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车”看上去很爽?
- 发布时间:2015-01-27 13:33:01 来源: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 林 鸣
看到一位年轻人写微信说,经过一番内心斗争,他终于宣布“戒车”了——不再驾车上班,而是选择坐公交车。当他从高高的公交车上俯看街上拧成麻花的私家车,感觉那叫一个爽……
幸灾乐祸当然不好,可是他具备了“爽”的资格——毕竟加入“戒车族”是需要勇气的。这件小事说明,绿色出行理念正在慢慢获得司机的青睐。所谓“绿色出行”,就是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出行方式,即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有益于健康、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在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人们出行逐渐摒弃驾驶汽车,转而采用公共交通、骑行、步行、拼车等低碳方式。马达轰鸣之际,绿色出行风头正健。
实事求是的说,这些年,骑车的和开车的一直在打架。正当我们讨论得热火朝天,欧洲已经掀起一个个拥抱自行车的小高潮,骑行文化深入人心,几乎成为男女老幼通吃的休闲方式。在那里,自行车不再是代步工具,更是一种健康运动的时尚,两个轱辘的自行车成为让人眼睛一亮的“城市名片”。不光如此,自行车在这些地方的待遇很高:车子被擦得一尘不染,经常跟随主人“坐”着汽车旅行。而且,它们拥有专用通道,享受优先交通权,实在比汽车神气多了。
比轮子更强健的是双腿。如今“走班族”在全球到处都是,最有名的就是前任英国首相布莱尔。他曾带头动员市民步行上班。在步行成风的西班牙,下班后更是举国上下外出散步。众所周知,美国人管“闲事”是有名的——明明自己是个“轮子上的国家”,却热衷调查别人的腿在干啥。据他们调查:全世界最爱步行的是澳大利亚人,他们每天平均要走9695步。其次是瑞士人,每天走9650步。在亚洲最爱走路的是日本人,每天平均走7168步。中国人呢?暂时没调查结果——让我们迈开双腿追上去吧。
至于拼车,历史悠久。拼车就是相同路线的人乘坐同一辆车上下班、上学以及节假日出游等,车费则由乘客平均分摊。二战时期为了节省燃油,欧美百姓纷纷实施拼车出行。一次次的石油危机,使得拼车在美国也习以为常,社会上存在很多成熟的拼车社团。“爱拼才能赢”,如今越来越多国家的民众喜爱上拼车出行。值得高兴的是,这其中就开始有了国人的影子。
我们知道,开车是个上瘾的活儿。和戒烟、戒酒一样,戒车说说容易,但很容易像“复吸”一样“复驾”。我们也知道,很多人都曾信誓旦旦地宣布“戒车”,没过多久又悄悄开上汽车,最后让誓言失效。这也正是汽车魅力,谁能拒绝速度和舒适的诱惑呢?因而说,真正能做到“一生不动车”的人凤毛麟角。如果做到了,必须仰仗两个因素,一是出于内心崇高道德的制约;二是受驾驶环境的约束。就多数人而言,后者的制约似更有效。当下,开车的弊端显而易见,成本高、交通堵、停车难。司机普遍认为“开车的便利已经远远赶不上它带来的麻烦”。说老实话,“禁车”口号在目前只是唱高调,不过,如果妥协一下,每个人一周实施一天“无车日”,城市交通现状就会相对改观。没人要求您永远离开方向盘,而只是尽自己微薄之力,为缓解交通压力适当“禁”一下。这个可以做到吗?
发达是人类的梦想。您可能不知道: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人行道上行者步履矫健;慢车道上车行如风;而快车道上却车行如牛——蜗牛。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