸淡水交汇,渔业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渔业经济的良好自然条件。然而,随着近海过度捕捞,海洋自然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渔业捕捞效益逐年下降,使这些在海上漂流的渔民捕鱼的区域越来越小,影响到了渔民的生计。5万多渔民既不同于有田有地的农民,更不同于有城镇户口的居民,他们成为一个边缘化的特殊困难群体。因此,渔民捕不到鱼,又没有耕地,转产转业成为他们的唯一出路。

  2005年,珠海市和斗门区两级质监部门围绕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特色和优势产业,重点选取该市具有代表性的水产养殖产品白蕉海鲈鱼作为促进渔业转型的突破口,推动海源水产有限公司作为承建单位的国家级白蕉海鲈鱼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在探索渔业转型、渔民上岸取得了成果。

  为了让“上岸”的渔民解除后顾之忧,在白蕉海鲈鱼养殖上一显身手,珠海市质监局从落实标准化政策配套,发挥标准化技术支撑作用入手,扶持白蕉海鲈鱼产业发展。首先是将示范区建设、标准制修订、标准化研究项目纳入标准化战略专项资金资助范围,资助与白蕉海鲈鱼相关的标准制修订、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等项目。其次是建立白蕉海鲈鱼的无公害养殖、收购等一系列技术规范和农业地方标准,为标准化养殖模式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引导“上岸”渔民,按照标准化科学养殖白蕉海鲈鱼,珠海市质监局通过创新标准化养殖模式的宣传推广方式,于2014年3月,启动了全国首个标准视频化推广示范工程,利用航拍、水下摄影、3D和二维动画技术合成等形式,展现白蕉海鲈鱼从选苗、养殖、加工到成品包装的标准培育全过程。该视频将严谨枯燥的标准文本及先进经验转化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视频影片,对推广白蕉海鲈鱼农业技术标准成果,指导实际操作,加快海鲈养殖、加工产业化起到有效地推广作用。

  从捕鱼到规模化养殖,承担白蕉海鲈鱼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海源水产有限公司发挥了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该公司通过建设标准化示范区的实力和影响力,成立了小农助贷项目平台,为100多农户向国家开发银行担保贷款3000万元,解决了80%的养殖所需饲料资金问题,带动白蕉海鲈鱼养殖面积200多公顷。在标准化示范的带动下,该公司对参加统筹产销惠农项目的农户实现了“四个统一“,即统一供应配送饲料,统一进行技术指导,统一对外进行销售,统一进行结算。从而在保障养殖户利益上,不仅解决了养殖户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而且以高于市场价统一收购,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降低了养殖户风险,提高了产品知名度。

  梁志辉原来是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灯一村的渔民,自“洗脚上岸”后,建有5公顷的鱼塘,开始从事海鲈鱼的养殖,碰到鱼价不好的年份,甚至会亏本。自从建立标准化示范区,他成为海源水产有限公司的合作农户,在该公司的指导和带动下,不仅实现了白蕉海鲈鱼的标准化养殖,而且还享受公司最低的保户价收购,由此大大降低了养殖风险,由合作前的年均收入约两万元,到现在的年均收入已经达到8.5万元。从出海捕鱼到上岸规模化养殖,梁志辉只是珠海市斗门区众多渔民的一个普通缩影。如今,珠海市大多渔民上岸谋生,成功转换了角色,从渔民到生意人,从渔民到养殖业老板,从渔民到养殖能手,生活变得有滋有味,实现了由捕鱼到养鱼的“华丽转身”。

  在标准化示范区的引领下,海源水产有限公司将白蕉海鲈鱼的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形成了产业集群。鲜活海鲈鱼作为初级农产品,存在保存时间短,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在产品集中上市期间,价格容易出现较大波动,可能会降低养殖户收入甚至造成亏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公司投资300万元,建立了两条水产加工生产线,延伸了白蕉海鲈鱼的产业链条。通过设立水产加工厂对鲜活海鲈鱼进行加工,每公斤鲜活海鲈鱼加工后可获净利润10元以上,附加值提升33%以上,同时也起到了调节海鲈鱼市场供求的平衡器的作用,维持价格的平稳。

  目前,白蕉海鲈鱼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辐射养殖面积达1200多公顷,年产值达15亿元,较之前增长10倍。随着白蕉海鲈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斗门区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白蕉海鲈鱼为主体,包括养殖、加工、流通等环节的产业集群,将带动更多的“洗脚上岸”渔民发家致富。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