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证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号:  

ST们求保壳绩差A股特烦恼 重组股高管督阵保对赌

  • 发布时间:2015-11-04 08:14:24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杨菲

  上市公司三季报正带给资本市场更多想象。

  一方面,在实体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部分*ST类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出现了进一步亏损,该类公司能否实现年内保壳则有赖于其第四季度的业绩提振或资本运作。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净利润仍然为负的*ST类上市公司数量或不少于30家。而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该类公司的保壳诉求及动作也将于年内着手准备。

  而另一方面,部分前三季度浮亏的上市公司已于2014年中出现亏损,而为防止连续两年亏损而带帽成为“ST”公司,部分公司或亦有相应的规避动作值得期待。

  此外,随着三季度业绩的浮水,在已完成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项目中,部分并购标的公司的业绩压力也正在悄然暗升。

  30家公司进入保壳局

  随着上市公司三季度成绩单的公布,*ST类公司退市风险正被进一步明晰。

  据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有不少于包括*ST皇台(000995.SZ)、*ST星美(000892.SZ)等在内的30家*ST公司的前三季度净利润为负,占全部*ST公司数量的60%,由于上述公司已连续两年出现亏损,第四季度能否扭亏对其保壳而言,尤为重要。

  而除亏损外,部分公司还受累于负资产困境。据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有11家ST公司处于净资产为负值的状态,且其负资产问题较去年底更严重。

  例如*ST舜船(002608.SZ)去年底的净资产尚有2.13亿元,如今其净资产缩水至-5.48亿元;而*ST海龙(000677.SZ)的净资产也从去年底的2.11亿元缩降至-0.3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述11家负资产公司中,包括*ST舜船、*ST海龙在内,已有5家公司处于策划重大事项、重大资产重组及重要事项未公告的停牌状态。

  “公司业绩压力较大,不排除公司可能会通过资产重组来实现保壳。”一家煤化工行业的上市公司董秘表示。

  “如果不能通过增资、重组整合等运作改变财务状况,这些公司的退市风险比较高。”华中一家投行人士亦称。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停牌中的三家公司——*ST新都(000032.SZ)、*ST博元(600656.SH)和*ST云网(002306.SZ)已于2014年处于负资产困境,而年内这一局面若未被改变,其退市风险也将进一步走高。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除保壳需求外,由于实体经营难度加大,一些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已在筹划卖壳。但在年中A股剧烈震荡的影响下,较上半年的买方市场,当前壳资源的供求关系已发生扭转。

  “我接触到有1-2家公司在卖壳,但这个市场和5、6月份不一样,之前一壳难求,而现在壳不好卖了。”前述投行人士表示,“不过目前多数卖壳的也不是单纯把控股权转让,而是希望有资本进来,带动股价,再从二级市场上退出,这个可能也是谈不拢的原因之一。”

  披星带帽风险扩容

  在实体经济下滑的大环境下,部分非ST类上市公司前三季业绩也已显露亏损之象。

  记者根据数据不完全统计,包括荣丰控股中原特钢等在内共计105家上市公司2014年已以亏损收尾,且2015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仍为负,其中不乏中国铝业央企公司。

  该类公司的窘境或与实体经济下行不无关联。分类统计显示,在上述前三季浮亏的105家公司中,以机械设备、化工和有色金属三个行业的公司数量居多,分别达14家、13家和9家。

  但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随着南北车掀起的央企整合潮的延续,部分曾出现巨额亏损的央企也有一定概率出现新动作。

  以中国铝业(601600.SH)为例,数据显示,该公司2014年曾出现高达162.19亿元的亏损,而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中国铝业的年内亏损已达9.31亿元,其中仅3季度亏损就多达9.59亿元。

  中国铝业在四季度内的盈利若无法覆盖这一亏空,则年内将二度以亏损收尾,其将被ST;不过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不排除中铝集团或更高层面会开展整合动作,将给中国铝业的ST预期带来逆转。

  “实体经济很差,今年中铝在一般经营上实现盈利是比较困难的,整个行业内的竞争压力也不小。”一位接近中国铝业人士表示,“不排除(中铝)集团或更高层面会做一些新的整合安排,不过是这个就算有,目的也不是为了避免ST。”

  事实上,在去年底南北车合并等央企重组事件的影响下,坊间一度传闻央企整合概念将利好中国铝业,但事后该传闻并未得到证实。

  不过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中国铝业亦可能在四季度内扭亏为盈。华泰证券、中金公司两家券商日前对中国铝业全年净利润分别作出了1.44亿元和1.14亿元的盈利预测。

  此外,截至今年三季度,另有ST景谷(000403.SZ)、ST宏盛(600265.SH)两家ST公司分别亏损4573万元和1637万元,由于两家公司在2014年中已处亏损,因此其实现全年盈利而避免披星的压力也不容忽视。

  业绩对赌承压实业下滑

  除母公司层面外,部分成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标的的公司业绩也正受到考验。

  “目前很多并购重组项目做完了,但对赌协议和业绩承诺还是存在的,因为相应的收购价格意味着估值,而估值背后则要有业绩支持。”前述投行人士称,“但现在实体经济不好,一些公司的经营压力也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不能达到业绩承诺,那么股东方则可能面临现金或股权上的额外支付。”

  事实上,这一现实也给部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增添了不少压力。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北京一家近年来多次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项目的资本集团,日前就在为满足相关业绩承诺而苦恼。

  “目前公司领导很忙,现在都是亲手抓项目。最近到处出差,就是怕年底前达不到业绩承诺。”前述资本集团一位副总裁透露。

  此外需注意的是,今年上市公司的三季报之所以较为敏感,其另一原因则来自于6-7月期间的震荡走势,从5000点跌落至3300点的价格变化下,首当其冲的正是在股指高位阶段策划定增或重组项目的上市公司。

  据数据显示,从今年6月初至11月2日,共有52家上市公司曾通过董事会预案宣布启动资产购买计划,而有业内人士认为,相关涉及并购项目的公司的不确定性也将顺势走高。

  “因为A股震荡很大,所以当时的约定价格也出现了改变。”北京一位从事非公开发行业务的准保代称,“如果相关的价格谈不拢,那么通过并购实现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增厚预期也就不复存在,对公司层面的不确定性也会提高。”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