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掩锋芒的稳健投资人
- 发布时间:2015-05-25 01:36:02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田露
首度摘得年度单项基金“金牛奖”的基金经理赵艰申,在意的还不只是这一年的业绩,这位充满着锐气与激情的“80后”基金经理,对于何为有效率的投资,如何在公募基金激烈的“相对排名战”中做到中长期收益率的上升,如何树立起符合自己个性的投资风格,已俨然有过深入的思考。
赵艰申思维的逻辑性十分严密,这使他的投资和研究能多方位、多视角地观察事物,同时也善于倾听市场,发现错误便及时调整。或许是这些,使他在这一两年的基金管理中,杜绝了一些投资风险上的“死角”。而赵艰申本人则向记者指出,前几年做专户投资强调“绝对收益”的经历,以及天生比较敏锐谨慎的性格,使得自己更愿意选择一种“细水长流”而非“锋芒毕露”的投资风格。
于淡定果敢中穿越迷雾
“我非常看好互联网公司的光明前景,认为它们可能是现在创业板中最没有泡沫的板块,但尽管如此,我也不会把资金全部配置在这个板块中。我的重仓股非常多,各个板块都有,十分分散,这就是为什么今年我的净值(财通可持续发展基金)跑得比别人慢的原因,有些吃亏,但这就是我的风格。”在创业板“泡沫论”被激烈争辩的当口,赵艰申冷静地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陈述了他的看法,有些语出惊人。
他表示,初接掌财通可持续发展基金之时,就思考过“投资打法”问题,依照2011年以来历年股票型基金的收益率中枢来看,自己要战胜这一平均水平并不难,而这种状态只要能持续,即每年把收益率保持在行业内前三分之一的位置,三到五年累积下来,就有可能达到业内翘楚位置。
“另一种‘打法’是重仓扎在某个板块里,持股集中度非常高,这要求非常高的选股水平,而且这些股票本身波动就很大,因此业绩好起来时一骑绝尘,一有挫折说不定就垫底。其实时间拉长了看,两种不同的投资模式,最后的累积收益率可能是差不多的,但我会倾向于选择那种比较稳定的,回撤比较小的模式,我不会苛求自己要在短期内把净值增长率做到第一第二,也不愿意业绩坐上‘过山车’。”赵艰申说。
去年11月底,券商、银行、保险等大盘蓝筹平地飙涨,让许多基金经理措手不及。风云突变之下,赵艰申也有过踌躇挣扎,但冷静观察数天后他及时转向,重整了股票配置,这一把力挽狂澜,为他交出全年优秀的业绩添上一笔浓重色彩。令人好奇的是:2011年以来,A股市场一直在复杂不定的风浪中穿行,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等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优秀的基金经理如何做到穿越迷雾,把握正确的大方向?
这一问题,赵艰申谈起来颇有层次感。他表示,A股是政策市,政策的步调既被大家反复掂量,又往往出乎意料。对此,关键是不打无准备之仗,一个对经济形势、宏观政策走向,以及各类背景下市场如何演绎有过种种考虑的人,相比思想上的懒惰者而言,在市场突变时就会显现出巨大的差别,真英雄自然会作出漂亮的投资选择。
“同时你还要善于分析,善于分类区别,尤其是对关键因素要心中有底。比如说,我一直觉得,流动性的充沛与否对于大盘蓝筹来说至关重要,但对于小盘股票则未必如此。比如说,今年4月下旬监管层开始加强融资融券业务监管、严查伞型信托,大盘股票就涨不动了,但无法再在大盘股上加杠杆的资金,潮涌向小盘股,反而促成了创业板这一轮最迅猛的上涨。同样因素,效果迥异。”赵艰申删繁就简地谈起了他的投资认识。
在激情绽放中探路未来
其实,赵艰申更多的兴趣还是落在那些代表着新兴力量的小盘股、成长股身上,谈起这些企业的发展规律、比较优势、投资方法时,赵艰申激情饱满而言辞犀利。
“有人讲传统产业有丰富的资源,只要嫁接上新兴的商业模式就有可能脱胎换骨,但你想过没有,这些企业沉重的固定资产、员工的陈旧思维,还有僵化的体制,都可能成为它前进道路上的重重桎梏。的确,留给它们一些时间,很多企业会慢慢成功转型,但要看发生在什么样的领域,有的行业等得起,有的行业,时间就是生命,你只慢了几步,就会被市场残酷淘汰。”
赵艰申说,他看过一本分析美国科技股投资的书,印象十分深刻,其实在全世界,对科技股给予高估值都是较普遍的现象,那是因为,此类企业有漫长的阶段可能都在摸索、砸钱,成功希望也比较渺芒,但肯定会有部分企业成功、爆发,而且爆发的能量会很巨大,由此带来的丰厚投资回报将抹平估值的高峰。
“很少有人能精准地把握这些创业公司中,到底谁能脱颖而出,我佩服那些重押个股,选股能力稳、准、狠的公司和基金经理,某种程度上,我也相信自己能选到好的公司,但我更愿意去采用一种相对稳妥的方式。一方面,我会通过与企业家和行业专家深入、频繁交流来迅速增进自己对这些行业的感知,另一方面,适当的分散个股、多行业配置,可以有效地把投资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降低,更何况在‘风起’的阶段,这些股票普遍都会出现大幅的上涨。”谈及此,一派朝气的赵艰申却又再次展现出他沉稳的一面。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