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自然:“老三板”大哥登上“新三板”
- 发布时间:2015-12-29 07:33:30 来源:今日早报 责任编辑:金易子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改革金融体制、优化金融结构、发展直接融资提出了五项重点措施。值得注意的是,这天的会议还提到了创业板转板试点。
就在几天前,12月18日,杭州大自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新三板,证券名称为“大自然”,证券代码为834019。崭新的代码,却是似曾相识的名字。没错。这就是浙江省首家股份制试点企业,原来“老三板”上的“大自然”。
作为全国首家由“老三板”成功转板“新三板”的股份制公司,“大自然”23年间几经转折,故事足以拍一部长篇电视剧。当家人和记者说笑间也会畅想:当初如果冲上了主板,不知道如今是一个多大市值的上市公司。
如今,企业三次转型、主动升级换来的是当家人的一句问心无愧,“做企业这么多年,我们每年保持盈利”。
上世纪90年代
卖磁带的“大自然”,成了浙江首家股份制试点企业
你听过磁带吗?你卷过磁带吗?
一说话就是暴露年纪的节奏。如果你听过磁带并且会娴熟地修复折了的磁带,不用说,你至少将近“不惑”。
“大自然”的前身,当年的杭州磁带厂,是“六五”、“七五”期间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1979年开始立项,当时一次性投资4.2亿元,从国外成套引进聚酯薄膜生产线和日本TDK磁带技术,建成后的磁带生产线甚至用上了全自动的智能机械手,可谓国内一流。
那个年代,大批技术人才都抢着要去杭州磁带厂。
然而,由于项目建设周期长及国家投资体制的改革等原因,原来的国家项目拨款改为贷款,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前期投资的4.2亿元转眼滚成了8亿多元,建厂不久的杭州磁带厂面临着资金短缺、负债经营等一系列严峻的考验。
怎么办?时任公司董事长的宋小春提出“发展大自然、改造磁带厂”的改革思路,伴以国际化、股份化和实业化的发展战略。
于是,由杭州大自然音像公司、杭州磁带厂、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3家单位发起,以定向募集方式在1992年12月22日设立了杭州大自然股份有限公司。这也是浙江省首家股份制试点企业。
新成立的企业成了改革发动机,决定立即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吸取过去引进国外技术常常“慢一拍”的教训,瞄准市场,找准时机,在市场刚处于培育期时就快速介入。
“市场培育期开始决策、成长期投产、成熟期上规模”的产品研发思路应运而生,公司确定了以光存储产品为特色,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的产业发展思路。
至此,公司从生产磁记录产品跨入光记录信息存储领域,进入第二发展阶段。
21世纪初
年产量1.5亿片光盘,一度是全国最大的光存储企业
“时光飞逝如电”,如同童安格唱的那样,音像媒介载体很快从卡带过渡到了以光盘为代表的光存储产品。
当原先以卡带制作为主的音像制作公司开始寻求转型之路时,先走一步的“大自然”已在光存储领域深耕。当时公司两大主营产品可录光盘CD-R和只读类光盘行销国内外,年产量高达1.5亿片,一度是全国最大的光存储骨干企业。
“可以说,2001年—2005年期间,我们是满负荷生产。”杭州大自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任总经理施衍依然记得当年的盛况。
施衍说,“大自然”通过增资减债、减员增效和股份制改造等一系列改革,使企业改制成多元投资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为企业腾飞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董事长说了一句很形象的话—— “大船搁浅、小船出海”,将原磁带厂生产流程进行拆分,把一个个生产车间变成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包括供应科、财务科、销售科等在内,当时磁带厂的业务部门都被直接分派到了新公司。
近年来很多单位开始尝试划分小核算单元,其核心理念来源于“阿米巴经营模式”——由“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的稻盛和夫所创建。这一招,“大自然”很早就用上了,很顺利地盘活了整个资产。
互联网时代
果断放弃成熟产品,转型新兴行业细分领域
企业如人,难免有成长的烦恼。光盘的好光景没几年,市场放开了,沿海一带盗版光盘走私猖獗。这时候新的替代产品移动硬盘、U盘等新型存储介质现身江湖。雪上加霜的是,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2005年以后,“大自然”不得不又开始新一轮的自我革命。
令人惊讶的是,在进行第三次重大的产业转型调整时,“大自然”居然放弃了亲手培育起来的光存储产业,选定了旗下的有机厂,转向了新兴的细分领域。
时至今日,“大自然”两大支柱产业已经在精细化工行业细分市场占稳了脚跟。杭州大自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副部长吕丽珍不无骄傲地告诉记者,第一块,以有机酯类精细化工产品为代表的环保新材料产业,这也是“大自然”目前的主打产品,约占主营业务的70%,其中的低碳醇酯DMP生产和销售已居国内首位、世界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40%以上;第二块业务是和LG合作的,培育新兴的功能性膜产业,包括光学膜和水处理膜两大类产品。尽管LG是国际知名的大公司,但这方面不是LG的强项,公司在投重资产时十分小心,逐步引进管理体系、走进供应渠道、引进人才之后才考虑是否引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