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消费 > 正文

字号:  

西安——全力推动质量共治 再创丝绸之路新辉煌

  • 发布时间:2014-12-18 10:34:17  来源:中国质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质量机制

  质量理念:抓质量就是抓发展 抓发展务必强质量

  质量精神:承古开新 向上向善

  质量机制:形成质量强市工作多元共治机制,“政府监管、市场调节、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社会参与”

  成立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领导小组,市长董军担任组长

  质量强市涉及的重要工作2011年在全国率先纳入市级、区县级政府目标考核

  开展对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经济运行质量五大质量全面、细化考核

  设立市政府质量管理奖,相继开展争创质量兴省先进区县、质量强市先进区县和示范区县、示范点培育打造活动

  质监局、建委、商务局、环保局、发改委5个牵头部门统筹协调,加大检查指导力度

  质量目标:加快推进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促进全民质量意识显著增强,质量管理能力普遍提升,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质量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和经济运行质量总体水平持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质量发展成果全民共享,质量强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市民心语

  陈建平:“我以前在酒店工作,去年刚退休。空闲时间多了,经常会在西安周边转转。现在很方便,坐地铁就可以去浐灞生态区。2011年这里举办了世园会,2013年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开园。这里绿化特别好,有大片芦苇柳树,水域多还干净,会见到摩托艇。‘八水润西安’工程,使得西安八景之一的‘灞柳风雪’也能慢慢感受到了。环境在不断变化,西安可去的地方越来越多,我时常会带着亲朋好友到处转转,大家都觉得西安挺美的。”

  秦素萍:“我是一家国企的员工,2011年来西安工作,留在这里,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这座城市丰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西安历史悠久,这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市民的言谈举止。西安人真诚热情,容易相处,喜欢给别人帮忙,我和同事、邻里相处得就很融洽。西安人文明有礼,乘车给老人让座也很普遍。西安已连续3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住在这里我觉得挺幸福的。”

  王新:“我是西安交通大学的学生,虽然是山东人,报考西交大,却是我的第一志愿。选择西安,看中的就是西安雄厚的教育实力。这里是全国高等教育重要基地,高校林立,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西安的高新技术产业全国知名,2014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外资项目。

  ——韩国三星集团在高新区一期投资的高端闪存芯片项目在西安竣工投产,这里充满了机遇和挑战。西安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深深吸引着我,明年大学毕业后,我想继续留在这座城市工作和生活。”

  历史回顾

  之一:“兵马俑、气势宏伟、工艺精湛”——西安,树立了标准化铸造的典范。8000多件魁伟英武的陶塑艺术作品,排列在近两万平方米的空间里,气势磅礴。秦俑千人千面、呼之欲出,铜车马工艺复杂、3000多个铸件组成,秦代铸造工艺水平震撼世界。

  之二:“车同轨、书同文、币同制”—— 西安,开启了中华标准计量的历史先河。秦始皇统一六国,雄才定度量。统一度量衡,是秦始皇推行古代标准化的基础和前提,它使全国上下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之三:“丝绸之路、茶马古道、骆驼行履”——西安,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通道。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以西安为起点,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商贾、使节往返东西,五彩丝绸、中国瓷器、漆器、竹器、茶叶、铁器、纸张、香料等络绎于途。

  现代聚焦

  创新发展

  标准——提升西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标准,推动西安产业发展在更高的平台上形成优势,提升了产业发展的品牌影响力。

  近年来,西安市企业独立或参与制定ISO/IEC国际标准28项,占全国总量19%,正在制修订国际标准23项;主导参与国家标准制定980项、行业标准650项,获得标准化创新贡献奖22项;华清池“长恨歌”实景演出等7项服务业标准获得国家标准立项。建成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26个以标准为支撑的产业联盟,完成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西安电子通讯产业示范任务、完成了6个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8个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12个市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培育项目建设任务;完成了11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18个省、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制修订西安市农业地标准方标准119个;全面启动了西安地方小吃技术规范制定工作,

  国家驻西安ISO/IEC国际标准组织秘书处3个,居全国第三;国家驻西安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秘书处TC16个、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和工作组召集人单位SC/WG11个,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口单位22个,居全国第四;有3人担任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主席、副主席职位,158人担任国家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分委会、工作组秘书长、主任、副主任或委员。有1人获得IEC“1906”奖、1人获得全国标准化十佳创新者,1人获得全国标准化十佳管理者。

  人才——增强西安发展软实力的根本保障

  西安是全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西安的全日制公办院校46所,全国第三,民办大学数量全国第一。

  西安是全国少有的高端人才培养中心。西安现有普通高校、民办高校在校生近80万人,在校研究生7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口82万人,每年仅硕士、博士毕业生就多达1万人以上,使西安的发展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西安是中国内地最具有软件产业发展潜力的少数几个城市之一,每年培养大量计算机软件类人才。

  科技——奠定西安先进生产力的坚实基础

  多项“中国第一”由西安诞生。中国第一台运载火箭发动机、第一台集成电路计算机、第一架民用客机、第一台高速摄影机、第一台数字化彩色电视机等都诞生在西安。“神舟”五号、六号火箭发动机和推进剂、箭载计算机和遥感装置等,由西安研究制造。

  西安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科技高地”,目前拥有研究与实验单位163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2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1户,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全市职工总数的26.5%。,全军唯一的作战测绘研究所也在西安。

  2012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排全国副省级城市第1位,拥有发明专利12431件,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5位。

  产业支撑

  高新技术产业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也是国家确定的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六大高新区之一。

  作为全国首个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西安高新区的产业规模、税收贡献、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多项指标,均居全国高新区前列;在推动技术创新、发展拥有民族自主知识产权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全区累计转化科技成果近10000项,其中90%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西安高新区凭借优势成功引进了中国改革开放来最大的外资项目——韩国三星集团投资300亿美元的高级芯片生产项目。

