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泡沫还能吹多远
- 发布时间:2015-05-27 02:09:43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张恒
牛市中,各种奇葩事件也层出不穷:暴风科技一口气35个涨停板,多伦股份更名匹凸匹(谐音P2P),甚至吹出两涨停。“互联网+”的汹涌浪潮,正在将创业板推向“神创”之巅,是泡沫将破还是仍有空间,也成为新的争论焦点。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上世纪90年代,在“下一代互联网”政策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在10年间涨幅超500%;在最疯狂的1998年至2000年,纳指涨幅250%,而标普500仅为45%。当然,随之而来的则是“科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在泡沫攀升至巅峰前,投资者们早已进入买买买的疯狂状态,对于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产品服务、管理层甚至公司名称一概不知,也扑灭不了买入者的热情。比如在1998年底,一家小型房屋维修企业的股价在几分钟内上涨3倍并爆出历史天量,只因投资者将其交易代码误认为另一家互联网公司。
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碎前,绝大部分的投资者依旧对市场持有非常乐观的态度,关于纳斯达克的牛市呓语随处可见。巴菲特在《聪明的投资者》注疏中也提及,投资者对于互联网股票的痴迷和成长神话深信不疑,甚至连对冲基金经理都认为,只要与互联网有关的公司才是“新世界的赢家”,也是“现在唯一值得拥有的”。当然,最终的结局都已看见,爬得越高,摔得越狠。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与美国上一轮互联网泡沫相比,现在中国的创业板牛市也有诸多类似特征。投资者的热捧、适宜的泡沫,未必会带来“互联网+”式的技术革新,而在现阶段,相当多的公司还只是在顶着应用拓展的帽子寻求股价的突破。
对于上市企业,价格可靠泡沫抬高,更需要后期夯实,创业板的高估值,必然需要高盈利来消化,仅靠改名的噱头必然不是长效之举。美国互联网泡沫中为博眼球的企业屡见不鲜,不少网络公司为取得更大的份额和关注不惜提供一切免费服务还加之数以百万美元的广告投入。类似Juno公司,其股价虽在短短两天内从16美元飙升至66.75美元,但12个月以后却跌回了1.09美元,巴菲特也笑称其为“剖腹计划”。
本质上,“互联网+”的最大受益者都应是用户本身,而非公司的所有者。投资者们常常会被障目于对未来过高的期盼,却无法看清本质,也未设定该有的心理约束,从而往往陷入狂热的市场,并被驾驭了情感和判断。做一名聪明的投资者,需要赚得到钱,更需要把钱拿到手,如何在牛市中保持一颗冷静且理性的心是关键。
春风十里不如你——能吹。投资者们都在猜测创业板泡沫还能吹多远,却极少有人愿意提前放手。印度的财富女神常被人描绘成足尖站立的姿势,随时准备疾驰而去,这或许象征着转瞬即逝的财富,但或许也代表着古人对于财富的态度——保持冷静,见好就收。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