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证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号:  

格力业绩下滑谋业务整合 造车每年数百亿补贴?

  • 发布时间:2016-03-17 06:56: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毕晓娟

    编者按:格力电器于日前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将收购珠海银隆,进军电动汽车市场。对此,有专家表示看不懂,并称双方的业务跨度太大。据证券市场红周刊报道,格力母公司在5年前曾收购了一家锂电池生产商,但后来因整合过程中遭遇管理和文化的巨大障碍而陷入整合困境,还遭遇供应商上门讨要欠款。因此,未来如何整合成为了格力一大难题。

  另据中国经营报报道,此次若格力顺利收购,按珠海银隆年产纯电动客车3.3万辆计算,每年就能拿到330亿元左右补贴款。而格力201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815.23亿元,同比下降17.16%。也有分析指出,收购珠海银隆,格力电器不但能一举吞下新能源汽车的整个产业链,也意味着格力间接敲开了美国资本市场的大门。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经济网记者致电格力董秘办,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业务跨度差距成整合难题

  据证券市场红周刊报道,对于此次并购,有专家表示看不懂,“双方的业务跨度太大”。未来如何整合银隆新能源将考验格力电器的智慧。

  5年前,格力电器母公司格力集团曾吸收合并锂电池生产商东莞市良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格力新能源。

  格力集团曾计划依托格力新能源,在5年内将其建成国内一流的锂电池及材料制造企业。但格力集团在格力新能源整合过程中遭遇管理和文化的巨大障碍,两多年时间,格力新能源就陷入困境,还遭遇供应商上门讨要欠款。

  董明珠在今年初曾表示,“格力有电机厂、有模具开发、有成型的工艺,因此可以和银隆新能源联合开发”。她认为,银隆新能源很可能成为珠海第二个千亿企业,并请珠海市政府给予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去年投资银隆新能源的众业达在今年2月底将其所持有的银隆新能源1%的股权转让给方德新能源,已经完成过户手续,众业达目前持有银隆新能源1.12%的股份。

  更早前,三友化工于2014年9月以债权%2B股权的方式投资银隆新能源,三友化工向银隆新能源提供借款2亿元,但在去年4月放弃了对银隆新能源进行不超过21%股权比例的股权投资的权利。对银隆新能源的发展前景,以上两家公司显然持保留态度。

  每年或可得330亿补贴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董明珠曾对格力提出了5年内实现2000亿元的营收目标,而借助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这项目标就增加了很大的把握性,毕竟汽车单品价值远高于空调,而且当下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还有高额的补贴。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产业协调科负责人何永新表示,以珠海银隆一台10.5米、售价170万至200万元的客车为例,国家补贴50万元,地方配套50万元。按此标准,补贴与售价比超过1:1。

  分析称,如能顺利收购珠海银隆,仅新能源汽车补贴方面,如果珠海银隆能达到年产纯电动客车3.3万辆的产能目标,每年就能拿到330亿元左右补贴款。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称,也有分析认为如果能顺利收购珠海银隆,格力电器不但一举吞下新能源汽车的整个产业链,也意味着格力间接敲开了美国资本市场的大门。

  官方资料表明,截至2015年末,珠海银隆已在广东珠海、河北武安及石家庄建成三大生产基地,同时在河北省邯郸市建有北方奥钛纳米技术生产基地。公司资产规模已逾百亿,实现营业收入30多亿元,净利润超过4亿元。

  而北方奥钛是美国内华达州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奥钛纳米技术公司(ALTI)的分支机构。珠海银隆则是ALTI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53.6%。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业内人士介绍,在当前的市场大环境下,单纯家电领域的市场空间已经愈发有限,而家电制造业其实拥有强大的制造实力和研发水平,将家电行业的优势能力向外扩张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就格力而言,董明珠一向不按常理出牌,因此此次突然宣布汽车企业显然出乎外界预料。不过,格力虽然是国内最大的空调制造商,但近年来一直在强调其产品的环保性能。而作为排放比重较高的汽车行业,此次纳入格力视野也就不奇怪了。

  业绩下滑 被指思路和管理僵化

  据证券市场红周刊报道,半年前格力与苏宁还在相互“拆台”,大打价格战。如今,从不屈服的格力与苏宁握手,格力的产品已经重新回到了苏宁易购的销售渠道,其背后与不容乐观的空调整体市场状况不无关系。有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空调市场整体零售额为1374亿元,同比下降4.8%;整体零售销量为4170万台,同比下滑1.1%。而机构预计2016年状况也难有改观,空调市场整体零售额预计将下滑2.5%。

  一直凭借自家3万多家专卖店渠道掌控市场的格力,如今也受到较大冲击。2015年前三季度,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收入815.23亿元,同比下降17.16%。而它的最大对手美的集团同期实现营收1120亿元,同比增长2.2%。美的在营收额上的胜出,既来自于其产品多元化,也来自于其渠道上的全覆盖战略。如今,格力与苏宁再度携手,显示其渠道战略已经大变,其也在谋求全市场覆盖。

  即便如此,格力在稳住空调行业第一的情况下,也难以兑现董明珠之前承诺的到2018年实现营收2000亿的目标。也是在这个背景下,格力已经围绕家电和电子产品进行多元化布局,包括在冰箱、手机等产品上的持续布局。收购银隆新能源,跨界新能源汽车,更是一次尝试。

  另据界面报道,最让人担心的,当属格力电器长期以来所坚守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手段。这一点,主要集中于格力对于渠道和实体店经销商的态度上。必须要说一点的是,在过去一年多来为了保护线下实体店的经营,格力有意放弃了电商渠道的发展和布局,牺牲线上保线下。但是,这并不代表,格力就已经解决了新时期与经销商关系和矛盾冲突。

  格力最让人担忧的,则是企业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手段上的僵化和停滞。目前,格力处于总代理、省级代理,到分销商、专营店,再到终端消费者手中的层层批发模式,这种模式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应该不成问题。

  但是到了当前这种上市场年景不好,消费需求不旺,终端价格战此起彼伏的背景下,格力的窜货、乱价也层出不穷,最终带来的则是整个商业零售体系的库存积压、信心缺失。再靠过去的"格力是大品牌不愁卖"的模式,显然已经无法解决众多专营店出货的难题。更让很多格力经销商没有想到的是,在市场如此困境的情况下,格力照样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进行回款、压货。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