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财经 > 证券 > 正文

字号:  

片面追求高收益不可取

  • 发布时间:2015-08-14 02:31:36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王辉

  今年以来,在宏观经济增长压力与工业生产领域通缩压力持续居高不下、大量实体企业负债率高企的背景下,信用债市场评级行动多发。而随着无风险利率被央行持续压低、股市高位回挫,各类资金对于高收益债券的追捧热度却日渐上升。分析人士就此指出,在经济增速趋缓的背景下,企业信用基本面总体改善并不明显,局部则仍在继续恶化。对于信用债品种的投资,不宜片面追求“收益为王”。

  负面评级行动频发

  在实体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年初以来信用债负面评级行动频发。

  据Wind的数据统计,截至7月末,今年前7个月各评级机构合计进行评级调整411次。其中正面和负面评级行动次数分别为263次和148次,都超过了往年同期,且分别有68%和61%集中于6、7两月。在此之中,今年1至7月合计负面评级行动共148次,相比2013年、2014年全年174次和179次的水平,大约已达到85%。今年6、7两月,负面调整次数分别达到40次和50次,较2014年6、7月份也分别增加了21次和3次。

  与此同时,据招商证券对国内主要评级机构之一的大公国际今年以来的评级行动研究显示,2015年至今评级遭大公国际下调的发债主体,平均资产负债率为72%,净利润降幅均值则高达90%。整体来看,对比2012至2014年,样本主体的资产负债率呈逐年上升态势,由62%一路攀升至目前的72%,显示出发行人负债水平逐年攀高的态势;归母净利润增速由平均水平的-176%升至-90%,表明伴随着负债水平的攀升,大公国际对发行人自身现金流生成能力和盈利能力恶化的容忍度有所下降。

  对于年初以来负面评级行动高发,中金公司进一步指出,在目前宏观经济仍旧处于下行惯性背景下,微观经济体的信用资质延续恶化,叠加银行风险偏好下降、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存在障碍,很多企业经营压力和再融资压力仍然很大,评级下调频率也在如预期般增加。

  不宜盲目降低评级

  近期信用债市场在各类资金进场追逐高收益投资机会的背景下,持续表现火爆,在市场等级利差持续压缩的同时,投资者对于低等级债券的容忍度趋于上升。结合年初以来的评级调整情况,机构提示,需适度警惕信用债走向泡沫化的风险。

  中金公司表示,近期股市去杠杆和IPO暂停后导致的高收益资产减少和资金回流债市的效应仍在持续发酵。理财负债端成本下降以及资产端权益类高收益资产减少,推动各类理财资金对信用债的配置需求出现明显提升。在此背景下,虽然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信用债市场预计仍将处于低息、资金面宽松的环境下,但考虑到信用债绝对收益率水平已经全面回到历史偏低水平、信用利差也在历史低位,而下半年违约和信用事件风险仍高、低评级券种整体流动性差,以过度信用下沉博取高收益,仍需特别谨慎。

  此外,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等机构也认为,目前除部分低评级品种外,利差均已降至历史1/4分位数以内,未来投资者需要综合考虑票息优势、流动性以及经济与通胀企稳回升带来的利率上行风险。如果基准利率不继续下降,则市场信用利差或难再主动压缩,信用债配置价值也将会下降,低等级品种将首当其冲。整体而言,信用债市场局部违约风险远未过去,部分低资质个体信用利差,对其实际风险的保护能力普遍不足,不宜盲目降低评级以博取高收益。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