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库区渔民卖鱼难:“亏本也要卖”
- 发布时间:2015-02-03 07:23:47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谢凌宇
寒冬腊月,丹江口库区气温逼近冰点,刚起鱼归来的李振忠老人却汗湿全身。“有上万斤鱼没卖。”他失落地说,“辛苦养大的鱼只能贱卖,心疼!”
为了南水北调一库清水润北方,为了守好北方人的“水井”保护丹江口水库水质,今年67岁的李振忠干了一辈子的行当,一年内必须卖鱼上岸,另谋生路。
李振忠是一名移民,几年前为丹江口水库蓄水而搬迁后靠。家中的网箱今年已取缔上岸,但200亩水面库汊中上万斤鱼还在静静等着“移民搬迁”。
李振忠老人的遭遇并非个案。据了解,湖北十堰丹江口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所在,必须全面取缔水库中网箱养鱼。按照当地的工作规划,2015年12月31日前要完成网箱全面取缔,这意味着逾11万只网箱将被拆除。根据2014年当地的实物登记统计,这些网箱中有超过1亿斤的鱼。
丹江口市水产局副局长熊志邦告诉记者,按照前期摸底统计,仅春节前就有约300万斤成鱼亟待上市销售。
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个季节尤其是春节前正是鲜活产品的销售旺季,但现在丹江口市的成鱼每天销售仅有2万多斤,而在前年每天可达到10万斤以上。
“2012年3斤以上的鱼能卖到每斤25元,2013年降到了22元,现在的起步价才10多元。过去一天能往外走鱼5000多斤甚至上万斤,现在一天3000斤都难走。”凉水河镇渔民徐清合既养鱼,也经销鱼,“现在鱼卖不动了。”
丹江口水库的鱼80%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翘嘴鲌鱼,属于消费市场上的中高档产品。因为丹江口水库水体清新、水温较低等原因,翘嘴鲌在这里的生长速度较慢,一条翘嘴鲌4年才能长到3斤左右,养殖成本相对较高。
此外,大量成鱼集中上市和部分经销商借机压价等因素,造成鱼的售价明显下滑,一高一低让渔民难以承受损失。
丹赵路办事处计家沟村渔民杨朝发说,2013年底鱼饲料价格开始上涨,1至3斤的翘嘴鲌最少要卖到每斤15元才能不亏本,但现在基本上只能卖到12元左右。
养殖大户赵友均家中有120多个养鱼网箱,经过前期清理,还剩近一半。目前,还有6万斤鱼没有卖完。他告诉记者:“如果卖不完,继续养,只会越养越亏。”
“鱼贱伤农”,1000多户渔民忧心忡忡:“鱼卖不完咋过年?”丹江口市副市长周德随充满忧虑,“照这种价格卖下去,估计1/3的渔民要破产啊。”
为帮助渔民卖鱼,丹江口市政府也想了很多办法,向经销商大户提供财政补助政策,在北京、武汉等地设立专卖店,丹江口市的人大代表在湖北省“两会”上也积极向社会推广丹江口鱼。一些企业、电商平台和热心人士开始关注,并积极联络洽谈。但对于快要过年的渔民来说,“能更快一点就好了”。
丹江口圣源实业公司水产品加工厂经理陈彦告诉记者,如今鱼价低,对于加工企业来说,降低了成本,但工厂一年4个月只能加工鱼约300吨,受取缔网箱政策影响,企业不可能再扩大生产,全市不少鱼加工企业都在提前准备转行。“相比300万斤待售成鱼量,丹江口市的加工消化能力有限。”
常年生活在库区的渔民说:“希望社会热心人士能够关心一下我们水源地的渔民,帮着卖鱼。”
记者踏雪在库区采访的几天时间里,不少渔民坦言,鱼不好卖,只能减少鱼的喂食,节省成本。有的渔民甚至亏本也要卖鱼,因为还有贷款要还。
一些渔民一边打听联系着经销商卖鱼,一边到县城找点活干,希望能挣点钱,弥补养鱼的亏损。
李振忠告诉记者,等卖完鱼,他承包山地学着搞种植,争取让自己的“钱袋子”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