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专员办实现非现场监管信息化
- 发布时间:2015-01-22 09:06:37 来源:中国财经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信息化一直被上海专员办视为开展监管工作的利器。为加强中央基层预算单位财政监管,强化中央财政收入监管,上海专员办近年来分别开发了中央基层预算单位财务数据监管分析系统和国库数据报表管理信息系统,大大提升了工作成效,实现了非现场监管信息化。
对中央基层预算单位监管全覆盖
依靠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是开展财政监管的必然选择,据上海专员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办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建立框架、逐步完善的开发思路,结合基层单位财政管理现状及专员办机构特点,设计开发了中央基层预算单位财务数据监管分析系统,并依托监管分析系统,积极探索非现场数据分析方法。通过关注决算执行情况、关注关联事项关系、关注报送资料信息、关注报表异常变动,实现对中央基层预算单位监管的全覆盖。
监管分析系统的建立,使该办能够通过科技手段全面掌握基层单位财政监管情况,建立高效便捷的信息采集、综合分析及监管成果利用机制,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据悉,该办每年都将85家中央驻沪基层预算单位上报的2万余个数据录入监管分析系统,通过汇总分析,掌握一个地区基层单位预算资产财务的总体情况,从宏观的角度发现疑点,把握财政监督需要关注的重点方向:
在整体层面上,做到基础分析有重点。即对85家单位做到基本掌握整体数据结构框架,关注不同属性及领域基层预算单位的收支规模及资金分布,加强对行业性变动趋势的关注和提示。在专题层面上,实现分类分析有观点。即对财政保障程度较高的行政和参公单位专题分析中,结合年度资产及预算监管重点,突出对该类单位资产管理、预算执行优劣的分析力度;根据教育类行业特点对高校财务综合实力和运行状况进行分析。
同时强化分析的导向作用,提高结果的实际应用。该办积极探索以非现场分析结果为导向对个别单位开展现场监管的路径,提高现场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位负责人举了一个例子:
该办去年在对某单位开展专项检查时,充分运用了该系统分析成果,确定现场检查重点:一是通过收入水平合理性测试分析发现其经营收入偏低,约为事业收入的3%;二是通过项目支出预算执行进度分析发现项目支出预、决算差异较大,预算执行存在偏差;三是通过政府采购程序合规性分析发现应重点关注其是否按规定执行政府采购;四是通过资产管理合规性分析发现其房屋对外出租出借管理体系较为复杂,往来款挂账金额较大;五是发现该单位当年“无形资产”年末余额为零;六是通过非税收入完整性分析发现该单位非税收入呈逐年下降趋势。根据上述线索,该办在对该单位的现场检查中,发现该单位存在未按程序实施政府采购、部分非税收入未实行收支两条线、无形资产未入账、少计收入等问题,使现场检查取得较大成效。
收入监管及时、有效、全面
为解决专项检查信息数据滞后问题,上海专员办在2010年主动联系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共同思考,积极调研,通过与财政、税务、国库等单位广泛深入的沟通协调,以国库数据的实时联网为基础,成功开发了国库数据报表管理信息系统,并上线运用,实现了收入监管的全局性、动态性、精准性和前瞻性。
近期,该办更是以专员办转型为契机,牢牢把握信息化这个抓手,强化国库联网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分析对比查找疑点、及时沟通解决问题,将收入监管关口从事后前移至事前、事中,实现了从事后专项检查为主到事前、事中的预算管理为主的业务转变。
据介绍,该办国库数据报表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不断改进升级,现已形成三大主要功能:一是导入国库每日汇总数据,二是导出统计分析报表,三是实现任意条件下的查询。
这三大功能的实现使该办的收入监管具备“及时、有效和全面”三大特点:其一,财政收入数据导入可以精确到日,便于该办做到时时监管;其二,自动导出统计分析报表,有助于提高监管效率、提升监管层次;其三,导出报表可以按需定制,根据选择的预算收入级次、单位和时间出具报表,形成了全方面、多角度、专题式的收入监管模式。
4年来,该办通过收入监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促进了多项收入监管工作的开展。例如,在成品油调库、宣传文化增值税先征后返等审核审批事项中,通过专题式的搜索,有效监督了收入退付等政策的执行,纠正了部分区县未执行或执行金额有误的问题。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