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融资融券业务完善工作将开展
- 发布时间:2015-01-26 00:30:59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国证券报:自从2010年推出融资融券业务以来,已经运行了四年多的时间,您如何总结和评价四年来这个市场的表现?
聂庆平:融资融券业务开展四年多来,总体业务发展平稳,风险控制措施基本到位,对完善资本市场功能起到积极作用。一是融资融券成为资本市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制度。改变了我国证券市场一直以来的单边市格局,为资本市场提供了一条制度化、规范化和有监管的资金融通渠道。二是融资融券交易成为一种重要的交易方式。四年多来,客户融资交易日趋活跃,融资买入金额占同期A股总成交额的比重,2012年底为4%,2013年底增至9%,2014年该比重平均为12.9%,至2014年末达到19%左右。客户融券交易活跃度也在增加,2014年,共有896只标的证券发生过融券交易,融券卖出金额达到1.1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0%,融券余额为81.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9%。三是融资融券客户群体成为一支重要的投资力量。2014年末,融资融券投资者达303万名,较年初增长121%,占A股投资者总数的4%;信用证券账户持仓市值为2.57万亿元,占A股流通总市值的8.2%。四是融资融券业务成为证券公司一项重要的创新业务。2014年,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利息收入大幅增长至446.24亿元,已经发展成为证券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也为证券公司业务创新提供了工具环境。五是转融通成为融资融券一项重要的配套制度。推出两年多来,试点范围有序扩大,业务规模稳步增长,市场反应积极正面,已经成为融资融券业务的重要资券来源,促进融资融券业务发展、增强市场流动性的作用逐渐显现。
下一步,在融资融券业务的完善方面,还是有很多工作需要继续开展。
首先,继续推进完善融资融券交易机制。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继续推进融资融券、转融通业务规则的修订完善,稳步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证券种类和范围,逐步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优化融券和转融券业务模式,丰富券源渠道,拓展融券用途。探索推进证券借贷平台建设,建立健全业务规则体系,简化证券借贷流程环节,推出竞价、议价等交易方式,建立第三方担保品管理制度,提高证券借贷的灵活性和市场化程度。
其次,进一步加强融资融券风险防控工作。督促证券公司审慎合理确定融资融券业务规模,加强融资融券内控机制建设,制定标的证券池的动态管理调整机制和担保证券集中度管理机制,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与风险教育,引导投资者理性审慎参与融资融券交易。巩固强化融资融券统计监测系统非现场检查功能,丰富完善统计报表和风险监控指标体系,提高统计监测工作的全面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着力强化对负债规模大、维持担保比例低、担保证券集中度高的客户风险评估,加强对涨跌幅较大、业绩波幅较大、舆论关注度较大的标的证券和担保证券市场风险盯市。强化监管信息资源共享和功能协作,推动建立现货、融资融券、个股期权、股指期货等跨市场、跨平台、跨品种套利与对冲行为风险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
三是逐步扩大融资融券、证券出借业务的投资者参与范围。积极推动社保基金、公募基金、信托、保险和资管等专业机构投资者开展融资融券交易,满足机构投资者实施量化、对冲、套利等多样化交易策略的需求。逐步推动养老基金、社保基金、公募基金、信托、保险等机构投资者参与证券出借业务,提升机构投资者出借证券的收入,提高机构参与证券出借业务的积极性,探索个人投资者参与证券出借业务的路径,丰富券源,促进融资业务和融券业务的平衡发展,使资本市场的内在约束机制和平衡机制发挥作用。
此外,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配资公司借钱给投资者炒股,投资者通过缴纳数额不等的保证金,存入配资公司的指定账户中,最高可获得5到10倍杠杆的配资,据媒体报导此类配资规模可能超过1000亿元。正如前面提及的美国市场案例所揭示的,我们认为,此类社会配资游离于监管之外,门槛低、杠杆高、风险大,无标的证券范围管理,容易产生融资爆仓风险。自我国股市设立以来,一旦出现牛市行情,场外股票融资活动通常比较活跃,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证券公司违规透资、股票账户三方监管透资、民间金融机构配资、委托理财和国债回购融资等违规融资炒股的情况,由于缺乏公开透明的监管,给证券行业和客户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因此,加强对场外融资的监管,合理控制和管理规范的场内融资融券业务发展,对我国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将具有积极意义。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