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港股 > 港股大势 > 正文

字号:  

机构市占率下降 港股现A股化势头

  • 发布时间:2015-06-25 03:22:16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陈娟娟

  自从沪港通于去年11月27日开通后,内地中小投资者开始投资港股,初期主要是投资内地知名以及具有政策概念的股份,直至今年3月27日,中国证监会允许公募基金投资港股通股份后,港股成交明显增加,资金投资方向变得更广泛,除了上述类别外,还会投资在香港独有的企业,以及估值较内地同业便宜的企业。

  自3月27日后,港股的成交量明显增加,更在4月9月出现2939.1亿港元成交,创了历史上最大成交的纪录。根据港交所公布的资料,在10大最高单日成交金额榜中,前8位都是来自2015年4月,可见在沪港通开通后,尤其是公募基金可入市后,港股的成交似乎出现了结构性变化。整体而言,2015年4月的每日平均成交金额为2000.97亿港元,虽然5月份成交略为回软,但每日平均成交金额仍有1552.01亿港元,仍较沪港通开通前高。

  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自从沪港通开通之后,A组行(即市场占有率排第1至14名的联交所参与者)的市场占有率,有下降的趋势。根据港交所的资料,在2014年11月,A组行的市场占有率为54.03%,但到了2015年4月,A组行的市场占有率已下降至51.31%。取而代之的是,B组行(即市场占有率排第15至65名)及C组行(市占有率排第65名以后) 的市场占有率,由去年11月的34.25%及11.72%,分别升至2015年4月的36.1%及12.59%。

  从上述数据可见,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A组行,他们的市场占有率在沪港通开通之后持续下滑,而单一机构的最大市场占有率也由7.1%下跌至6.35%。然而,期间港股的成交金额却持续增加,而成交都流到去以中小投资者为主的B组及C组行去。换句话说,就是机构投资者在港股市场的参与度下降,而中小投资者的参与度则上升,虽然未至于出现港股“A股化”的现象,但不能否认有这种趋势。

  值得留意的是,自从内地公募基金可以投资港股后,港股成交显著增加,这亦影响到市场占有率的变化。在2015年3月,A组、B组及C组行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3.55%、34.57%及11.88%;在2015年4月,A组行的市场占有率下跌,C组行的市场占有率出现升幅。在C组行中,单一机构的最大市场占有率亦由0.25%升至0.27%。要解释这种情况,其中一个可能性是多了零售及个人投资者入市,并都经由C组行去进行操作。另一个可能性,是2015年4月的市场集资金额达601.53亿港元,较上月增加75%;其中配售及供股的金额,分别由3月的94.18亿港元及18.25亿港元,增加至4月的134.57亿港元及67.33亿港元,这或会为C组行带来更多生意机会。

  值得关注的是,在2015年5月,市场集资金额达1797.35亿港元,较4月份再升1.97倍。若上述推论成立的话,C组行在5月份的市场占有率或会进一步上升。

  从另一个角度去看,6月22日是端午节翌日,当天港股正常开市,但A股休市。当日恒指收报27080.85点,升320.32点;国企指数收报13383.68点,升197.63点,但大市成交只有905.76亿港元,明显低于平日。由此可见,在缺少中资的参与下,港股的成交量明显缩减。可见,中资资金对港股的重要性日渐提升,话语权亦随着成交量的增加而提高。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