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主题奏响2015A股羊年“春播曲”
- 发布时间:2015-01-05 08:03:12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刘小菲
主题一:大消费
伴随着经济转型,经济增长中枢长期下移趋势难以避免,这使得那些具有稳定刚性需求的行业得到了更多资金的关注。从A股市场看,以医药、食品饮料为代表的大消费板块,已经获得了规模非常稳定的中长线资金驻扎,投资机会也层出不穷。
随着经济转型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增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中枢下移的走势,由此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料将承受一定压力。考虑到很多行业将因此而面临供给过剩、需求不足的问题,由此需求具备刚性特点的行业股票将逐渐脱颖而出,而消费类股票因其最具刚性特征料将获得持续稳定的配置需求。具体到A股市场,典型的消费类股票涵盖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和商业零售,同属于大消费范畴的汽车及房地产则与经济周期联系紧密因而不具备需求刚性特征。但在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和商业零售中的后两者由于新兴业态挑战等因素短期行业景气度并不确定,因此生物医药和食品饮料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资金“必配”的消费类品种。
一方面,医药生物行业的基本面具备保障的同时,医药电商也为医药生物板块提供了潜在的投资机会。德邦证券指出,医药行业增速继续处于“换挡期”,低速增长的新常态逐渐被市场接受。2015年医药行业增速有望触底,增速下滑的疑云会散去,这将利好传统白马股。而且并购重组热潮在医药行业中涌动,无论传统制药还是基因测序等新产业都充满直接融资的渴求,重组停牌股票数量创历史之最。此外,对医药领域行政管制正逐步放松,互联网对其渗透,都有可能触发行业变革,例如医药电商、药品价格改革等。
另一方面,食品饮料主要由白酒、乳业、食品及调味品组成。白酒方面,随着茅台、五粮液“控量保价”措施的实施,高端白酒新价格体系有望进入平稳或小步提升轨道,高端酒价格的企稳,伴随消费旺季的来临,这对二三线白酒发展生态也是极大利好。除白酒外的其他板块方面,随着重要消费节日的陆续来临,消费类行业进入传统旺季,因而消费数据望有所改善;而且食品饮料板块处于价值洼地,具有明显的估值优势。
东兴证券表示,2014年食品饮料行业的弱势表现,带来了2015年买入良机。2014年食品饮料行业显著跑输市场,原因在于消费低迷、行业盈利模式变革、进口食品增长以及电商对传统渠道冲击。近期市场风格的转变也是跑输原因,回顾上一轮牛市,食品饮料行业机会在牛市中段。看好食品饮料行业2015年表现,细分行业基本面将先于经济基本面改善,而CPI的上升将成为行业催化剂。需求基本面改善的同时国企改革和并购将成为食品饮料行业明年逻辑主线,在国企改革主题下,优选行业底部的大市值公司,自上而下的改革诉求强烈,并购逻辑下,选择细分行业龙头公司,向外扩张成长空间需求强烈。改革的逻辑落地在白酒、啤酒、黄酒行业概率较大,而并购的逻辑适用调味品、乳制品、休闲食品等行业。
主题二:“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经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由此升级为国家战略。据中金公司初步估计,未来十年我国对“一带一路”地区的出口占比有望提升至1/3左右,我国在“一带一路”上的总投资有望达到1.6万亿美元。在市场空间巨大的同时,“一带一路”主题也显示了我国通过“走出去”将有效解决中国产能过剩问题。
红塔证券指出,不同于其他的跨境经贸合作框架,中国主导的这一轮“亚太互联互通”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具备坚实的实体基础。由此,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中国主导的亚太经贸合作框架的独有特征和抓手。我国提出的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亚太互联互通蓝图,充分考虑到中国在基建领域的产能优势,以及周边亚洲邻国在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匮乏,以打破实体经济中的市场摩擦因素为抓手,为推进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亚太地区经贸合作提供了潜在的巨大可能性,并为我国基建产能的全球优化配置提供广阔的潜在市场,战略格局高远。
另据中金公司估算,“一带一路”地区覆盖总人口约46亿(超过世界人口60%),GDP总量达20万亿美元(约全球1/3)。估计未来十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地区的出口占比有望提升至1/3左右,中国在“一带一路”上的总投资有望达到1.6万亿美元。
分析人士也表示,“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可从需求端来消耗过剩产能,此举不仅免去了从供给端通过结构转型去产能所带来的失业人数增加、经济硬着陆等弊端,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帮助实现“走出去”战略,在帮助解决我国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逐渐下滑的转型风险的同时,也有利于释放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巨额外汇储备。
主题三:区域政策
今年以来,区域政策成为主题投资最为热门的题材之一,包括京津冀和自贸区主题。一方面,随着京津冀协同上升为国家战略,关于顶层设计、协调机制、交通、环保等各方面一体化进程都在提速。
2014年以来,围绕京津冀一体化的政策频出,2月26日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被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层面;8月2日,国务院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以及相应办公室,并提出要支持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综合交通发展;8月6日,北京市与河北省领导层在京签署《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推进实施重点工作协议》,根据协议制定的9个方面、30个重点领域内容,将进一步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赢发展。10月24日,工信部、发改委等七部委印发了《京津冀公交等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工作方案(2014-2015年)》,并提出在京津冀地区公共交通服务领域共推广20222辆新能源汽车。到2015年底,京津冀地区公交车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16%。京津冀协同发展目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有望被纳入统一的更高级别的协调小组框架下加速推进,京津冀区域快速发展可期,京津冀一体化投资号角料再度吹响。