  2013年西安高新区经济总量位居全国114个国家级高新区第三位。

  装备制造业

  西安——中国西部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以神舟系列飞船的火箭动力系统为代表的“西安制造”展示了非凡的中国实力,“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10艘飞船80%的零部件由西安研究制造。“大运20”、“中国飞豹”、“法士特”变速箱、“陕鼓”轴流压缩机、“西电”超高压输变电设备,这些产自西安的品牌加快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西安制造业令世界震撼。

  西安——亚洲最大航空航天工业基地。西安拥有居全国之首的飞机研发制造能力、航空产业配套能力和航空产品国际转包生产能力,是全国航空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地区,在中国乃至全球都拥有特殊的地位和声誉。 “轰六”、“运七”、“飞豹”、“新舟60”等30多种军、民用飞机在这里诞生。

  旅游产业

  西安作为具有3100多年建城史、1300多年建都史的古都,全市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完整、系统,其数量之多、密度之大、等级之高,均居全国之首,可以称作中国的天然历史博物馆。

  西安市旅游特别是入境旅游已经成为西安城市的名片。西安旅游业等级高,拥有一批世界级、国家级的旅游资源,秦兵马俑、华清池、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等享誉中外。与此同时,西安市拥有国家级5A景点5处、4A景点15处、3A景点21处。

  2013年,西安共接待海内外游客超过1亿人次,在中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

  文化产业

  文化品牌逐渐形成。打响了曲江影视、长安古乐、户县农民画、秦腔等西安文化品牌。

  文化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国际影响力及人力资源配置力加速优化,区域经济增长显著。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1个,国家级示范基地10个,省级示范基地60个,示范单位26个。

  文化产业支柱作用日益显现。201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3以上。2014年上半年,文化产业增速为12.4%。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14%,逐步形成了集文化旅游、影视等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集群。

  现代服务业

  2011年,西安市被列入国家首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2014年,西安市被正式纳入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城市,成为西部唯一的入选城市。

  2013年,西安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2%。全市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23%。特别是西安科技大市场2011年运营以来,在全国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技术交易额从2010年的98亿元跃升到2013年的415亿元,居副省级城市第一位。

  现代服务业贡献增大,带动西安市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始终保持着50%以上的贡献。

  质量推动

  经济运行质量——推动提质增效

  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目标。2013年,全年生产总值增幅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二。人均生产总值进入中等偏高收入水平。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率先在全省突破万元大关。15项主要经济指标,西安市有8项增速位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3项位居第二,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西安城镇恩格尔系数降低到31.84%,在副省级城市排名第3位,民生质量持续改善。

  经济运行质量效益显著改善。2014年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8%,位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二。工业投资达到39.2%,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全市进出口总额增长44.9%,增速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7%,增速仍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二。

  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品质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品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快速提升。

  2013年,西安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达到97.47,%,均居西部地区第1位;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3.4%、95.9%,分别排名第3位和第5位;自来水普及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

  2014年,全市治污减霾和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成效明显。13条河流30个断面的整体综合污染指数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1%;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国家标准,达标率为100%;截至12月14日,获蓝天200天,同比增加66天。

  重点产品质量——实现安全可靠

  西安农产品质量安全居全国前列,在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中主要农产品平均检测合格率连续4年稳定在96%以上。

  药品质量安全可控,质量水平明显提升,2013年全市药品合格率达到98.65%;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工业生产资料、建筑及装饰装修材料主要工业产品质量持续提高,2013年综合产品质量合格率较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特种设备质量安全创历史最好水平。

  工程质量——位居全国前列

  西安工程质量稳中有升,多年来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和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一般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8%。

  西安市工程获奖个数继续保持西部第1位,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截至2013年,西安获得“鲁班奖”45个,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12位;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43项,金奖2项,银奖41项,奖项总数位居副省级城市第1位。获得“长安杯”190个、省级结构示范工程399个。

  西安地铁二号线工程荣获2014年度“全球杰出工程”大奖,成为中国以及亚洲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

  服务质量——实现持续改善

  作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西安服务业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跃升。

  旅游服务质量效益水平显著提升。2013年西安市接待海内外游客首次突破1亿人次,同比增长27%。实现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9%。

  公共服务满意度不断改善。2013年西安公共交通、公共安全、基础教育等满意度指数明显提高。其中,商贸服务增速位列副省级城市第3名,医疗卫生发展指数排名第7位。

  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工作全面启动。2010年,德发长酒店等3个单位被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2013年,西安市3家企业获批2012年度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

  品牌实力

  品牌竞争力显著增强。截至目前,全市拥有陕西省名牌产品169个,西安名牌产品385个,中国驰名商标41个,实现了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全面覆盖。聚集了以陕汽、西电、西飞、比亚迪、法士特为代表的创新发展企业和名牌产品集群。

  品牌经济有效提升。2013年西飞、陕鼓集团荣获首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西安陕鼓动力股份、西安标准工业股份、中国西电电器股份3家企业在全国首次品牌价值评价中品牌综合强度位列全国第1位。2013年西安市名牌产品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涨幅分别达12.6%和7.0%。

丝绸之路 详细

涨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1 *ST建机 11.02 2.80%
2 国际实业 8.98 2.16%
3 西安旅游 14.90 2.06%
4 国统股份 38.08 1.79%
5 曲江文旅 20.06 1.5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1 宁夏建材 11.46 -1.46%
2 西安民生 16.08 -1.35%
3 达刚路机 24.22 -0.74%
4 玉龙股份 8.74 -0.46%
5 新疆城建 11.65 0.09%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