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财经 > 保险 > 保险公司新闻 > 正文

字号:  

华夏保险寻访山东淄博抗战老兵王针元

  • 发布时间:2014-11-26 15:44:07  来源:中国网财经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毕晓娟

  老兵人物介绍:

  王针元,1921年8月出生,抗战期间任铁路警务段领队,是山东地区铁路兵,曾解救被日本人俘虏的共产党连长赵有功,后去台湾38年背井离乡后,终在1987年回归故里,曾任淄博市政协委员、淄博市区台联副会长。

  

(抗战老兵王针元老人)

  2014年11月21日,山东省淄博市金西五村抗战老兵王针元老人,用颤巍巍的手紧握着笔一笔一划,庄严的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让在场的每一位华夏保险“致敬抗战老兵”项目组成员深受感动,那是作为一名抗战老兵一生的岁月痕迹和证明。这位五年前老伴去世,现在与儿子、儿媳同住的抗战老兵,现在由于身体缘故,现在只能坐在椅子上给我们讲述当年的抗战岁月和人生往事。老人傍边的小凳上依然放着眼镜和报纸,家人介绍虽年事已高,但老人只要身体允许依然坚持看报。

  

(王针元老人在活动T恤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王针元老人身旁的小凳子上放着眼镜和报纸)

  王针元老人,1921年8月出生,1938年成为国民党军队山东地区一名铁路警务段领队,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1939年,抗战爆发后,老人的父亲在一场发生在济南的战役中牺牲。任职铁路兵时,曾经私下解救了一名被日本人俘虏的共产党连长赵有功。1949年因故不得已丢下妻儿只身随部队前往台湾。

  

(王针元老人的抗战老兵证明文件)

  到台湾后,王针元老人夙夜难忘故乡和远离的亲人,经历过当年的抗战岁月,加上38年的日夜思念煎熬,直到1987年,背井离乡38后才有幸终回家乡与亲人团聚,多年积压的乡愁让这位现在早已佝偻的老人,给我们讲述时两度抹泪。于右任老先生曾在《望故乡》中写到“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这38年浓的化不开的乡愁,里面浓缩了老人太多的人生心酸和往事,一张老人客厅墙壁上摆放着的合影,彷佛让我们看懂了一切,那时一张只能用当年离家时与妻子年轻时的照片而拼凑成的合影照片,此中的心酸并不是谁都能体会到的,当年为了抗战,失去的太多了。

  

(老人屋里悬挂的字)

  回乡后,王针元老人为在台当年滞留同胞奔走呼号,积极送信、送物,联络70余人,转送信件150多封,促成54位台胞回乡探亲,为同胞落叶归根和祖国统一大业贡献了力量。1988年,为家乡教育事业捐献高级彩电一台,日本电子琴两架。1998为水灾捐献物资一部,1999年为敬老院捐资一部。王针元老人多次作为政协委员参加淄博市政协会议,并成为淄博市台联副会长。

  

(华夏保险“致敬抗战老兵“项目组看望王针元老人前留影)

  

(华夏保险“致敬抗战老兵”巡礼活动)

  华夏保险“致敬抗战老兵”项目组为老人送上了慰问津贴和日常生活用品,并为老人拍摄了口述历史纪录片,在拍摄过程中,王针元老人不时用手抹去眼角的泪水,用浓重的淄博话讲述着那段当年的抗战岁月和人生经历。当为他佩戴由全国老龄办、民政部优抚安置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及华夏慈善基金联合颁发抗战荣誉勋章时,老人的身体不由自主地挺的笔直,那是他对于军人荣誉的无比尊敬。

  老人在讲述的过程中,叨念着一个心愿:“我现在还想再看看我那个牺牲的战友的儿子啊”。迟暮之年,王针元回顾他的一生,能够停留在他记忆力里的瞬间并不多,但当年那段抗战岁月和同袍情谊却永远无法忘怀。老人的儿子临在我们离开之时,赠送了一个手工编制的凳子,说老人一再表示感谢,感谢国家和后人还记着他们。

  王针元老人,是此次战场巡礼拍摄的第二位老兵。“少小离家老大回”,背井离乡38年,老人谈及当年抗战岁月及从台湾返乡两度抹泪。在老人的客厅墙壁上摆放着一张只能用当年离家时与妻子年轻时的照片而拼凑成的合影,静静地诉说着老人令人无法忘怀的过往。

  【“致敬抗战老兵”大型公益项目】

  “致敬抗战老兵”大型公益项目,是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由华夏保险依托华夏慈善基金,联合全国老龄办、民政部优抚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指导,携手凤凰网、人民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亚洲电视台、中国保险报等主流媒体,与社会各界共同启动的一项旨在向存世的国共两党抗战老兵致敬的公益活动,通过为抗战老兵发放生活补助,颁发抗战荣誉证书和勋章,并拍摄口述历史,切实对抗战老兵进行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关爱,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和伟大的抗战精神。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