另一方面,去年上海自贸区曾引爆多轮行情,随着国务院拟扩大上海自贸区范围,增设广东、天津、福建三区试点,受益于政策面和市场面的双重推动自贸区概念股将反复活跃。2014年以来,自贸区发展的国家战略意义被屡次强调。方正证券称,自贸区建设的战略意义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从国际开放、竞争环境看,加快自贸区发展是应对美国TPP/TIPP之需要;其次,从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看,深度开放有利于增强中国经济的弹性和适应性,缓解经济转型期矛盾;最后,旧常态下的出口模式遭遇瓶颈,必须改变。
加强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是我国深化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我国的国际贸易水平和地位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作为经济转型政策的一部分,自贸区主题的延续能力较强。华泰证券指出,作为我国首个自贸区试点,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已走过一年,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已经建立,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平稳运行,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基本确立,以政府职能转变为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等制度创新亦基本建立,期间也带动了二十多个省市的自贸区申报热。向全国的复制和推广是上海自贸区改革试点的最终目的,第六次深改组的会议也要求加快推广,因此后续其他自贸区的审批有望陆续启动。随着自贸区建设的加速推进,自贸区的投资“东风”也仍将继续。
主题四:环保
自2014年10月以来,我国北方部分地区频频被雾霾侵袭。除了事件驱动为环保股提供上涨契机外,政策的扶持力度也不断在加大,2015年1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修订草案就将正式施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目前也已基本编制完成,《土壤污染行动计划》目前也处于制定的快车道中。鉴于2015年环保方面政策将步入密集期,再加上随着“十二五”收官年份的临近,2015年环保治理政策的落实力度也将不断加大。由此,空气治理、水务治理、土壤修复以及新能源行业都将因此显著获益。
首先,在大气治理方面。2014年9月下旬,发改委、环保部、能源局联合印发了《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东中部燃煤机组废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向燃气机组看齐。广发证券表示,机组负荷率倾斜政策的落地,将给予电厂对于节能环保改造升级的积极性。此外,在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竞价上网的背景下,更高效、更清洁的机组将作为相对靠前序列被鼓励多发电,在电力需求增速不断下滑的背景下,对电厂盈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预计大气治理市场将充分受益于排放标准进一步提升、涉及行业扩容、达标时限收紧等因素,行业高景气度将得以持续;其中电厂提标改造市场(特别是湿法除尘)、电厂节能改造市场、热力行业锅炉治理成为最值得期待的子领域。
其次,在水务治理方面,目前,《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经基本编制完成。根据此前环保部及相关人士的表态,“水十条”总投资需求预计超过2万亿元,工业污水处理和城镇污水处理的提标改造将是重点内容,高性能膜技术将成为重点推介技术之一。国泰君安指出,预计今后5-10年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还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压力仍将持续增长,水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均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上都需要国家大力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工作。因此,预计水污染防治将是国家在大气污染防治之后另一重点环保投资领域,城镇污水处理将是即将出台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保部三大行动计划之一)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污泥处理处置、再生水等方面的内容有望重点得到落实。
最后,土壤修复方面,土壤修复的技术路径和行业普查在2014年上半年已有了重大进展,《土壤污染行动计划》也处于制定的快车道中。2014年3月18日,环保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计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农用地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土壤污染恶化趋势得到遏制,部分地区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中信建投表示,目前我国土壤修复市场处于起飞前夕。根据全国土壤污染调查公报数据,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3.7%、2.8%、1.8%、和1.1%,目前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为20.27亿亩,由此推测有待修复的耕地污染面积约为3.9亿亩,保守推算全国耕地修复成本接近4万亿元,这还不包括城市宗地修复。根据调查公报样本点估算其空间有7000亿元。土壤修复行业近两年约维持200亿元-300亿元规模,江苏省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日前发布报告预测,从2014年至2020年,国内土壤修复市场规模可达6856亿元。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