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财经 > 证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号:  

天津银行爆7.86亿票据案 疑祸起“一票多卖”

  • 发布时间:2016-04-11 14:23: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曹霁晨

  “幸亏已经挂牌上市,若票据案被曝光早一些,其上市进程或许受到影响。”某投行人士如是对经济导报记者评述天津银行巨额票据案。

  刚刚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的天津银行8日发布公告称,其上海分行票据买入返售业务发生一起风险事件,涉及风险金额为7.86亿元人民币,目前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

  据业内人士推论,该案可能是有机构利用买入返售或代持漏洞一票多卖,票据逆回购方在交易中提前释放“票据”,而回购款未能到账所引发的。此案也不排除票据窝案的可能性,毕竟票据回购业务涉及计财部门、柜台部门、信贷部门等前、中、后台至少四个部门。

  提前“释放”的票据

  业内有消息称,天津银行与中介汇涛金融控制的银行同业户达成票据回购交易,交易金额为9亿,天津银行作为票据的逆回购方出资金,汇涛金融控制的同业户作为正回购方借钱;据悉,该9亿回购到期后,中介控制的中小金融机构取走票据后,只付了2亿元,尚有7亿元及利息未支付。

  截至发稿时,天津银行未能对于上述风险事件的过程给予回应。

  此前,对于票据市场,中信建投固定收益部高级副总裁许轶超曾表示,当前票据市场的转贴现几乎60%都是通过“买入返售+消规模+搭桥”来实现的。在“买入返售”环节,以此前某银行票据风险事件为例,系某票据中介机构以“一票多卖”的方式从银行内套取资金。

  大致过程是,A银行以买入返售方式与B银行做了一笔票据转贴现业务。但是,在纸票回购到期前,质押票据已被票据中介取出,卖给了C银行。买入返售到期后,钱并没有回到账上,导致案发。不过,截至目前,上述交易过程尚未有相关部门核实披露。

  纸票风险频发

  值得注意的是,天津银行票据案并非个例。近几个月以来,金融机构接连曝出票据案件。1月23日,某国有银行北京分行票据买入返售业务发生巨大风险事件,导致39.15亿元金额遭受损失。随后,某商业银行1月28日发布公告称,该行兰州分行发生票据业务风险事件,涉及风险金额为人民币9.69亿元。

  上周三,银监会通报发生了一起不法分子冒用龙江银行名义办理商业承兑汇票贴现、转贴现风险事件。目前已知涉及商业承兑汇票9张,金额合计6亿元,该资金已经全部收回。

  据悉,伪造的印章尚未被收缴,涉及的犯罪嫌疑人也尚未全部到案。银监会要求各银行对所持商业承兑汇票立即展开排查,若发现票据背书前手之一有龙江银行,应立即向属地银监局报告。

  实际上,接连爆发的银行票据案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银监会去年12月末下发《关于票据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15]203号)对票据业务作出风险提示,并重拳整顿票据业务。203号文对银行业金融机构2015年上半年票据业务现场检查后作出风险提示,发现的违规问题包括:通过票据转贴现业务转移规模;削减资本占用;利用承兑贴现业务虚增存贷款规模;利用贴现资金还旧借新;调节信贷质量指标;发放贷款偿还垫款;掩盖不良等七方面。

  203号文强调,各金融机构不得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业务,已办理承兑、贴现的各种凭证原件要注明银行信息等,防止虚假交易及发票重复使用。

  某国有大行投行部人士表示,票据风险接连暴露之后,当前不少银行都暂停了纸质票据业务,并且开展了自查,防止出现融资风险。

  对于触发票据风险暴露的原因,有业内人士表示,去年融资利率和票据利率一直走低,融资利率越低,套利空间就越窄,有些中介铤而走险,涉足期限错配业务甚至直接进行票据欺诈,风险极大,甚至有一些票据的资金进入了去年下半年剧烈波动的资本市场,全身而退的希望较为渺茫。

  不过,据导报记者了解,目前正在运作上市的某股份制银行正在积极开展票据业务以增强盈利能力。实际上,近些年来,其经营模式落后和套路单一一直饱受诟病,但其团队人员普遍经验不足而贸然在票据业务中突进,也值得该行警惕。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