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

财经 > 证券 > 正文

字号:  

日企再掀海外并购热潮

  • 发布时间:2015-08-08 02:56:31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金旼旼

  在《日本经济新闻》宣布收购英国《金融时报》的那天晚上,笔者和一位金融圈的朋友在北京新城国际的一家威士忌酒吧聊天。朋友点了一杯他最爱的苏格兰威士忌:18年的Bowmore。这是一款产自苏格兰艾雷岛(Islay)的单一麦芽威士忌,堪称苏格兰威士忌中的贵族。朋友晃动着酒杯,陶醉在这款威士忌特殊的浓烈泥炭味中。我对他说:“你知道吗,这款酒其实也被日本收购了。”

  朋友极其惊讶地看着我,每天必看的《金融时报》被日本企业收购已经足够令人惊讶,难道这款最爱的苏格兰威士忌也被日本收购了?事实的确如此。成立于1779年的苏格兰Bowmore酒厂在1994年被三得利收购,而此前三得利也已经是这家酒厂多年的股东。

  “不得不佩服日本企业收购的眼光啊!”朋友感叹道。从收购世界一流的酒厂,到收购世界一流的报纸,日本企业的海外并购眼光的确不差。不过,这种专业并购眼光的养成需要时间和磨砺。

  以威士忌为例,日本人原本并不喝威士忌,在明治维新全盘西化之后才开始学习威士忌蒸馏技术。1918年,三得利创始人鸟井信治郎资助21岁的竹鹤政孝(后来的日果集团创始人)去苏格兰学习威士忌酿造技术,并于1924年创立了日本第一家威士忌酒厂:山崎。2015年,权威行业刊物《威士忌圣经》将山崎旗下一款威士忌评为当年全球最佳威士忌。至此,日本威士忌发展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了解了其历史背景后,也就不难理解三得利在收购威士忌酒厂方面的专业眼光了。而三得利的专业并购并不止于Bowmore这种贵族小厂。2014年初,三得利斥资160亿美元收购了美国金宾酒业,将在无数小说和电影中出现的美国国民威士忌品牌Jim Beam收入囊中。三得利也由此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烈酒生产商。

  再看收购《金融时报》的《日本经济新闻》。虽然这家报纸的国际声望远不如《金融时报》,但报纸的经营状况和数字化转型也算相当成功。日经的发行量超过300万份,是《金融时报》的四倍多,是日本CEO们的必读报纸。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日经近年来也是频频出招,尤其是去年斥资2000万美元投资美国硅谷创新企业印象笔记(Evernote),并为其企业版客户提供资讯服务。

  可以说,无论是三得利还是日经,海外并购的目标都是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导者的位置,因此其并购都属于“精确制导”型。近年来类似的日本企业大型并购还包括,今年2月佳能以28亿美元收购瑞典监控摄像巨头AXIS,以巩固佳能在影像行业的专业领导地位;大冢制药去年以35亿美元收购美国创新生物医药企业Avanir;日本第一生命保险公司去年以57亿美元价格收购美国寿险公司Protective Life……

  可见,如果企业自身已然成为行业的专业领导者,实现海外并购的精准性和成功率将极大提高。和希望通过海外并购来迅速获得资源和技术的中国企业不同,如今日本企业的海外并购确实处于更为高端的位置。

  据专业数据供应商Dealogic统计,从2005年到2015年,日本企业和中国企业分别用了5903亿美元和5680亿美元进行兼并或收购外国公司(中国的数字包含香港企业)。

  从总量上来看,中日目前的海外并购似乎差别不大,但在并购目标和实施并购的主体上却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更多集中在资源、地产等行业,尤其是石油天然气和采矿业,占比一半以上,且并购主体是国有企业。而日本企业的海外并购主要都是私企,且主要集中在消费、科技、医疗等行业。

  当然,日本企业的海外并购也并非一帆风顺,著名的失败案例比比皆是。包括1992年三菱以14亿美元收购美国洛克菲勒中心,结果三年后项目破产;2008年野村证券以4.25亿美元收购雷曼亚洲和欧洲资产,结果当年财年创纪录地亏损72亿美元;2013年软银以216亿美元收购美国电信公司斯普林特(Sprint),但孙正义改组美国电信产业的雄心遭遇奥巴马政府的阻挠,斯普林特市值在收购后被腰斩。

  但这些挫折并未阻碍日本企业的收购步伐。得益于近年来日本股市和企业利润大涨,日本企业新一轮海外并购热潮已经拉开大幕。日本央行统计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日本企业手头的现金高达241万亿日元(约1.96万亿美元),已经连续26个季度增加。

  从今年1月至6月,日本企业共进行了324桩外资并购。这些交易价值共计5.6万亿日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0%,创下同期历史新高。高盛认为,鉴于日本企业拥有的创纪录的现金和利润,日本企业的海外并购很可能将翻番。

  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布局,未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必将大增。但无论是企业的行业领先程度,还是国际化布局的经验,中国与日本相比差距较大。同为东方国家,学习和分析日本企业的海外并购历程,对中国企业来说或许有着特殊意义。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