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A股市场的“取款机”现象
- 发布时间:2016-05-07 09:20:48 来源:环球网 责任编辑:毕晓娟
5月6日,上证综指报2913.25点,下跌2.82%;深成指报10100.54点,下跌3.57%;创业板报2129.19点,下跌4.27%。有传闻称,中概股回归国内借壳、重组、IPO可能受限制。还有消息表示,上市公司保壳只能并购实业资产,并购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一概不批。这些传言导致壳资源概念股当日集体下挫,此前中概股已经出现普跌。
5月6日下午,证监会表示,境内外市场的明显价差、壳资源炒作等现象应当予以高度关注。证监会正对这类企业通过IPO、并购重组回归A股市场可能引起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这相当于承认了一部分传言的内容。
去年上半年中国股市大涨,尽管随后又出现大跌,但估值依然很高,尤其是新经济概念受到追捧,而大部分从事新经济业务的中概股在美国市场估值过低,缺乏投资者认可。去年中国监管部门力推注册制与战略新兴板,刺激了一些中概股宣布私有化并计划回归A股。
但是,今年以来,注册制推迟、战略新兴板搁浅,让中概股回归A股之路受阻,于是他们更加注重借壳或者IPO。问题是,这些中概股通过高溢价私有化,回归A股的过程中还要炒作概念高溢价上市,完全是把A股市场当做“人傻钱多”的圈钱场所,而且,这种回归推动了一波“壳题材”的崛起,刺激了更严重的投机风气。
除非中概股下调私有化价格的溢价率,否则,让中国股民以过高的估值接盘中概股的计划可能成为泡影。当初中概股纷纷宣布私有化,是将A股视为没有门槛的市场,把A股投资者当作“肉鸡”,否则,就不会如此轻率且高溢价地进行私有化。
注册制推迟、战略新兴板搁浅也导致A股壳资源大幅升值。今年上半年,借壳成本大幅上涨,很多排队IPO的优质企业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尽快上市。此外,大量上市公司希望通过并购重组来提高业绩、抬升股价,甚至为此承诺了业绩增长。也就是说,今年以来,虽然股指徘徊不前,但对壳资源以及重组概念的炒作非常火爆。
更加糟糕的是,这些并购重组的资产大部分是受追捧的互联网金融、游戏、VR、影视等新兴产业,这些产业估值缺乏严格的标准,泡沫化严重,比如某某明星或导演的工作室就可以估值几个亿或几十亿装入上市公司。这种炒作是中国金融“脱实向虚”的表现。中国一直努力希望通过直接融资或信贷政策鼓励资金流入实体经济,但是资金大部分还是流入了金融市场套利,而且越来越依赖概念炒作,比如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炒作预期,股市炒作壳资源、并购重组以及追逐VR、影视等新概念。
监管部门打击这种损害市场秩序与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投机是必要和及时的。长期以来,A股市场成为一些公司和机构的“取款机”,这种现象得不到遏制,鼓励了投机文化的长期存在。否则,市场永远不可能向理性的价值投资转变。既然美国成熟的投资者并没有给中概股更多的认可,那它们又有什么理由成为中国投资者追捧的对象?
事实上,中国的大环境可能无法支撑这种具有投机性质的高估值现象继续下去。A股的高估值相当程度上是因为中国人除了储蓄、买房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投资渠道,大量散户投资者涌入市场。过多的流动性与过高的换手率意味着中国人只能通过“价格投机”在市场套利,这会制造估值过高的现象,因为流动性过多而筹码过少。
但是,中国可能面临资产重估以及信用风险的压力,资金的风险偏好上升,即使是投机也变得短期化,这可能会导致市场的流动性越来越差。这会抑制借壳、重组等炒作。当整个市场估值在下沉,流动性变慢,风险偏好上升,概念炒作将丧失市场基础。以当前的A股为例,市场上行的动力严重不足,成交量越来越低。我们希望,这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投资风格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