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

财经 > 证券 > 正文

字号:  

连平:信贷资产证券化应多点“出击”

  • 发布时间:2015-05-23 02:43:18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名家连线

  连平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下行周期,尽管信贷需求依然增长,但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不断降低,放贷更趋谨慎。如果商业银行把大量存量优质信贷资产卖出去,可能不太容易再找到相应的、安全的优质资产。

  □本报记者 陈莹莹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新增5000亿元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人士纷纷表态,多举措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常态化、市场化发展。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接受中国证券报专访时表示,从短期来看,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行规模尚难有“爆发式”的增长;长期来看,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将进入常态化发展阶段。

  一方面,从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基础资产供给角度来说,目前商业银行需要拿出优质资产去做这项业务,具体资产主要集中在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以及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等不良率较低的领域。而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下行周期,尽管市场上的信贷需求依然保持增长,但是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不断降低,放贷更趋谨慎。如果商业银行把大量存量优质信贷资产卖出去,可能不太容易再找到相应的、安全的优质资产。

  另一方面,与当前中国银行业的信贷结构有关系。在对公信贷资产投放尚不存在极大压力和中小企业不良资产明显增长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把信贷资源投放到零售、小微等领域的意愿减弱,也就不可能把更多较好的资源转移到资产证券化市场上去。

  谈及如何激活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活力和流动性,连平认为,应该多点“出击”。一是整体宏观环境的改善。在宏观环境偏紧的情况下,由于资金成本相对较高,商业银行和机构投资者动力不足。如果流动性逐步趋于宽松,资金成本下降,就会有投资者接盘。二是资产证券化发行的流程应该进一步便利、简化,同时不断增加市场参与主体。除了商业银行,应该鼓励资产管理公司等非银金融机构参与进来,如此市场需求也能更加多元化,从而降低发行成本。三是应引进外资机构和资金参与这个市场,这有助于提高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交易水平和风险管理水平。

  不过,连平提醒,在大力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同时,一些潜在风险需及早防范。一是道德风险。如果没有明确要求证券的账面价值与它所代表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要保持适当的比例,如果没有明确要求发起人必须持有部分风险级别相对较高的、与自身原有贷款相关的债券,发起人就可能隐藏负面信息和交易风险。

  二是基础资产风险,这也是资产证券化风险源头。应注重源头风险管理,及时披露基础资产信息,减少评级过程中的利益冲突,提高评级的准确性。

  三是隔离风险。次贷危机的教训是银行过多投资于低质量资产支持证券,危机爆发后由于损失严重从而丧失了融资功能。应根据系统风险程度,合理确定资产证券化市场投资者范围,实行风险有效隔离和限定,实施分账管理。

  四是虚假转移风险。资产证券化可能完全转移风险,也可能将风险部分或全部保留在银行,需要判断证券化业务中风险转移程度,对所保留的风险提出监管资本要求。

  未来,信披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是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石。其信披内容至少应包括参与机构、交易条款、历史数据以及基础资产筛选标准等方面的信息。

  精彩对话

  中国证券报: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对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估值水平有哪些积极意义?

  连平: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对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提高和资产质量改善方面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长期以来,中国银行业的存量资产缺乏盘活途径。

  长期以来,中国银行业的存量资产缺乏盘活途径。除了贷款到期收回几乎没有其他盘活手段。尤其是银行业中长期贷款占比达50%以上,每年银行体系收回再贷的占比长期低于40%。信贷资产证券化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优途径。

  (下转06版)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